五分钟读懂亲子关系中的依恋理论

依恋(依附)理论,最早由约翰·鲍尔比于1969年在他的《依恋》三部曲中提出。

玛丽·安斯沃斯1978年设计的陌生情景测试,使得依恋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而将依恋理论从学术范围,推广到大众认知领域,丹尼尔·西格尔功不可没。

五分钟读懂亲子关系中的依恋理论

依恋关系分为四个阶段:

前依恋期(0-6周)

婴儿还没有形成依恋关系,并不介意与妈妈分离。

依恋建立期(6周-8个月)

婴儿会有更积极的回应、更亲热的反应、哭的时候妈妈抱起来会安静,不过仍然不介意与妈妈分离。

依恋关系明确期(6-8个月至18个月)

第一个“分离焦虑期”。婴儿已形成了对妈妈的依恋关系,当妈妈离开时会烦躁不安

双向关系的形成(18个月-2岁以后)

孩子基本的安全感已经形成,随着认知水平的发展,可以理解妈妈离开后是会回来的。

五分钟读懂亲子关系中的依恋理论

不少研究都证实依恋类型存在一定的代代相传现象

依恋类型分为以下四种:

安全型,孩子和父母有亲密的连接,孩子在需要时,父母能够积极回应,让孩子感受到理解、保护。和外界良好的沟通,会使孩子充满自信。

回避型,孩子的情感需求,父母态度消极或不理解孩子的需求信号,孩子迟迟得不到满足,出于自我保护,会弱化情感需求,从而变得冷漠。

焦虑型,孩子的需求,父母有时能满足,有时不能满足,孩子所受的照顾变化无常,会使孩子觉得和他人连接不可靠,充满矛盾和不确定。

混乱型,父母情绪变化无常,父母既是是害怕的来源,又是唯一可寻求保护的对象,孩子会产生隔阂和恐惧,学不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无法判断、处理自己和他人的激烈情绪。

五分钟读懂亲子关系中的依恋理论

有心理学家认为依恋行为,是人类从摇篮到坟墓一直发展的行为系统,在儿童期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依恋特征,成年以后仍然会显露出来,所以成年人也具有一样的依恋分类。

依恋理论,正在逐渐被人们当成万能钥匙

卡尔·荣格(Carl Gustav Jung)在自传里说:

弗洛伊德是如此沉浸于自己的“性理论”,以至于什么都想要用它来解释。当弗洛伊德已将权威性置于真理之上,我们的关系结束便为时不远了。

依恋理论源自精神分析理论,1934年,卡尔•波普尔(Sir Karl Raimund Popper)在《科学发现的逻辑》中首次提出了著名的证伪主义,作为区分“科学”与“分科学”的标准。

20年后,正是认为精神分析是伪科学,使得卡尔•波普尔把科学理论的可证伪性摆在了首位。

五分钟读懂亲子关系中的依恋理论

当然,现代心理学肯定是一门科学,但要扮演指导个体的角色,还有非常漫长的路需要走。

心理学,提供了一个思考问题的角度,但仅仅是一个角度,而不是问题的全部答案。

依恋理论同样,仅仅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亲子关系和人格建立的角度。

虽然依恋理论的因果关系能解释的通,但研究人类心智这种复杂问题,还使用线性的因果逻辑,就不可能得到正确答案。不过提供的思路倒是值得你借鉴。

五分钟读懂亲子关系中的依恋理论

任何人际交往积极响应对方的情感需求,都是保证良好关系的重要条件。消极响应 、变化无常,肯定都会影响关系的建立和维持。

亲子关系中的问题,只要能意识到,都是可以改善的。

影响亲子关系比较重要的一点,人们普遍会不自觉的出现自我投射,把自己的价值观、情感好恶、行为投射到孩子身上。

五分钟读懂亲子关系中的依恋理论

比如,认为孩子应该如自己期望的一样,对孩子有期望不是问题,但把期望当成现实就是问题了。

再比如,孩子的某些特定行为,会让你出现大的情绪波动,而很多时候这种情况是由隐性记忆驱动的,你根本没有经过思考,本能的就很反感孩子的这些行为。

那就要先冷静,思考下为什么会反感孩子的这些行为,很多人经过深层次的思考,会发现,问题本身不出在孩子身上,而是因为自己的原因,才会反感这些行为。

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具备自省能力,而这是需要父母和孩子同时具备的,不过父母肯定要先具备自省能力,才能更好的让孩子学会自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