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4个产品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你都吃过吗……

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指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的农产品。

作为产品的产地、质量、信誉标志,其产品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财富价值。截至目前,我市有宝应核桃乌青菜、宝应慈姑、江都邵伯菱和仪征绿杨春茶等4个产品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扬州4个产品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你都吃过吗……

仪征绿杨春茶

仪征绿杨春茶,地域保护总面积达105万亩

仪征绿杨春茶产自扬州西部缓坡丘陵区,是农业部优质绿茶生产基地之一;现有茶园面积3万多亩,年产干茶500多吨,总产值超1.8亿元。

近年来,仪征绿杨春茶已建成江苏省绿杨春茶叶标准化示范区,制订了4个省级地方标准,并首创江苏省茶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标准体系,使茶叶生产全程实现标准化。

仪征绿杨春茶种植在谢集镇、青山镇、刘集镇、铜山办事处、新城镇、新集镇、马集镇、真州镇、陈集镇等地,地域保护总面积达105万亩。

扬州4个产品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你都吃过吗……

邵伯菱

邵伯菱,江淮“四大名菱”之一

邵伯菱种植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与嘉兴风菱、太湖红菱、里下河饭菱并列为江淮“四大名菱”,也是江淮“四大名菱”中唯一用地名命名的菱种,与宝应莲藕、高邮双黄蛋并称为“运河三宝”。

从“长相”来看,邵柏菱很“邵伯”。邵伯菱是四角菱,呈水饺形,前后两角大;邵伯菱鲜菱果皮淡绿色,绿中泛白,又称“邵伯绿菱”;因为菱角似羊角,又称“羊角倾”,当地人俗称“羊角青”(青色)。

邵伯镇邵伯菱种植面积5600亩,种植范围主要在邵伯湖、十里长河等。

“鲜菱绿得像翡翠,熟菱黄得像金子,菱米白得像莹玉。”邵伯绿菱的吃法有讲究,生吃(作果蔬),采摘开花后近20天的嫩菱,这时的菱鲜甜脆嫩,生津解渴;熟吃(作粮食),推迟10天左右采摘,这时的菱酥、粉、香、甜,香如核桃,味似板栗;菱老熟后,还可制作菱粉。

邵伯菱在清末民初时出名,史料记载:“日产量最高达5万斤。”邵伯镇经营菱角的“八鲜行”就有10多家,菱角被大宗收购外运到沪宁一带,浙江绍兴一带还将邵伯绿菱加工成淀粉,远销东南亚。

扬州4个产品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你都吃过吗……

宝应慈姑

宝应慈姑,唐代就是御用贡品

宝应是中国慈姑之乡,全国慈姑的重要产区。据《宝应县志》记载,“宝应慈姑”在唐代就成为御用贡品,清代时被列为重要土产(《道光宝应县志》将慈姑列为“土产”)。

每年冬季,宝应人家就会飘出烧制慈姑的香味,慈姑烧咸菜、慈姑烧肉等都是当地冬季的时令美食。

如今,宝应慈姑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广洋湖、射阳湖、西安丰、曹甸、望直港和鲁垛6个镇,地域保护总面积10.5万亩。

扬州4个产品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你都吃过吗……

宝应核桃乌青菜

宝应核桃乌青菜,秋冬时节宝应人的最爱

宝应核桃乌青菜,又称乌菜、黑菜,因颜色深绿近黑色、叶面皱褶似核桃而得名。

与餐桌上常见的小青菜等不同,核桃乌青菜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蔬菜,每年秋冬季节上市,一直持续到来年开春。宝应家家户户爱吃核桃乌青菜,民间有“冬天的核桃乌青菜赛羊肉”的说法。近年来,核桃乌青菜越来越受到市民的喜爱。

宝应核桃乌青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安宜、氾水、夏集、柳堡、鲁垛、广洋湖、小官庄、望直港、射阳湖、西安丰、曹甸、泾河、山阳、开发区14个乡镇,面积5.1万亩。

来源 扬州发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