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迪瑞兒
日本的衰弱是顯而易見的事實,,80、90年代所有產品都以日本貨為市場佔有率龍頭,而如今,從造船、高鐵、鋼鐵(醜聞頻發)、輪胎,到家電、手機、電腦、顯示屏、芯片、核電、衛星導航、港口設備、通訊、電子支付、物聯網、人工智能、無人機、電子商務無人駕駛、基建,,,除了石化能源汽車、數控機床、精密儀器、精細化工四大領域以外,哪個行業日本不被中韓美三國超越?更不提互聯網行業(世界前20大公司無一日本公司)、軍工行業(日出口遠低於中韓)、食品(核輻射危機)、航空航天(日本飛機出口幾乎為0)這樣的日本一直弱勢的行業了。
另外,有個因素被研究者忽略了,那就是人口和敬業精神。。。日本的20一50歲年輕人口從90年代起開始下降,絕對人口數從2009起開始下降,相應的就業人口則下降得更嚴重,想想近二十年從日本流傳來的詞彙吧一一宅男、腐女、援助交際、食草男、低慾望社會、AV,等等,有一個是正能量的嗎?日本人的拚命精神在下降、工作慾望在降低,就業人口在減少,享樂主義在盛行,Av片從業人口在增加。
最多十年,日本人均GDP將被韓國超過,日本神化漸成歷史。
大武漢呀
感謝提問
日本問題還是由日本問題專家橋本來回答。
日本1995年GDP已經達到5萬多億美元,為什麼現在才4萬多億美元,這個問題很好回答,原因就是廣場協議,日本為何會一蹶不振,就是屈從於美國的壓力,對美國的貿易太過於依賴,就是一步錯,步步錯。
1980年代的美國,市場上到處都是日本產品,這就引發了美國民眾的反感,美國輿論要求美國政府針對日本產品提高關稅,以及要求日本放寬進口,這就是“打垮日本”的開始。在美國電影《虎膽龍威》中就有女主人公所在的公司就是一家日本公司,當是有人驚呼,美國要被日本買下來。所以美國輿論的針對就是日本。
面對美國的強大壓力,日本政府要求日本各大公司出口美國的家電,汽車數量要減少,儘量減少與美國的貿易摩擦。並且對駐札在美國的美軍經費上給與最大的預算保證,同時還大量購入美國國債,並且應美國要求,在金融,農產品進口方面開放,也就是對美國壓力的順從。但是,避免與美國硬碰硬的日本,結果美國的要求層層加碼,最終結果是1985年的美國逼迫日本簽訂了廣場協議。
廣場協議內容就是,美國,日本,法國,西德,英國5國的相互協助,介入外匯市場,改變美元偏高的局面。美元強勢就是美國進口強勢,而日元強勢對日本的出口不利。日元的強勢不但讓日本的進口消費品大量增加,並且日本國內的金融限制也逐步放寬,日本迎來了空前的經濟高漲局面。過熱的金融交易促使了經濟的泡沫化,到了1991年日本的泡沫經濟破滅。迎來了20年的低增長。日本公司不斷破產,房價大幅度下跌,股市也是被腰斬。日本經濟遭遇了大滑坡。每年的經濟是負增長,從GDP最高的5萬億美元,一下子滑到3萬多億美元,近些年因為日元貶值,日本出口重新增加,再加上外國遊客利用日元貶值進入日本,這樣日本的GDP好不容易回到了4萬億美元。
橋本看日本
這的確是個奇怪的現象。二十年來,日本經濟不但沒增長,還倒退了,但去過日本的朋友都知道,日本國內經濟生活安定,看不到任何兵荒馬亂的跡象。這是怎麼回事呢?
按美元計算,日本經濟確實出現了倒退。匯率當然是造成這一現象的第一因素。1995年1美元兌換94日元,到了2017年,1美元兌換112日元,日元貶值了19%。安倍上臺後,加緊推行安倍經濟學,積極推動日元貶值。因此,從匯率角度看,同樣的GDP總量,二十年後折算成美元即縮水19%。
除此之外,二十年來,日本經濟增長動力不足,經濟萎靡,被稱為“失去的二十年”。日本深陷“流動性陷阱”不能自拔。此外,日本錯失了互聯網新經濟發展的浪潮,未能深入推動國家經濟轉型升級。1995年,日本名義GDP就已經達到了512.5萬億日元,而2017年日本名義GDP是545.8萬億日元,22年間僅增長了6.5%。
可是,日本GDP停滯甚至倒退,為什麼我們感受不到日本的衰敗,日本彷彿依然強大?因為,在分析日本經濟時,有一個因素常常被忽略。就是,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日本經濟的顯著特徵是,國內企業大量轉向對外投資,GDP增長轉向GNP增長。也就是說,GDP已經不能反映日本經濟俄全貌。
GDP統計的一大缺陷是,不計算國內企業在海外的投資。日本恰恰在二十年間,頗多海外資產佈局。2016年,日本海外企業超過 2萬家,日本企業海外建廠和併購金額超過1萬億美元,日本全產業海外銷售額超過300萬億日元。如果將這些海外企業的銷售額直接折算成GDP的話,可以達到3萬億美元,是日本國內的GDP的60%。
以我們最熟悉的日本軟銀為例。軟銀已穩步成為全球最積極的投資者之一。
簡言之,日本是發達國家中極少的GNP超過GDP的國家。長期以來,一直有所謂海外日本之說。這也是日本核心競爭力長盛不衰的奧秘。
…………………………………………………………………
史晨昱
看看日本從1960年至今以美元計的GDP圖:
這個是季度數值。可以看出,日本在1995年有一個美元計GDP的尖峰,單季GDP高達1.5萬億美元(是當時中國的7倍)。當然由於季度的波動,全年並不是乘以4,而是5.33萬億美元。實際上歷史GDP最高峰並不是1995年,而是2012年的5.98萬億美元。但是到2017年,確實是比20多年前的高點還低了,全年只有4.34萬億美元了。
日本是全球罕見的GDP總量比20年前高點還低的國家。從數據上看主要原因是日元對美元匯率下降,但是世界大部分國家長期來說本幣對美元匯率都是下降的。日本真正與其它國家不一樣的,是以本幣計的GDP沒怎麼增長。發展中國家增長個10倍的很常見,發達國家也多少會增長一些。
這是日元對美元的歷史匯率走勢,可以看出從1970年代的350一直升到1995年的79日元換1美元。之後是在80-130之間波動,現在匯率110左右,相對1995年的高點貶值也不是太多。為什麼GDP卻下降了不少?
這可以用一個日本全球最獨特的數據來解釋:GDP平減指數。這是美國1950年代以來的GDP平減指數,可以看出絕大部分年頭都是正的。這個指數類似於通脹率,它的作用是,實際GDP增長率(如2%),再加上GDP平減指數(如2.5%),就得到了以本幣計的名義GDP增長率(如4.5%)。所以,大部分國家雖然實際GDP增長率不高,但是GDP平減指數一直是正的,天長日久下來,名義GDP的增長會不小,翻倍很容易。例如美國名義GDP數值2017年是19萬億美元,比1999年翻倍了,雖然靠2-3%的實際增長率根本做不到,但是有GDP平減指數幫忙就可以了。
這是中國1994年至今的GDP平減指數。可以看出,中國有幾年是通縮(於是有負的平減指數),如1999年、2009年,但是主要還是正的平減指數(代表通脹),代表了物價上漲,而且峰值比美國大。所以中國以美元計GDP一年年的增長,是匯率升值、實際GDP增長率、GDP平減指數複合增長的結果(其實還有統計上調,把以前忽略的GDP加上)。
但是日本的GDP平減指數是如何的?
如上圖,從1995開始,日本大多數年頭的GDP平減指數是負的!也就是說,物價不斷下跌,不僅幫不上名義GDP的忙,反而拉了後腿。而日本的實際GDP增長本來就很低,只是正了一點點,被GDP平減指數再負一下,基本就是零增長了。所以,日本和其它國家不一樣的,就是持續長久的通縮,以至於名義GDP不增長。匯率再一跌,2017年GDP就比1995年還低不少了。
那麼日本這個通縮,或者說物價下跌,是好事麼?聽上去東西便宜了,也有好處。其實不是,日本就是再跌,因為原來物價太高了,所以跌了一些以後,仍然是高得嚇人!主要還是原來物價太高了。而這種通縮,就很要命,這代表需求縮減,老齡化的影響出來了,企業沒有足夠需求。
日本的GDP平減指數長年為負,在全球罕見。但是,根源還是以前經濟增長好的時候,物價升到極高的水平。這才導致2017年GDP不如1995年的奇景,全球主要國家就日本一個是這樣。
風雲學會陳經
GDP是可以反映經濟發展,但是GDP不等於經濟發展的全部。
儘管近二十年來,日本經濟一直被說成是失去的二十年,但是,事實上呢?日本依舊是排名靠前的發達國家,國內經濟文化社會生活各個方面也都呈現出非常和諧穩定的狀態。
日本經濟絕對不是陷入了蕭條狀態。
因為日本這幾十年來的就業率幾乎沒有超過5%過,按照凱恩斯經濟學的說法,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就是充分就業了。所以,日本的就業還是比較的充分的,與歐洲近年來長期高達兩位數的失業率對比不知好了多少。
那麼為什麼GDP數值一直沒有增長呢?
因為日本近幾十年來企業外遷較多,大量的發展海外經濟資產,擁有可觀的海外優良資產,而這些資產,並不包含在GDP的計算之中。
那麼資產在國外,國民如何受益呢?因為國內的國民個人金融資產也一直是上升的。也就是說,國民的錢也都是一直在穩步增長和上升的。
日本一方面提出日本衰敗論調,任憑國際社會上對日本經濟的“唱衰”,一方面積極的在海外發展,不斷在政治軍事上面進行發展。
所以說,我們真的不能被“兩個日本”給騙了,認為日本的發展並不好。事實上,現在的日本國民收入水平也是我國遠不及的。
劉輝律師
日本在1995年GDP已經達到5萬多億美元,現在才4萬多億美元,主要是匯率變動引起的。
我們簡單截取一個數據來比較。
1995年4月,日元兌美元達到80日元:1美元,這也是日元兌美元最高的歷史時期。簡單講,1995年時候,日元是最值錢的時候。這時候以美元計算,日本GDP當然高。1995年,用美元計算的話,日本GDP只比美國少兩萬億美元,那一年美國的GDP是7.28萬億美元。這也是日本最高峰、最輝煌的時候。
在2017年美元兌日元平均匯率為1:93.61。2017年12月21日,美元兌日元匯率是1:118.05。這之間差價就高達31日元,差不多下跌了38%左右。
但以美元計算,在過去日本GDP在過去22年時間,反而倒退了5.33-4.96=0.37萬億美元。
而且,在過去22年時間,日本經濟增長速度不高。期間日本國內經濟增長長期保持在2%左右,甚至有一些年份是負增長。1995年的時候,日本GDP是5.33萬億美元,用日元計算是426萬億日元。而2017年日本GDP是545萬億日元,按照日元計算,日本在這22年的GDP增加里119萬億日元,平均每年增加525千億日元。年均增長只有1.2%,只能算是略有增長。經濟增長速度追不上匯率貶值速度,日本GDP以美元計算,反而倒退就是必然的。
匯率下降38%,經濟增長速度長期萎靡不振,這是日本GDP用美元計算,反而倒退的核心因素。
日本經濟增長乏力,後勁不足,主要原因是日本經濟已經達到了一定高度,總量很高,這樣增速下降是必然的。
就像一個學生,平時考30分,提高到60分是很容易的。但一個平時考60分的學生,想考90分,卻是相當不容易的。
同時,美國早期對日本非常警惕,因為當時日本GDP已經非常逼近美國了,所以予以強勢打壓,這也是日本國內經濟持續萎靡不振的核心因素。而且日本本身資源匱乏,到了現在階段,很難有爆發力。
但日本在海外投資非常多,日本的海外資產,相當於再造一個日本,科技方面也是有自己的獨到優勢,這是非常可怕的。
所以也不要低估、小看日本。
波士財經
前幾天,日本政府公佈了最新的經濟數據,日本今年二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1.9%,超過了市場預期。對日本來說,1.9%的GDP增速已經值得拍手稱快了,
因為這個國家正在經歷“失去的三十年”——日本的經濟增長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幾乎停滯,出現負增長也是常有的事。日本GDP竟不如1995年,只因經濟被美國扼殺?
日本目前的GDP約為4.872萬億美元,但是二十多年前,日本的GDP曾經高達5.334萬億美元。1995年可以說是日本經濟的巔峰,當年日本的GDP達到了美國的69.9%(美國為7.664萬億美元),成為1945年以來世界上在經濟上最接近美國的國家。在那個時候,全球經濟學家都預言日本GDP會在十年內超越美國,日本自己也得意忘形了,甚至出了一本名為《對美國說不》的書!
但是,美國從1894年登頂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後,就對自己身後的追趕者非常警惕,對於日本經濟的突飛猛進更是無法容忍。為此,美國對日本這個追趕者痛下毒手,並且直接擊中了日本經濟的七寸之處——貿易。當時,日本的發展戰略是“貿易立國”,經濟增長非常依賴對外貿易,而對美國的出口佔據了日本出口總額的四成左右。
當時,美國先是揪住日美貿易逆差不放,挑起了與日本在服裝、電子產品、半導體等領域的貿易摩擦,逼迫日本做出讓步。更要命的是,美國還指責日本操縱匯率,並與日本簽訂了著名的《廣場協議》,導致此後的幾年日元大幅升值,日本商品的競爭力也大打折扣,對日本的出口更是致命打擊。最終,外向型的日本經濟遭受重創,此後進入了長期的經濟停滯。
明年中國GDP也將佔美國7成?但我們絕非當年的日本!
中國經濟的比日本起步要晚得多,1995年的GDP只有7280億美元,還不到美國的十分之一;但到了2017年,中國的GDP就佔到了美國的63.2%左右,預計2018年的佔比將達到70%。可以說,中國經濟的突飛猛進當年的日本如出一轍,美國人在時隔23年後又一次感覺到後背發涼了!
那麼,美國會像當年對付日本那樣對待中國嗎?事實上,這一任美國總統已經在這樣做了,而且採用的幾乎是與當年同樣的招數——打擊貿易。這些年來,外貿對中國經濟的拉動效應非常明顯,而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則高達3700億美元。
不得不說,美國人的這一手段非常毒辣,通過打壓中國的對外貿易來影響中國經濟,輕者可以讓中國的GDP增速放緩,重者則會讓中國成為“下一個日本”,再也無力威脅美國世界最大經濟體的地位。那麼,中國是否會重蹈日本的覆轍,也陷入“失落的三十年”呢?
事實上,中國作為世界工廠,擁有幾乎所有的工業門類,中國商品很難在其他國家找到替代品;中國對美出口僅佔出口總額的兩成不到,還是130多個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周旋空間巨大;況且,中國經過積極的經濟結構調整,消費對GDP的貢獻率已經升至78.5%,如今的中國絕非當年的日本可比。中華民族擁有5000年的文明歷史,什麼樣的風雨沒經歷過,我們的崛起之路不是任何一個國家能夠阻擋的!
金十數據
被美國用廣場協議收割了經濟建設的成果。美國、德國、英國、法國等國和日本簽署的廣場協議,中止了日本80年代以來的快速經濟發展,使得日本經濟在90年代末期擱淺。
日本作為第三大經濟體,目前的經濟規模只有第二大經濟體某國的一半。
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發展很快,這主要是因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法國、英國、德國、蘇聯的基礎設施都遭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工業能力和科研創造力都大大下滑,進入了一個恢復階段,在這個階段,歐洲幾個主要大國的經濟收入都用在了戰後重建和恢復生產上,日本雖然在二戰中戰敗,但是他的本土沒有受到太大打擊,工業系統仍然存在,因此在戰後直接就成為僅次於美蘇的第三大經濟體和工業國。
曾經風靡80年代的日本電器,為日本創造了鉅額出口收入。
經過80年代的電子科技爆發式進步,日本趕上了潮流,一時間,日本電器風靡全球,電視機、收音機、空調、電風扇、冰箱、通訊設備、辦公設備都大量使用日本電器,日本籍此取得了在新型工業上的成就,並且在80年代中期迅速超越了蘇聯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一方面使得冷戰中蘇聯的力量跌入了谷底,一方面也使得日本經濟引起了美國的高度反應,美國不能坐視日本經濟快速發展。
日本的經濟到現在,被人們稱為:失去的十年。
隨後,美國通過自己掌握的全方位優勢,不斷逼迫日元升值,最終依靠廣場協議,在91年-95年的短短5年內,逼迫日元升值250%,翻了幾番,日本出口遭受重創,外向型的日本經濟一下子遭到了破壞性打擊,大量的中小企業倒閉,僅存幾家大企業在堅持。隨後,美國做空了日本經濟,在日元升值之前,鼓勵華爾街財團大量收購日元,隨後日本出口下滑,又大量拋售日元,把日元兌換為已經翻了幾倍的美元,將日本經濟成果悉數收割回美國國內,成為美國的財富。日本經濟迄今為止都沒有緩過勁來,還在低速徘徊。
海事先鋒
1995年4月,美元與日元的兌換比例,突破1美元兌80日元的大關,當年的平均匯率大約是1:94。而目前大約是1美元兌112日元。
1995年按當時匯率計價的日本GDP是5.3萬多億美元;2009年的時候美元兌日元的匯率也與1995年差不多,以當時匯率計價的日本GDP是5萬億美元出頭。而目前日本GDP則在4.9萬億美元左右。
按匯率計算的話,一國名義GDP的規模當然受匯率波動影響比較大。不過從日元本幣角度看,日本這二十多年的GDP總體還是有增長的,只是非常緩慢。這有兩大原因,一是日本泡沫經濟破裂後,始終找不到經濟恢復強勁增長的動能;二是日本人口減少,勞動力減少,老齡化嚴重。
不過日本這二十年在海外的投資還是有所恢復與增長的,有相當一部分日本跨國公司的財富其實並沒有被計算入日本GDP,這一部分不應被忽略。
總體來看,日本經濟並沒有衰退,僅僅只是增長相當緩慢而已,但大致來講還是能保住成果的。事實上,二十多年前的日本已經和現在的日本差不多發達了。
按照二戰後發達國家崛起的經驗,經濟要保持強勁動能,必須始終抓住新興科技發展的機遇,美國與歐洲是如此,日本也應是如此。事實上,日本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時的科技發明是層出不窮的。但是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後,日本在信息化與互聯網革命中,其實是逐步落伍了而沒有抓住機會。人類社會現在又面臨著人工智能與物聯網革命的新浪潮,這其實對於每一個國家都是機遇與挑戰;如果日本能抓住機會的話,還是有機會改變這二十幾年來連續舉而無力的局面的。
建章看世界
這個應該就是匯率的問題!但是日本這兩年確實一直在一個圈子裡面打轉轉呢!二戰以後,日本進入了美國的經濟體系,整個的經濟水平確實快速發展,但到了泡沫經濟時代,也到了頭了,它的人口和資源達到了目前美國經濟體系能夠容忍的極限,也到了美國之前對日本的定位的極限!日本要再往上走一層,需要美國改變對於日本的定位,增加日本能夠得到的資源,不然日本會一直在目前的水平上打轉轉!應該說這樣的契機已經出現了,美國對於日本和歐洲的一些盟國的作用進行了調整,日本應該很快就能夠獲得新的資源和技術,將自己的層次再往上提一成,那麼它的國內經濟這些應該能再上一個臺階!在未來的幾年,我們應該能看到一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