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日本和德國這種二戰戰敗國可以快速崛起,而很多戰勝國卻不行?

完理居士


主觀原因:日本和德國是傳統的資本主義強國,這兩兄弟不僅僅有強大的物質基礎,更擁有可怕的軟實力。經過較長時間的物質及精神積累,為這兩國建立先進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體制等發揮重要作用,培養出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合格的廉價勞動力)。最最重要的是,日德以前就是工業強國,什麼都能造。戰後沒落了,但各項軟基礎還在,所以重整旗鼓、東山再起的機會。

圖:戰後東京

客觀原因:日德在戰爭之後相繼成了美國的傀儡,乾爹對這兩家非常重視,認為這是安插在西歐東亞的重要棋子,可以從東西兩線戰略上圍堵死敵蘇聯。為此在冷戰期間,美國人從各個方面給這兩家瘋狂輸血,用鉅額軍火訂單穩住了市場,用含有可卡因的美元穩住了正常的物資生產,圍著美元轉的佈雷頓森林體系穩住了則穩住了各國的貨幣匯率,最基礎的才是馬歇爾計劃的鉅額援助。但是這些鬥士是以國家主權喪失(駐日美軍,駐德美軍),司法權無法獨立的(涉事美軍由美軍審判)代價獲得的。

圖:戰後柏林

反觀戰勝國(除了五大常任外)的國情,你有這個缺點,我有那個短板,缺乏自然資源的,缺乏市場的,缺乏勞動力的,缺乏政策導向的,等等,沒牌可打,然後還沒有誰來“無微不至地細心照顧”,自然就難有崛起的機會。


兵說


因為戰爭為這兩個國家,貢獻了雄厚的工業基礎和技術人才。戰爭結束輔以一定的經濟基礎。快速崛起是很正常的。


德國受益於馬歇爾計劃,日本受益於抗美援朝和越戰後勤中心地位。此外這兩國政策都比較穩定,抱定美國大腿,並未受到嚴厲封鎖,同時戰敗國身份限制了軍事開支,其實對國家發展也是有好處的。

而我們雖然是戰勝國,但是是一個農業大國,那是哪有什麼工業基礎,也只是表面上完成了統一,戰後滿目瘡痍百廢待興, 能有現在的成就那是一代人,嘔心瀝血的努力 而且建國後打了幾場局部戰爭,開支大量外援,和毛子翻臉很早,遭受嚴厲外部封鎖,軍費常年居高不下,國內經濟政治局勢嚴重動盪等等各種因素都導致了發展不利,當然本身的底子也是差一些,至少日本和德國在教育水平上比中國建國時要高很多很多,人力資源差距短時間內難以彌補。

歷史證明,只要中國自己內部不亂,發展速度還是比較快的。改開後中國經濟政策相對穩定,政治局勢較為緩和,也就迎來了發展高峰期。


軍林天下


不過,在政治和軍事領域日本和德國的地位至今不能擺脫戰敗國的束縛,很難談得上崛起

我們注意到以下幾個事實就可以發現

1.德國、日本、巴西、印度聯合希望改革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制度的嘗試屢試屢敗

2.德國和日本境內至今仍然有大量的美國軍隊的駐軍,德國還有英國和法國軍隊的駐軍,而蘇聯在德國的駐軍則是在兩德統一的時候,西德出了數百億馬克的代價讓他們回家的。

3.德國和日本雖然工業消費品工業發達,但是在關乎戰略的核能,航空,航天等領域則相當孱弱,不但比不上美國,也比不上英法俄中等戰勝國

所以,德國和日本的經濟崛起和政治軍事受限猶如一塊硬幣的兩面,一定要整體來看。

為什麼德國(這裡指的是西德)戰後發展那麼快呢?

1.戰勝國吸取了《凡爾賽和約》的教訓,對於戰敗國不但免去了賠款,反而援助建設。 比如美國的馬歇爾計劃,以及戰後對日本的扶助等等,讓德國和日本作為戰敗國卻沒有遭遇傳統戰敗國的鉅額經濟懲罰,這為兩國崛起製造了條件。英法並沒有因為戰爭獲得特別的經濟好處,蘇聯雖然從德國掠奪到一些物資和設備,但遠遠無法抵消其損失。

2.冷戰局勢的“紅利” 本來盟軍一方是有對德國進行完全的非工業化的計劃,對日本也有更加嚴厲的措施。但是很快冷戰開始,而中國局勢在1949年前後也發生了劇變。這促使美國決定改變既定策略,利用西德和日本的戰略位置將其變成橋頭堡,允許其工業復興,後來又爆發了韓戰,讓日本獲得了軍事訂貨,得到了經濟起飛的契機。

而且德國和日本因為軍備受限,軍費開支很少,而英法蘇等戰勝國為了應付冷戰,投入大量開支在軍備及其研究上。


3 世界經濟貿易格局的深遠變革 一戰和二戰爆發根本原因其實是各帝國主義國家在經濟危機面前,分割世界市場,只和自己殖民地貿易,讓德日等後起之秀通過法西斯化對外擴張來爭奪經濟市場。二戰後,因為世界貿易組織以及國際貨幣經濟組織的一系列安排,讓世界市場(除了蘇聯東歐集團之外)對德國和日本等戰敗國開放,讓這兩國獲得了很大的發展機遇。

相反,英法等國還有殖民地的負擔需要處理,比如法屬阿爾及利亞長期政府投入大於收入。而蘇聯則是和東歐國家執行的是註定沒有前途的計劃經濟體制,發展上的劣勢逐漸展露出來。

綜上所述,戰敗國德國和日本在經濟上崛起,實際上是西方世界內部經濟貿易規則深度調整和兩大集團對立的產物。


昭楊


日本,德國迅速崛起並不奇怪,韓國的崛起才是奇怪。


德國崛起


德國本身就是技術高度發達的國家,自己去翻翻諾貝爾獎,看看當年多少德國獲得諾貝獎,一大堆一大堆的,德國早在一戰時期就可以同時雙線作戰,東邊敲打俄國,西邊打法國,二戰時期德國的科技,不管是虎式坦克,還是V1 V2導彈,以及U型潛艇,都代表了德國的科技之所在,即便是戰後美國人的航空航天技術也是靠著德國人完成的,德國人赫爾曼·奧伯特是德國火箭專家,也是歐洲火箭之父,現代航天學奠基人,馮·布勞恩,德國火箭專家,參與了美國第一顆衛星研發,又主持了阿波羅登月計劃,他領導設計出史上最偉大的火箭:土星五號。


德國只要不打仗,僅僅憑藉現有的那批科學家,儘管被美國搶走不少,崛起簡直是必然的。


日本崛起

日本當然沒有德國那麼強的技術,但是即便是如此,在二戰時期,日本依然有強大的航母機動作戰部隊,日本擁有當年世界第二強的海軍,在英國人還在用簡陋的雙翼劍魚攻擊機的時候,日本已經發展出零式戰鬥機,以及給當年美國太平洋艦隊造成毀滅性打擊的97艦攻。


不過日本還有至關重要的一個助力,就是朝鮮戰爭,朝鮮戰爭導致美國改變政策,開始大幅度扶持日本,日本獲得了大批的美國軍事訂單,被壓得奄奄一息的日本工業迅速復活,朝鮮戰爭改變了日本的國運,就如同越南戰爭改變了韓國的國運一樣。


英法的問題


英法這兩個國家有個特別大的弊病,而且這個弊病自第一次大戰錢就一直存在:經濟嚴重依賴各式各樣的殖民地。不管是以殖民地為原料來源,還是以殖民地為商品銷售市場,殖民地都是這兩個國家的根本之所在,舉個例子好了,大英帝國的國土相當多是在1850年之後取得的,然而大英帝國的擴張卻沒有導致大英帝國的實力增加,恰恰是這段時間,美國和德國趕上了大英帝國,結果在1899年的布爾戰爭,大英帝國輸了臉面無光。


二戰結束後,大批的殖民地相繼獨立,英法曾經不甘心,發動過第二次中東戰爭,結果在美國和蘇聯的強力壓制下,英法是以悲劇性收場,而法國力保的殖民地阿爾及利亞,也因為阿爾及利亞戰爭打的法國渾身是傷,法國被迫承認阿爾及利亞獨立。


美國人開創的全球化時代,最大的受害者就是擁有最多殖民地的英法,全球採購,全球製造,全球銷售,這使得殖民地的經濟地位日益下降,而維護殖民地的成本卻高昂的怕人,在英法力求擺脫殖民地經濟之時,卻在很長時間內沒有能夠找到符合自己的發展之路。


李建秋的世界


戰後日本


日本和德國崛起最關鍵在於它們在戰後跟對了老大。


當然,日本和德國本身就具有管理大型組織的經驗和能力是一方面,但是難道東德沒有管理大型組織的經驗和能力?當然也有,可為什麼幾十年過去西德經濟是東德是十幾倍?人均收入更是遠遠高於東德?


主要原因還是在於站隊,日本和德國雖然是戰敗國,但是二戰後它們正確的站隊反而獲得了巨大的發展;而蘇聯等一些國家雖然是戰勝國,但是由於站隊站錯了所以這些國家發展還不如日本和德國。


這就是現在互聯網上經常說的“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拋開意識形態,只從經濟、技術、組織架構層面說。


從經濟上說,日本和德國加入的是一個佔全世界三分之二人口的巨大經濟圈,並且全世界80%富裕人口都在這個經濟圈內;別說日本和德國這種二戰前已經是列強的工業強國,就是馬來西亞、新加坡這種二戰後才成為獨立國家,而且沒有任何管理經驗的國家,1970年代開始僅僅是承接這個巨大經濟圈最低級代工行業就已經混成“亞洲四小龍”了。


而蘇聯主導的社會主義陣營,不算中國的話,總人口不足10億,而且從中位數收入上說和西方國家也有較大差距。用大白話說,人口又少,窮人還多,購買力不行。


從技術上說,作為老大的蘇聯到1970年代工業進步還依賴西方技術輸出,蘇聯許多高精尖設備要麼是從西方引進的技術,要麼是從西方引進的設備製造的,而當1980年代美國出臺《出口管理與控制法》後,對蘇聯的技術輸出立刻戛然而止。



但是對於日本和德國(西德)這樣的己方陣營內的國家而言,完全不存在技術封鎖這回事,只要給得起錢,日本和德國可以引進任何自己想引進的技術。甚至一度日本在1980年代成了蘇聯獲得西方技術的渠道之一,昭和三大參謀中的瀨島龍三還參與到幫助蘇聯獲得美國先進技術的事情裡去。


不要認為技術在民用產品中不重要,蘇聯汽車之所以在國際市場沒有競爭力,最根本原因不是陣營,而是因為汽車工藝的全面落後。根據1980年代我國出訪人員回憶,在北歐有不少經營蘇聯產品的商店,當然都是蘇聯政府開設的,裡面賣的東西完全沒辦法和西方產品競爭,在當地都是最窮的人才會去這樣的蘇聯商品商店買東西。


另外,從組織架構上說,蘇聯的“經互會”本質上不是一個正常國際經貿合作組織,而是一個大號的計委,蘇聯就等於是總公司,而其他“經互會”國家是分公司、分廠,都是為總廠服務的。如果日本和德國加入的是這樣的組織,然後日本被分配去重點負責紡織品,那麼就算日本管理經驗再厲害,盛田昭夫再牛,他可能也沒辦法創造索尼,能成為某大型國營紡織集團老總就是他終生奮鬥目標了。



最後,也很重要的是正因為日本和德國屬於二戰戰敗國,所以它們的防務被美國接管了,這對於這兩國發展實在太有利了,有一個反面例子就是蘇聯,蘇聯把自己生產總值的70%投入到軍工等項目裡去了,如果蘇聯也能和日本、德國一樣,不需要為防務負責,把這70%的生產總值投入到經濟生活中去,那麼蘇聯經濟會好很多。


總而言之,日本和德國二戰後的崛起確實印證了“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這句話。


克羅採和春天


這屬於地緣政治的問題。

德國的位置位於歐洲的中心,有龐大人口規模以及不小的領土面積,在歐洲國家中享有崇高的地位,20世紀早期,德國是英國平衡戰略中制衡法國的重要籌碼。冷戰之後,德國是歐洲國家抗擊東線俄羅斯人威脅的中堅力量。所以你能看到,無論是一戰還是二戰結束後,英美都要援助德國恢復經濟。德國依靠自身重要的地位,在兩德統一後不久的1999年就通過出兵科索沃完成了自己的國家正常化。

而日本,則是美國國家戰略中控制亞洲/西太平洋的重要棋子。如今全世界的製造業大概是這樣分佈的:美國把最頂尖的製造產業放在自家本土,次一點的放在歐洲和日本,特別是日本。毫不誇張地說,日本是美國一個重要的工業基地。另一方面,因為戰敗國身份和《和平憲法》的限制,日本的國家政治完全處於美國的控制之下。

從這個角度看,如果說德國日漸崛起,那麼日本真的崛起了嗎?私以為,荒郊野地的狼狗也比動物園的老虎過的自在啊。


貞觀防務


日本戰敗後,採取一邊倒的政策跟美國混,美國出於需要對日本扶持,東西方的對抗,日本獲得很大利益。德國戰敗後認罪態度好,外交上其他國家對其諒解,美蘇冷戰東德西德各自受益,東德西德合併後,為快速崛起創造了有利條件可以專心發展。許多戰勝國例如蘇聯,二戰接受美國許多無償援助,可以說沒有美國的傾國之力援助,蘇聯能否打敗德國還是一個問題,知恩圖報蘇聯人沒有做到。美蘇關係惡化,東西方冷戰以蘇聯解體結束。美國一邊獨大,其科技先進軍事強大,土地上生長出吃不完的糧食,牧場裡有許多牲畜,美國佬援助能力非常強。蘇聯與美國作對,美國就會把注意力集中到蘇聯身上,現在與俄爭鬥,也可以說是對蘇聯的繼續,俄羅斯想擺脫糾纏很難。美國人給人的印象是不好招惹。美國與其他國家爭鬥時,採取坐山觀虎鬥,左右逢圓,腳踩兩隻船的策略,會為快速崛起創造很好的條件。


8910用戶


德國和日本在二戰以後又都迅速屈起,再一次印證了毛澤東的一句話“決定戰爭勝負的根本因素是人,而不是武器”具有普遍的真理。

二戰後,德、日作為戰敗國,全國剩下的一片廢虛。但作為對經濟建設起決定作用的人還是大部分生存下來了。德國人和日本人在二戰前都已經是非常發達的國家,特別是在先進武器的生產上更是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二戰後作為戰敗國,他們不允許再進行大規模的軍備生產,這正好為他們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搞經濟建設創新了條件。

反觀戰勝過,象蘇聯、英國,他們雖然遭戰爭破壞沒有德、日那麼大,但為了不再下一次戰爭中被侵略,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搞軍備竟賽,再加上德、日民族素質本來就比英、蘇高一些,很短時間就在經濟上超過這兩個戰勝過就不奇怪了。特別是蘇聯,為了和美國搞冷戰,過份追求重工業化,最後導致蘇聯解體,教訓和代價是殘痛的。更值得我們借鑑和反思。


黃博士信貸投資顧問


日本和德國的迅速發展,外部環境:最根本的機遇在於朝鮮戰爭,越南戰爭,阿富汗戰爭,海灣戰爭,蘇聯解體,美國戰略方向消耗,重心偏離,苟利國家利益至上的美蘇國策,美國有強大的國家對手樹立,就不會重視對德日重心偏移,對兩國來說朝鮮戰爭就是國福獲得了千鈞一髮的戰略緩衝發展期!

內部:生存的危機意識現實,迫使全民聚心合力同心,國家機制公開公平公正,以國為家方有小家深得民心軍心,眾志成城,潛力智慧爆發,保證國家機器馬力全開全力超速發展。

綜上所述,危機意識,憂患亡奴,意識統一,團結一致,國際利益環境,是他們能夠快速發展的最根本因素。



月升野釣


因為資本主義民主制本來就有優越性 國家是人民的 不可能說 你一個國家政府或者公司用了人民的勞動力不給人民拿好處的!而且錢還不能少給 不存在廉價/免費勞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