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财经大学(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简称“山财(SXUFE)”,位于山西省省会太原市,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干学科,经、管、法、文、理、工、教、艺术相互支撑的多科性财经大学。2013年5月,学校入选国家教育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山西财经大学始建于1951年,前身是山西省银行干部学校、商业干部学校、供销合作干部学校、财政干部学校和粮食干部学校。1958年9月五所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山西财经学院;1984年12月成立山西经济管理学院;1997年10月,山西财经学院和山西经济管理学院合并组建山西财经大学。

截至2017年6月,学校分坞城、迎泽和平阳三校区办学,校园占地面积1956亩;学校现有教职工近1700人,其中专任教师1089人,教授、副教授43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74人。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省级中青年学科学术带头人等54人,省级教学名师25人。此外,学校还聘请了12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或兼职教授,200余名校外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和著名企业家担任硕士研究生校外指导教师。学校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的完整教育体系。学校有本科生16948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429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013人,博士研究生117人,继续教育学生10120人(其中:业余生1748人,函授生8372人),留学生(语言进修生)6人,折合在校生22187.1人。

山西财经大学

文化传统

校徽

校徽总体设计为圆形标志。校徽的基准色调为绿色,象征学校的勃勃生机和活力。校徽圆形轮廓内部由“C”和“J”两个字母变形而来,二者组合成为一个“S”形。此图形简洁明快,但寓意深刻,联想丰富。“C”和“J”是“财经”二字的第一个字母,“S”是“山”的第一个字母。此图形还象征了一种互动,即象征教与学、师与生之间的互动,相辅相成。“J“的变形犹如一个跳跃飞舞的人,托起新世纪的太阳,表达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小圆中的横道表示水波,寓意财经大学是知识的海洋,莘莘学子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校名为立体感图形,中心图形为渐变的立体感图形,凸显出学校昂扬向上的发展态势。校名字为红色调,象征财大富有热情、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蕴含着学校事业的发达与昌盛。

校徽下半部分为弧形英文校名,表示学校面向世界的国际交流与交往。

山西财经大学

校训:“修德立信 博学求真”

修德立信——修养品德,树立信用。即将人品道德修养和讲究诚实信用作为师生从教求学的首要目标和行为准则。

修德,言主体内在的素质、操行和境界,弘扬崇高思想情操和道德修养,继承优秀传统道德,兼容吸收人类道德文明,树立高尚道德。高校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德是至关重要的,事关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学校要把德育放在首位,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加强对广大师生员工的道德教育。故“修德”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我们必须践行的道德准则。

立信,意谓师生要有崇高的信仰和坚定的信念,真正做到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培养新时代的人才,特别是经济类院校的大学生,其“诚信”品质尤为重要。立信,要求师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与信仰;确立诚实守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品德;对人以诚相见、对事以诚相待,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言必信、行必果。

博学求真——广博学习,追求真知。即为学须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上既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博采众长,又严谨治学、求真务实、不断创新。

博学,意谓为学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博学是对知识追求的强烈愿望,是对每个人自身发展和完善的客观要求,也是古往今来人们成就事业、开启知识宝库的必由之路。广博学习,要求师生要博览群书,采众家所长;要拓宽知识面,厚基础、宽口径;要博学多闻,厚积薄发,以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要求。以“博学”为做学问之道,方能学有所依、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此外,博学还要求视野超前,胸襟开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求真,就是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严谨、勤奋的治学态度,诚心诚意,求真务实,不弄虚作假,不投机取巧,不急功近利。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求真,要求师生要做追求真理,为真理献身的人;要说真话,办实事,求实效,做真人;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并在工作和学习中不断提高坚持求真务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修德是做人之本,立信是为人之基,博学是知识之源,求真是为事之道。校训中前四字是对道德的强调,后四字是对学问的要求,体现了学校道德与学问并重的特点。

学科建设

截至2013年底,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3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和4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

博士后流动站(1个):应用经济学。

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

二级级学科博士点(10个):政治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

一级硕士点(8个):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统计学、公共管理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山西省级重点学科(3个):

政治经济学、统计学、金融学。

山西省级重点建设学科(5个):产业经济学、经济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会计学、国际贸易学。

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4个):财政学、社会保障、技术经济及管理学、企业管理。

校级重点学科(7个):财政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经济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学、农业经济管理。

教学建设

截至2013年底,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精品课程4门。

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

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统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

山西省级特色专业(5个):电子商务、工商管理、旅游管理、金融工程、经济学。

校级特色专业(3个):工程管理、财政学、贸易经济。

省级精品课程(5个):管理学、微观经济学、管理科学、基础会计。

对外交流

2002年与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了山西财经大学中德学院,2004年学校与德国马格德堡大学签署协议,实施“2+3+2”的模式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硕士生。截至2013年底,与美国西北理工大学、德国马格德堡大学、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等3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开展了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项目。学校政治经济学、金融学和统计学3个专业还具有接受一般访问学者资格。

历史沿革

乔家堡办学时期

新中国建立初期,山西省财贸系统先后成立了五所干部学校,他们便是山西财经大学的前身。商业干部学校是“五干校”之一。

1952年由樊龙彦同志在祁县乔家堡村完成商业干部学校培训的筹备工作,最初是以“山西省人民政府商业厅贸易干部训练班”的名义为全省商业系统培训干部。

1953年6月,学校正式命名为“山西省商业干部学校”。

1955年后半年,在太原坞城路建成新校,年底全部搬迁回太原,商业干部学校在祁县乔家堡农村长达四年之久的办学历史结束。

山西财经学院时期

山西财经学院是原隶属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综合性高等财经院校。

1951年7月山西省财政干部学校创建;

1952年6月山西省供销合作干部学校创建;

1953年山西省粮食干部学校创建;

1952年7月山西省商业干部学校创建;

1951年山西省银行干部学校创建;

1958年山西省财政干部学校、山西省供销合作干部学校、山西省粮食干部学校、山西省商业干部学校、山西省银行干部学校 五所学校合并组建山西财经学院。建院初期设5个系,本科、专科和中专3部分;

1962年,在全国院系调整中改名为山西财经学校,1964年恢复山西财经学院。1971年停办。1973年再次恢复。

山西经济管理学院时期

1984年山西经济管理学院创建。山西经济管理学院是为适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于1984年经国家计委和原教育部批准,在山西大学分校、山西财经学院分校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的高等学校。

山西财经大学时期

1997年10月,由原山西财经学院和原山西经济管理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山西财经大学。

2013年5月,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2013年7月,学校统计学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挂牌成立。

2017年2月,关于山西财经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及深化设计竞争性磋商文件》首度将山西财经大学新校区建设内容进行公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