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咱「一搭搭走」——子洲縣社會扶貧工作紀實


小康路上咱“一搭搭走”——子洲縣社會扶貧工作紀實


400多名企業家返鄉創業,發展各類經濟實體2000多個,撬動社會投資10億多元;30餘家企業積極投身脫貧攻堅,不遺餘力助推強村富民;建設6個“全域子洲”工作站,搭建農產品廣闊銷售平臺……這是子洲縣社會扶貧工作先富幫後富、共築小康路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子洲縣創新扶貧模式,匯聚各方力量,通過“全民創業”“萬企幫萬村”“全域子洲”等社會扶貧參與機制,構築了“能人”引領發展、企業精準幫扶、農民增收致富的脫貧新格局。

400多名企業家返鄉創業——

為家鄉建設添磚加瓦

杜小宏是子洲縣苗家坪鎮田山渠村人,一直在外經商,經過多年打拼,生意做得小有成就。2012年,他毅然決定返鄉創業,在家鄉打造高標準核桃基地。“依託全民創業扶持政策,政府為核桃栽植大戶每畝補貼1200元,免費提供紅樹莓等種苗,還聘請專家蹲點進行技術指導……這麼多的優惠政策,讓我們想幹更敢幹!”談及政府對返鄉創業企業家的支持力度,杜小宏對未來的發展信心滿滿。


小康路上咱“一搭搭走”——子洲縣社會扶貧工作紀實


近年來,為了吸引更多走出家鄉的“能人”返鄉創業,子洲縣以鄉情為紐帶,從制度、資金、服務、信息、基礎建設等多方面綜合發力,每年投入創業專項資金1000萬元,整合部門資金6000萬元,累計協調銀行為創業企業發放貸款5億多元,為創業者量身定製了一整套完善的保障機制,讓其能創好業、創大業。

張旭是子洲縣電市鎮張家溝村走出去的企業家。幾年來,他經過多方考察,為村裡建設大棚20多個,成立了德農養殖專業合作社,已有60餘家農戶參與合作社養殖。“一人富不算富,只有帶動更多的鄉親走上致富路,才是真正的富!”他號召更多的企業家返鄉創業,回饋家鄉,努力把好的項目帶回家鄉,把先進的技術帶回家鄉,把在外創業的寶貴經驗帶回家鄉,把積累的人脈關係帶回家鄉,充分利用一切資源,為家鄉的建設和發展添磚加瓦。


小康路上咱“一搭搭走”——子洲縣社會扶貧工作紀實


截至目前,已有400多名子洲籍企業家、創業“能人”返鄉投資創業,新發展並帶動成立各類經濟實體2000多個,撬動社會投資10億多元。

214戶企業、合作社、大戶——

帶動3623戶貧困戶發展


小康路上咱“一搭搭走”——子洲縣社會扶貧工作紀實


金秋時節,子洲縣三川口鎮的千畝黃芪基地裡,已生長三年有餘的棵棵黃芪苗上掛滿了粒大飽滿的黃芪籽。“黃芪籽收成好了,不僅能賣個好價錢,來年還能給貧困戶多發些種子。”基地負責人、富發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曹發高興地說。

成立於2015年的子洲縣富發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種植、加工、銷售黃芪、黃芩等中藥材為一體的民營企業。多年來,公司在不斷髮展壯大的同時,助力周邊的貧困村、貧困戶脫貧致富,他們或免費發放黃芪種子,或以高於市場價的價格包銷貧困戶的黃芪,或義務為農戶提供種植技術指導等。目前,該公司已與周邊村子502戶貧困戶簽訂了幫扶合同,帶領他們共同發展黃芪產業。


小康路上咱“一搭搭走”——子洲縣社會扶貧工作紀實


自脫貧攻堅開展以來,子洲縣廣泛動員“萬企幫萬村”,大力號召縣內企業通過資金幫扶、產業幫扶、技術支持、入股分紅等多種方式,幫助貧困村、戶明確發展方向,激發貧困人口勤勞致富活力。

子洲縣楓林酒業有限公司免費為周邊貧困戶發放優質高粱種子並簽訂包銷合同,該公司還吸收986戶貧困戶入股該企業,合同期五年內每戶每年固定分紅800元;子洲縣富華油脂公司免費為4個鄉鎮7個自然村的41戶貧困戶免費發放價值15萬元的蓖麻種子;子洲縣永望農產品銷售專業合作社幫扶3個鄉鎮25個自然村的993戶貧困戶……截至目前,該縣已有214戶企業、合作社、大戶帶動3623戶貧困戶一同發展,9個龍頭企業吸納2828戶貧困戶入股,實現了長期分紅增收。

6個“全域子洲”工作站——

搭建廣闊銷售平臺

小康路上咱“一搭搭走”——子洲縣社會扶貧工作紀實


9月13日,子洲縣以“助力精準扶貧”為主題的農特產品展銷會舉行,偌大的中心廣場展滿了琳琅滿目、各式各樣的產品,當日累計成交336份訂單,共560萬元。“全域子洲”銀川工作站站長苗永傑在品嚐山地蘋果、核桃之餘,一個“把家鄉的農特產品銷到銀川去”的計劃湧上了心頭:“我們可以通過召開座談會、舉辦展銷會、廣招代理商等辦法,讓家鄉這些高品質的農產品在銀川市場上佔領一席之地!”苗永傑說。


小康路上咱“一搭搭走”——子洲縣社會扶貧工作紀實


在全國各地成立“全域子洲”工作站,是子洲縣為將全縣優質農業產品遠銷各地而搭建的良好平臺。截至目前,子洲縣已分別在北京、深圳、烏魯木齊、銀川、西安、延安等地建立6個工作站,在杭州、西安、北京建立6家產品直銷店。未來,該縣將以工作站為軸心和支點,大力實施“人才引進來,產品銷出去”方略,切實讓子洲的優質產品走出子洲、走向全國。

(據《榆林日報》,作者:葉春瑞 高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