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5如何突破超难夜间起降?中国海军让夜晚不再只属于“其他人”

众所周知,着舰是舰载机难度最大的飞行科目

,在航母上降落就犹如在高速中玩“穿针引线”,更被誉为“刀尖上的舞蹈”。以往舰载机飞行员在白天起降,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与航母甲板的距离,并通过仪表和自身的经验寻找最合适的着舰方位和速度,完成一次漂亮的着舰。而在夜间实施起降,难度却可以说是“更上一层楼”。

在茫茫夜空之中,飞行员的眼前几乎是“黯淡无光”,除了航母上的光学助降灯以外,基本看不到更多的参照物,地面线模糊,视野变窄,这就可能使飞行员产生视觉上的错觉,一旦对自己与母舰的距离和着舰方位判断失误,后果可想而知。

歼15如何突破超难夜间起降?中国海军让夜晚不再只属于“其他人”

歼15舰载战斗机进行夜间滑跃起飞训练 任文涛 摄

现代舰载战斗机能否在夜间从航母上起降是航母是否形成战斗力的重要标志。而此前,从之前媒体报道配发的图片来看,辽宁舰主要是在夜间或暗光条件下进行了歼15舰载战斗机的甲板调度及相关适应性训练,而非舰载机起降训练。

歼15如何突破超难夜间起降?中国海军让夜晚不再只属于“其他人”

歼15舰载战斗机进行夜间滑跃起飞训练任文涛摄

还有航母上虽然有各种夜间助降设备,如光学助降系统、助降雷达、激光助降设备等,但是在没有地面参照物的情况下,舰载机飞行员夜间起降常常会觉得自己的直觉比仪表和辅助降落设备更可靠。

加之海上飞行训练中等一系列恶劣条件,这些都要求舰载机飞行员除了技战术能力高超外,还得拥有极强的心理素质。因此舰载机夜间在运动的航母上降落,风险非常高,难度非常大。

据国外媒体统计,大部分舰载机飞行员发生事故,都是在着舰之前,也就是所谓的“恐怖12秒”。不论中国,即使是像美国这样的对航母运用已经十分熟练的国家,舰载机部队对于舰载战斗机起降的训练也同样是重、难点科目。

歼15如何突破超难夜间起降?中国海军让夜晚不再只属于“其他人”

歼15舰载战斗机进行夜间阻拦着舰训练胡善敏摄

中国海军为了让歼15舰载机顺利完成夜间起降训练,前期做了很多准备。比如去年2017年10月,军方媒体报道称,解放军海军某舰载航空兵团连续多天在黄海某海域展开海上夜间搜救训练,派出救护直升机前往搜救。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科目,却是保障歼15在夜间可以进行起降训练的前提。

况且目前,各国海军的舰载机夜间训练置于陆地训练的比重越来越大,基本上把航母基础性、技能性和单兵性夜间训练都放在了陆地进行,利用模拟训练中心,从武器使用和战役战术等不同层次描述航母、舰载机及其他舰艇的作战行动。但这并不能代替在海上行驶的航母上所进行的正常夜间起降训练。

就如舰载机某部团长徐英表示,“航母编队只有昼间起降能力远远不够,我们必须具备昼间、夜间24小时全天候复杂气象复杂海况全适应的能力,这样的航母编队实力才是完整的。”海军歼15战机顺利完成夜间起降训练,标志着我海军航母和舰载机部队掌握了实用化的夜间起降技术,

实现了真正的全天候起降和作战能力,跻身世界一流水平。

歼15如何突破超难夜间起降?中国海军让夜晚不再只属于“其他人”

歼15舰载战斗机夜间在母舰甲板上着舰成功 任文涛 摄

因此,舰载机夜间起降对于中国海军甚至我们的国防战略来说意义重大!我们海军现在正处于近海防御与远海防卫相结合的战略转型,加大近海防御纵深和海上综合作战能力及水下核反击能力,使海军完成真正意义上的“

国土防御”之外消灭敌人的任务。由于我们是个海洋大国,海洋面积达到300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还有对其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管辖权,对我们来说能否保护我们自己的海洋资源和海外利益,就需要一支现代化且庞大的远洋海军+海外任意通行航运权+有利于我们的商业贸易来掌握其对海洋的“制权”

我们在海上方向尤其在南海和东海的竞争与挑战最为严峻,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一支能全天候作战的现代化海军实施海上封锁。中国海军的发展建设战略主要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拒止美国插手亚洲海域的安全事务。

如今歼15实现了夜间起降也就代表我们航母编队在任何时候都能进行作战,确保了我们海军对海上战役战术行动的运用,面对试图进入近海的敌海军起到有效的威慑和胜战。再加上与空军和陆军的配合形成体系作战并依托大陆的战略纵深对敌军实施打击,从而获得军事优势的主动权。歼15舰载机实现夜间起降,无疑对海军的发展战略和航母编队作战能力是一个质的提升

歼15如何突破超难夜间起降?中国海军让夜晚不再只属于“其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