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把剑曾经名垂青史难能一见,如今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

这把剑千年不腐,名冠天下,被誉为“天下第一剑”,名气如此之大,不仅是惊叹那时候的铸剑手段高超,埋藏两千余年而丝毫无锈蚀的痕迹;还因为他的主人,就是我们熟悉的卧薪尝胆一词的来源者,越王勾践!

这把剑曾经名垂青史难能一见,如今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

越王勾践的事迹是感人的、励志的,他卧薪尝胆二十年终苦尽甘来,成就了春秋时期最后一名霸王。这把剑正是他的自作用剑,剑通高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极其锋利。刻有“钺王鸠浅,自乍用鐱”八字。因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而千年不锈。1965年12月越王勾践剑在湖北省江陵县望山1号楚墓出土,随后入藏湖北省博物馆,成为馆藏文物。

这把剑曾经名垂青史难能一见,如今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

2018年9月15日,博物馆馆藏国宝再造工程让文物活起来,由湖北省博物馆监制再造的越王勾践剑成功复原面世,让我们得以再次鉴赏到“天下第一剑”的魅力和气势,该复原工程项目由中国玉雕大师袁广如、袁霖、铸剑大师沈新培联袂创作,采用和田玉、铜等材质创作。

这把剑曾经名垂青史难能一见,如今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

首次以和田玉来再创国宝文物的风采是困难的,因为剑身长达55.6cm,再者我们都知道和田玉容易出现水线、裂痕等问题,因此对和田玉料的选择上来说是比较苛刻的。通体剑身和田玉材质采用打磨的工艺成型,和田玉脆性使得它容易断裂,故此在打磨的过程中力道要掌握的极为准确。因此只推出了白玉版、碧玉版、青玉版,其中白玉版目前仅制作出一件。

这把剑曾经名垂青史难能一见,如今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

纯铜版的越王勾践剑复原一件,在制作过程中剑锋与剑身铜锡配比不同,需反复对比、反复试验,很费时间;剑柄上仅0.2毫米的同心圆比现代技术毫不逊色,凭借双手上百次的改变方法和模具才完成;剑身菱形花纹制作难度大;铭文制作结合“失蜡法”;形似同时,追求神似更难,需制作“包浆”,让其外表、色泽看上去与真剑更贴合。

这把剑曾经名垂青史难能一见,如今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

白玉版

这把剑曾经名垂青史难能一见,如今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

碧玉版

这把剑曾经名垂青史难能一见,如今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

青玉版

这把剑曾经名垂青史难能一见,如今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

纯铜版

以上就是复原后的越王勾践剑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不仅从外形上与原品几乎保持一致外,剑身各处的花纹也几乎做到了一致,通体因用贵金属、金、宝石等元素使得复员后的越王勾践剑显得更为的尊贵耀眼,更加的雄浑有气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