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採購節成交增350%,新貿易升級,阿里巴巴跨境電商爆發

正在火熱進行的阿里巴巴“9月採購節”,今年的成交額比去年同期超過了350%。採購節剛剛開始的第一天,在不到5小時內其交易量就突破了2017年全天總量。並且在1天零11小時內,實現了對“一帶一路”64個國家90%的訂單覆蓋,這個業績令全行業都感到振奮。對外貿領域而言,阿里巴巴這個專注於B2B業務的“採購節”,其地位類似於普通網購領域裡的雙11購物節,具有標誌性意義。在全球貿易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的今天,阿里巴巴國際站已經從當年那個僅僅相當於 線上“黃頁”的網站,發展成現在外貿行業整體實現全鏈路數字化的主力平臺。阿里巴巴B2B業務的成功之處,正如馬雲在雲棲大會上所指出的那樣:擁抱未來、擁抱變化。

9月採購節成交增350%,新貿易升級,阿里巴巴跨境電商爆發

近兩年來,貿易規則的變化以及物流和複雜的關檢匯率流程,都讓出口行業的中小企業倍感壓力。在巨大的壓力下他們紛紛轉向跨境電商以力圖實現轉型。然而在時間邁入2018年後,即使騰訊、京東、網易等平臺也遭遇了美股大跌的挫折,與他們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阿里巴巴國際站卻在提前佈局的AI人工智能、雲計算、先進物流網等技術的賦能之下,在跨境B2B領域裡形成了明顯的優勢。在Alexa.com國際貿易類、貿易市場類、進出口類以及電商類網站排名中,阿里巴巴國際站全球首位的排名已經保持了多年,美國《福布斯》雜誌也已經第八次將其列為“全球最佳B2B網站”。這次9月採購節的兩眼業績,標誌著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阿里巴巴以“新貿易”升級為外貿行業再次帶來了新的發展勢能。

以“新貿易”擁抱變革的外貿行業

這麼多年來,外貿行業見證了許多B2B平臺的湧現和逐漸退出,而阿里巴巴卻是生存下來並且得到廣闊發展空間的少數佼佼者之一,Alibaba.com從最初的“黃頁站”進化到了今天“新貿易”潮流的引領者。新貿易是阿里巴巴國際站聯席總經理張闊反覆強調的感念,他指出:新零售是通過大數據通過雲計算去重構人、貨、場。本質上,新貿易也是一樣,通過數據和互聯網的技術,去重構貿易鏈路的各個環節。----這個說法高度概括了阿里巴巴B2B這些年來的進化歷程。

外貿行業本身已經與過去人們印象中的那種模式完全不一樣了。製造業在變化、消費者在變化、國際貿易流程也在變化,外貿行業也不得不重構以求存和發展。

首先,現在的外銷業務不再是過去的“大分銷—二級分銷—零售”這種固定形態了。隨著互聯網科技的迅速發展,採購商與供應商生產商之間的溝通越來越常態化、實時化,10年前外貿企業靠展會線下籤單、然後大批量生產固定時間交貨的做法已經無以為繼,目前普遍的模式是以大量的中小採購商取代大分銷商直接向產地訂貨。相關數據顯示,僅美國市場上就有超過500萬家進口商長期與中國供應商進行交易,和互聯網經濟興起之前相比,這個數字增長了數十倍。同時,傳統的大批同質訂單,也轉變為今天的小批量、高頻率訂單。銷售商會隨時根據新的市場需求更新訂單要求,生產商也不得不調整業務流程適應之。

9月採購節成交增350%,新貿易升級,阿里巴巴跨境電商爆發

其次,從事外貿業務的人也與過去不同。以前人們印象中,外貿行業的從業者都是一些高度專業化、經驗豐富的、傳統的“生意人”。但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已經成為外貿業務的主力。他們年輕、品味時尚、對先進技術接受程度非常高,對新消費潮流的感應也極為敏感,他們也更傾向於使用互聯網進行業務聯繫。

另外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也讓外貿業務跟隨者年輕人大量轉移到了移動端。在十年前,外貿業務主要都是依賴專業人員在辦公室電腦上完成操作的,如今各種應用紛紛進駐手機、移動設備端,外貿業務的實際操作也大量地由移動端來完成。這使得交易變得更實時、更碎片化。

可以說,整個外貿行業這些年來已經在人、貨、場三方面都發生了深刻變化。阿里巴巴的B2B業務的進化,就在於不斷用數字化手段幫助行業變革,從而構建起全球範圍內的新貿易格局。

跨境B2B基礎設施,阿里巴巴新貿易的底氣

新貿易需要的是新的基礎設施。在國際貿易格局的劇烈變化中,無論生產商、供應商還是採購商,各方最大的感受就是需要重新獲得確定性,這個確定性指的是在生產製造端不斷柔性化、以及採購商需求不斷實時化、碎片化的同時,保障供需雙方對合同的履約能力。阿里巴巴提出的新貿易概念,其核心就是依託強大的跨境B2B基礎設施,幫助行業把不確定變成確定。

今天的外貿行業交易主體不再是以過去的大型企業,而是以中小企業為主。在國際貿易的洪流中,這些中小企業迫切需要一個強大的平臺,以完善的基礎設施為他們賦能。實際上中小企業最需要的賦能包括:實現商品數據化、解決支付難題、降低物流成本、實現跨越語言障礙的交流等。而阿里巴巴的“新貿易”基礎設施正是為他們提供這些能力的平臺。

阿里巴巴國際站為行業做的最大貢獻之一,就是實現商品的結構化表達,所有商品信息和屬性都呈現出數據化形態。這就為交易雙方直接詢盤交易創造了定製化表達的能力。在這個基礎上,阿里巴巴國際站的CRM產品,讓買家對產品的認知(A)、到產生興趣(I)、再到詢盤購買(P),隨後又以不斷的溝通了解產生業務忠實性(L)。這個順理成章的AIPL閉環過程,就是阿里巴巴國際站聯席總經理張闊強調的全球交易生命週期賦能。通過這種賦能,中小企業不再向以往那樣受到地理距離、語言不通等限制,從而能夠自如地進行交易。

9月採購節成交增350%,新貿易升級,阿里巴巴跨境電商爆發

除了溝通交流之外,外貿業務與國內普通貿易相比較,還存在支付方面的問題。傳統上的跨境貿易支付不但手續繁雜,而且由於支付到款週期長、手續費高,讓中小企業的經營成本虛高。阿里巴巴國際站依託支付寶先進的技術能力,搭建了全球通用的B類支付體系。通過這個體系海外買家的大額信用卡一次支付成功率大大提高,解決了以往由於支付不成功而失去交易機會的難題。同時,通過這個體系海外買家也能及時得知資金的流轉過程,透明化帶來了更高的信任感,幫助雙方建立信任。更關鍵的是,阿里巴巴還把跨境的B2B支付費率直接降到了0,甚至部分國家還實現了T/T支付秒級到賬。支付效率的提高,等於是讓交易雙方降低了資金成本,極大促進了貿易活躍度。

物流是外貿業務裡中小企業面臨的棘手難題之一,統計數據顯示,海外買家群體普遍最擔心物流的準時性問題,高達75%的買家因為以往物流環節的不透明、不可視化而對及時交易的到貨缺乏信心。阿里巴巴國際站與菜鳥合作建立的全球B2B物流網絡,已經實現了世界範圍內的端到端送達。現在他們還在致力於實現真正的可視化,張闊表示,不久的將來用戶只要打開手機就可以隨時查閱商品軌跡,例如承運車船目前到達哪個位置等,其便捷和可信程度與國內的網購都可相依並論。

AI技術,讓全球溝通無限

作為全球領先的科技企業,阿里巴巴在利用AI等最新技術成果提高生產力方面是不遺餘力的。這也是阿里巴巴B2B業務不斷進化的重要動力。

許多企業對阿里巴巴國際站最深的印象之一,就是通過這個平臺可以跨越語言障礙,與來自全球各地的買家自由地溝通。阿里巴巴很早就在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方面佈局,實時的語言翻譯是其研究重點。今天在阿里巴巴國際站上發佈商品時,其信息會立刻被翻譯成至少16種語言向全世界進行推廣。大量的貿易實踐,讓阿里巴巴的AI應用得到了大量訓練,海量數據反過來促進翻譯變得更加精準。張闊表示,他們的AI翻譯已經首次實現了對超過人類的語言理解能力,並支持總共多達43種語言。跨越國家、語言障礙、在平臺上日常進行的無數交易已經成為促進世界經濟變革的因素。實時翻譯只是AI技術在阿里巴巴國際站上應用的一個例子,今後這個平臺將會有更多的智能化特徵。

9月採購節成交增350%,新貿易升級,阿里巴巴跨境電商爆發

完善的跨境B2B基礎設施,讓阿里巴巴國際站成為一個全球化貿易平臺,併成為越來越多行業用戶不可或缺的工具。據統計,alibaba.com的API調用次數在世界上已經僅次於谷歌名列第二。作為一個貿易領域的專業平臺,其API調用次數竟然達到這樣的規模,可見其重要性和受歡迎程度。歷經多年發展後,不斷進化的新貿易架構,給阿里巴巴國際站帶來的是又一次高速增長:截止2018年7月份為止的,平臺上的活躍買家在2年內增加了33%,支付買家和訂單總規模均實現了2倍以上的增長。

今年的雲棲大會上,馬雲曾指出世界貿易領域即將迎來席捲性的威脅和機遇並存的局面,凡是不能適應這個發展趨勢的平臺和企業都會被淘汰出局。而阿里巴巴的B2B平臺,卻在不斷的變革與進化中迎來更廣闊的天地,為中小企業帶來更好的貿易機會。(轉載自何璽的博客,如有侵權請立即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