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 王獻之《新婦地黃湯帖》解析

東晉 王獻之《新婦地黃湯帖》解析

東晉 王獻之 新婦地黃湯帖

年代:東晉

名稱:新婦地黃湯帖

材質:紙 摹本

尺寸:縱25.3釐米 橫24.0釐米

藏地:日本東京臺東區書道博物館藏。

釋文:

獻之白:思戀,觸事彌至。獻之既欲過餘杭,州將若比還京,必視之。來月十左右,便當發。奉見無復日,比告何喻?願復盡珍重理。獻之白。

東晉 王獻之《新婦地黃湯帖》解析

東晉 王獻之《新婦地黃湯帖》解析

東晉 王獻之《新婦地黃湯帖》解析

東晉 王獻之《新婦地黃湯帖》解析

東晉 王獻之《新婦地黃湯帖》解析

東晉 王獻之《新婦地黃湯帖》解析

東晉 王獻之《新婦地黃湯帖》解析

東晉 王獻之《新婦地黃湯帖》解析

簡介:

「地黃湯」是一種中藥名,這是一篇談及此葯的尺牘,與王獻之《鴨頭丸帖》同。王獻之真跡未能傳承至今,作為模本墨跡有數種傳世,其中之一即此唐摹本《地黃湯帖》。全篇書風柔韌兼備,沉著軒昂,一氣呵成。原珍藏於宋內府,高宗趙構題籤。為《淳化閣帖》卷第十所收。經賈似道,明代文徵明、王寵、文彭,清代孫承澤、吳榮光、羅振玉遞藏後,於明治四十四年(1911)十二月三日,通過文求堂歸中村不折(1866—1943)所有。卷末有文彭、常生、成親王、英和等六家觀記題跋。吳榮光獲此帖時,模刻於所輯集帖《筠清館帖》。2006年春見於上海博物館《中日書法珍品展》。

東晉 王獻之《新婦地黃湯帖》解析

東晉 王獻之《新婦地黃湯帖》解析

王獻之一生的書法藝術並不守舊,且與父不同,字身喜帶長形。王獻之家學淵源,學習勤奮。其詩文書法,為東晉後起之秀。他筆下的草書,下筆熟練、潤秀、飛舞風流,不亞於父親王羲之,父子合稱二王。王獻之自小跟隨父親練習書法,胸有大志,後期兼取張芝,別為一體。他以行書和草書聞名,但是楷書和隸書亦有深厚功底。由於唐太宗並不十分欣賞其作品,使得他的作品未像其父作品那樣有大量留存。傳世名作《洛神賦十三行》又稱"玉版十三行"。前人評論王獻之的書法為"丹穴凰舞,清泉龍躍。精密淵巧,出於神智"。他的用筆,從"內拓"轉為"外拓"。他的草書,更是為人稱道。俞焯曾說:"草書自漢張芝而下,妙人神品者,官奴一人而已。"他的傳世草書墨寶有《鴨頭丸帖》、《中秋帖》等,皆為唐摹本,他的《鴨頭丸帖》,行草,共十五字,絹本。清代吳其貞在《書畫記》裡對此帖推崇備至,認為:"(此帖)書法雅正,雄秀驚人,得天然妙趣,為無上神品也。"他的《中秋帖》行草,共二十二字,神采如新,片羽吉光,世所罕見。清朝乾隆皇帝將它收入《三希帖》,視為"國寶"。王獻之學書和他的父親一樣,不侷限於學一門一體,而是窮通各家。所以能在"兼眾家之長,集諸體之美"的基礎上,創造出自己獨特的風格。終於取得了與王羲之並列的藝術地位。書跡有宋米芾臨的《中秋帖》等。王獻之是魏晉書家群體中的一位鉅子。父親王羲之的悉心的傳授和指導,使他奠定了堅實的筆法基礎。由於他是魏晉名家中晚出的一位,客觀上為他提供了博採眾家之長、兼善諸體之美的機遇,贏得了與王羲之並列的藝術地位和聲望。謝安曾問他:"你的書法與令尊大人相比,怎樣?"王獻之道:"當然不同,各有所長。"謝安道:"旁人評價不是這樣。"王獻之道:"旁人哪裡知道?"他還創造了"一筆書",變其父上下不相連之草為相連之草,往往一筆連貫數字,由於其書法豪邁氣勢宏偉,故為世人所重。

東晉 王獻之《新婦地黃湯帖》解析

王獻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