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三十六小洞天,東晉《道跡經》雲:“五嶽及名山皆有洞室”

太上曰:其次三十六小洞天。在諸名山之中,亦上仙所統治之處也。

第一霍桐山洞:週迴三千里,名霍林洞天,在寧德長溪縣,屬仙人王緯玄治之;

道家三十六小洞天,東晉《道跡經》雲:“五嶽及名山皆有洞室”

第二東嶽泰山洞:週迴一千里,名曰蓬玄洞天,在兗州幹封縣,屬山圖公子治之;

道家三十六小洞天,東晉《道跡經》雲:“五嶽及名山皆有洞室”

第三南嶽衡山洞:週迴七百里,名曰朱陵洞天,在衡州衡山縣,仙人石長生治之;

道家三十六小洞天,東晉《道跡經》雲:“五嶽及名山皆有洞室”

第四西嶽華山洞:週迴三百里,名曰仙洞天,在華州華陰縣,真人惠車子主之;

道家三十六小洞天,東晉《道跡經》雲:“五嶽及名山皆有洞室”

第五北嶽常山洞(今恆山):週迴三千里,名曰玄天,在恆州常山曲陽縣,真人鄭子真治之;

道家三十六小洞天,東晉《道跡經》雲:“五嶽及名山皆有洞室”

第六中嶽嵩山洞:週迴三千里,名曰司馬洞天,在東都登封縣,仙人鄧雲山治之;

道家三十六小洞天,東晉《道跡經》雲:“五嶽及名山皆有洞室”

第七峨嵋山洞(今峨眉山),週迴三百里,名曰虛陵洞天,在嘉州峨嵋縣(今峨眉山市),真人唐覽治之;

道家三十六小洞天,東晉《道跡經》雲:“五嶽及名山皆有洞室”

第八廬山洞,週迴一百八十里,名曰洞靈真天,在江州德安縣,真人周正時治之;

道家三十六小洞天,東晉《道跡經》雲:“五嶽及名山皆有洞室”

第九四明山洞,週迴一百八十里,名曰丹山赤水天,在越州上虞縣,真人刁道林治之;

道家三十六小洞天,東晉《道跡經》雲:“五嶽及名山皆有洞室”

第十會稽山洞,週迴三百五十里,名曰極玄大亢天,在越州山陰縣鏡湖中,仙人郭華治之;

道家三十六小洞天,東晉《道跡經》雲:“五嶽及名山皆有洞室”

第十一太白山洞,週迴五百里,名曰玄德洞天,在京兆府長安縣連終南山,仙人張季連治之;

道家三十六小洞天,東晉《道跡經》雲:“五嶽及名山皆有洞室”

第十二西山洞,週迴三百里,名曰天柱寶極玄天,在洪州南昌縣,真人唐公成治之;

道家三十六小洞天,東晉《道跡經》雲:“五嶽及名山皆有洞室”

第十三小溈山洞,週迴三百里,名曰好生玄上天,在潭州澧陵(今醴陵)縣,仙人花丘林治之;

道家三十六小洞天,東晉《道跡經》雲:“五嶽及名山皆有洞室”

第十四潛山洞,週迴八十里,名曰天柱司玄天,在舒州懷寧縣,仙人稷丘子治之;

道家三十六小洞天,東晉《道跡經》雲:“五嶽及名山皆有洞室”

第十五鬼谷山洞,週迴七十里,名曰貴玄司真天,在信州貴溪縣,真人崔文子治之;

道家三十六小洞天,東晉《道跡經》雲:“五嶽及名山皆有洞室”

第十六武夷山洞,週迴一百二十里,名曰真升化玄天,在建州建陽縣,真人劉少公治之;

道家三十六小洞天,東晉《道跡經》雲:“五嶽及名山皆有洞室”

第十七笥山洞,週迴一百二十里,名曰太玄法樂天,在吉州永新縣,真人梁伯鸞主之;

道家三十六小洞天,東晉《道跡經》雲:“五嶽及名山皆有洞室”

第十八華蓋山洞,週迴四十里,名曰容成大玉天,在溫州永嘉縣,仙人平公修治之;

道家三十六小洞天,東晉《道跡經》雲:“五嶽及名山皆有洞室”

第十九蓋竹山洞,週迴八十里,名曰長耀寶光天,在臺州臨海市南,屬仙人商丘子治之;

道家三十六小洞天,東晉《道跡經》雲:“五嶽及名山皆有洞室”

第二十都嶠山洞,週迴一百八十里,名曰寶玄洞天,在容州普寧縣(今廣西容縣),仙人劉根治之;

道家三十六小洞天,東晉《道跡經》雲:“五嶽及名山皆有洞室”

第二十一白石山洞,週迴七十里,名曰秀樂長真天,在鬱林州南海之南也,又云和州含山縣,是白真人治之;

道家三十六小洞天,東晉《道跡經》雲:“五嶽及名山皆有洞室”

第二十二岣漏山洞,週迴四十里,名曰玉闕寶圭天,在亢州北流縣,屬仙人錢真人治之;

道家三十六小洞天,東晉《道跡經》雲:“五嶽及名山皆有洞室”

第二十三九疑山(今九嶷山)洞,週迴三千里,名曰朝真太虛天,在道州延唐縣,仙人嚴真青治之;

道家三十六小洞天,東晉《道跡經》雲:“五嶽及名山皆有洞室”

第二十四洞陽山洞,週迴一百五十里,名曰洞陽隱觀天,在潭州長沙縣,劉真人治之;

道家三十六小洞天,東晉《道跡經》雲:“五嶽及名山皆有洞室”

第二十五幕阜山洞幕阜山洞 ,週迴一百八十里,名曰玄真太元天,在鄂州唐年縣(今湖南平江縣南江鎮),屬陳真治之;

道家三十六小洞天,東晉《道跡經》雲:“五嶽及名山皆有洞室”

第二十六大酉山洞,週迴一百里,名曰大酉華妙天,去辰州七十里,尹真人治之;

道家三十六小洞天,東晉《道跡經》雲:“五嶽及名山皆有洞室”

第二十七金庭山洞,週迴三百里,名曰金庭崇妙天,在越州剡縣,屬趙仙伯治之;

道家三十六小洞天,東晉《道跡經》雲:“五嶽及名山皆有洞室”

第二十八麻姑山洞,週迴一百五十里,名曰丹霞天,在撫州南城縣,屬王真人治之;

道家三十六小洞天,東晉《道跡經》雲:“五嶽及名山皆有洞室”

第二十九仙都山洞,週迴三百里,名曰仙都祈仙天,在處州縉雲縣,屬趙真人治之;

道家三十六小洞天,東晉《道跡經》雲:“五嶽及名山皆有洞室”

第三十青田山洞,週迴四十五里,名曰青田大鶴天,在處州青田縣,屬傅真人治之;

道家三十六小洞天,東晉《道跡經》雲:“五嶽及名山皆有洞室”

第三十一鐘山洞,週迴一百里,名曰朱日太生天,在潤州上元縣,屬龔真人治之;

道家三十六小洞天,東晉《道跡經》雲:“五嶽及名山皆有洞室”

第三十二良常山洞,週迴三十里,名曰良常放命洞天,在潤州句容縣,屬李治之;

道家三十六小洞天,東晉《道跡經》雲:“五嶽及名山皆有洞室”

第三十三紫蓋山洞,週迴八十里,名曰紫玄洞照天,在荊州常陽縣(今長陽縣),屬公羽真人治之;

道家三十六小洞天,東晉《道跡經》雲:“五嶽及名山皆有洞室”

第三十四天目山洞,週迴一百里,名曰天蓋滌玄天,在杭州餘杭縣,屬姜真人治之;

道家三十六小洞天,東晉《道跡經》雲:“五嶽及名山皆有洞室”

第三十五桃源山洞,週迴七十里,名曰白馬玄光天,在朗州武陵縣,屬謝真人治之;

道家三十六小洞天,東晉《道跡經》雲:“五嶽及名山皆有洞室”

第三十六金華山洞,週迴五十里,名曰金華洞元天,在婺州金華縣,屬戴真人治之。

道家三十六小洞天,東晉《道跡經》雲:“五嶽及名山皆有洞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