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当皇帝,八国联军绝对打不进北京,十二兽首更不会流失海外

众所周知,历史上到了清朝末期国力衰败,外敌入侵,可以说一片衰败之景。当然一个国家国力的兴盛与否与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有直接的关系,遇到明君,就是繁荣昌盛,遇到昏君,则是祸国殃民。

如果他当皇帝,八国联军绝对打不进北京,十二兽首更不会流失海外

恭亲王奕忻是清朝道光皇帝的第六个儿子,从小就天资聪颖,果断多谋,对国家治理之事也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颇受道光皇帝的喜爱,自然就成为了立嗣的候选人之一,这也使道光皇帝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破费脑筋,难以抉择。直到在一次召见中,虽然六子对国事朝政的独到见解让道光皇帝眼前一亮,但最终还是抵不过四子的花言巧语,一片孝心,就立四子为嗣。可他怎会想到正是在他这一念之间把清朝推向了灭亡。

如果他当皇帝,八国联军绝对打不进北京,十二兽首更不会流失海外

咸丰继位后,就面临民族矛盾加剧、国内阶级矛盾不断激化,广大人民饥寒交迫、苦不堪言,进而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声势浩大,由洪秀全率领的太平军很快就席卷了半个中国,一度控制了南方的半壁江山,林凤祥、李开芳的北伐军甚至打到了京城附近,当时英法联军也开始进攻北京,吓得咸丰带领满清权贵逃到关外。这时候奕忻的睿智就体现出来了,他临危受命,担任议和大臣。九月十五日,十六两日,奕訢分别与英使、法使签订《中英北京条约》与《中法北京条约》,挽救了清王朝的命运。同时他主持议和、以及进行大量的善后事宜,赢得了西方对他的好感,也为他以后外交活动创造了条件。

如果他当皇帝,八国联军绝对打不进北京,十二兽首更不会流失海外

其实奕忻也是当时洋务运动的发起人之一,为了求强求富,增强镇压太平天国和抵御外侮的能力,奕訢支持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大搞洋务运动,以兴办军事工业为重点,也兴办民办工业,中国的近代工业也从此起步。为了洋务事业,兴办新式学校,派出留学生,更是促进了近代教育事业发展。

如果他当皇帝,八国联军绝对打不进北京,十二兽首更不会流失海外

但是奕訢办洋务,引得清廷中倭仁等顽固派的不满;也因为权利受限无法满足列强的需求,列强也开始对他不满;此时奕忻地位的升高也引起了慈禧太后的不安,于是慈禧太后就开始利用一切机会对他进行打击,从盟友变为了政敌。

如果他当皇帝,八国联军绝对打不进北京,十二兽首更不会流失海外

假如道光皇帝不被咸丰的花言巧语和仁孝所迷惑,不把帝位传给他,而是传给恭亲王奕忻,或许清朝就不会那么早走向灭亡而是另外一番景象了,清朝也不会走向衰亡,锅里强盛的话,怎么能有八国联军侵华事件呢,十二兽首更不会流失海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