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严监管,是区块链的“寒冬”还是“涅槃”?

2018年8月24日银保监会、中央网信办、公安部、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文《关于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

文中涉及到不法分子依托互联网、聊天工具进行交易,利用网上支付工具收支资金;通过境外服务器搭建网站;项目代投;蹭热点概念,利用名人大V“站台”宣传;巧立名目如ICO、IFO、IEO、IMO;利用高收益蛊惑投资者等。

2018最严监管,是区块链的“寒冬”还是“涅槃”?

回顾2017年9月4日《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这次的发文机构新增了“公安部”,暴力机构的介入为本次的监管行动贴上了法律的标签。随着官方态度的明确,国内互联网巨头BAT旋即响应号召,一众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百度论坛等信息集散地被封“腾讯官方回应:涉嫌发布ICO等炒币信息”,另有百度内部人士表示“目前公司加大了对数字货币这方面的监管,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相关贴吧暂不开放。” 腾讯、阿里巴巴两大互联网巨头则掐断数字货币的场外支付渠道。

这次由五部委联合牵头,国内互联网巨头积极配合的行动,堪称国内2018年度区块链行业最严监管。一时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唱衰“区块链”者不在少数。

区块链与数字货币

这里先给大家普及一下区块链与数字货币的关系。

2018最严监管,是区块链的“寒冬”还是“涅槃”?

区块链是一项计算机技术,由于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溯源等特质,被业内视作“信息技术的第三次革命”,国家也将提前布局区块链技术写入“十三五规划”中。数字货币,脱胎于比特币。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就是区块链,而区块链系统能够自我、永续运行的方式就是比特币的生产与交易。

所以,就二者关系而言,区块链是数字货币的技术保障,数字货币是区块链良好运行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非法集资猖獗

咱们再回头看看,这次的监管对象是谁?数字货币中的非法集资行为,所以那些唱衰区块链行业的人可以歇歇了。那么在一年之后,缘何对数字货币进行了新一轮更加严厉的监管?

数字货币的“造富”能力有目共睹,在利益驱使之下,心怀鬼胎者乱入,“空气币”、“传销币”、“归零币”、项目方“跑路”不时见诸报端。更有网友整理2018年上半年《“空气币”、“传销币”、“归零币”黑名单》、跑路项目合辑等。

2018最严监管,是区块链的“寒冬”还是“涅槃”?

​如果说这些项目的结果判定为诈骗的话,那么他们的融资途径则充满了“传销”的味道。通常这类项目多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拉人头”、做虚假夸张宣传、线下聚会、邀请行业大V站台等形式,进行私募敛财。而早在2017年9月4日,我国就已经认定,私募违法。所以,无论从项目的融资途径还是最终结果,全部处于法律的禁地,对其进行严厉打击也属情理之中。

区块链的春天终将到来

这次全方位对数字货币非法融资行为的打击,堪称2018年最严监管。从长远角度来看,这对区块链整个行业的发展时利好消息。在我国北方流行一句俗语“瑞雪兆丰年”,因为,大雪不仅能够起到灌溉的作用,另一个好处就是,绝大多数的害虫都会被冻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