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支撐著大國崛起?聆聽4個中國軍人的故事

誰照耀著幸福年代

誰支撐著大國崛起

誰是最可愛的人

歡度國慶之際

有這樣一群人

谁支撑着大国崛起?聆听4个中国军人的故事

他們征戰三千里拒敵於國門外

他們縱馬雪域鑄成鋼鐵邊防線

他們萬里維和贏得一致讚譽

他們守護萬家燈火、人間祥和

他們有個共同的身份——

中國軍人

他們一直守護和平

為祖國和人民站崗

哪有無緣無故的國泰民安

只因有人在默默守護……

國慶日,

“北京西路瞭望”(微信號:xhrbbjxllw)

多方採訪老中青三代四位軍人

聽他們講述與國家、國慶、國旗、國防的

不解之緣和背後令人動容的故事

谁支撑着大国崛起?聆听4个中国军人的故事

揚州“升旗老人”:

每天親手升起一面五星紅旗

“每一次看到國旗升起,

我在心裡默默地為祖國母親祝福。

當每一個居民走到廣場上,

看到五星紅旗高高揚起,

我覺得非常自豪。”

國旗徐徐升起

83歲的王文華久久凝望

谁支撑着大国崛起?聆听4个中国军人的故事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10月1日上午8時

揚州市邗江區雙橋街道

文苑社區中心廣場上

雄壯的國歌聲響起

鮮豔的五星紅旗在王文華

和邊檢戰士手中冉冉升起

100多名街道幹部群眾高唱國歌

此時此刻

王文華挺直胸膛,熱淚盈眶

他胸前的抗美援朝軍功章

在紅旗映照下

越發閃亮

谁支撑着大国崛起?聆听4个中国军人的故事
谁支撑着大国崛起?聆听4个中国军人的故事谁支撑着大国崛起?聆听4个中国军人的故事
谁支撑着大国崛起?聆听4个中国军人的故事

這是一名退伍老兵10年的堅守

2009年3月,為迎接新中國成立60週年

王文華呼籲小區修建國旗臺、升掛國旗

他帶頭捐款600元,居民紛紛響應

這裡建起了揚城首個社區國旗臺

十年來,每天早上

王文華準時在這裡升國旗

日暮時分,老人莊嚴地降下國旗

不記得換了多少面國旗了

只要發現國旗褪色

就會換上一面新的

老人說,他唯一的希望就是

通過每一天的升旗

激發大家愛黨愛國之情

谁支撑着大国崛起?聆听4个中国军人的故事

一起升國旗,齊聲唱國歌

揚州全城迅速掀起一股“紅色旋風”

20多個社區建起國旗臺

每逢重大節慶

鮮豔的五星紅旗徐徐升起

人們肅然站立,祝福祖國

文明種子播撒到每個角落

谁支撑着大国崛起?聆听4个中国军人的故事

記者問:你為什麼堅持十年,從不鬆懈

他說,作為一名公民

必須時刻愛祖國、愛國旗

今年是建國69週年

我會一直堅持下去

直到自己升不動旗為止

我要用行動影響更多的人

祝願偉大的祖國母親繁榮富強

【國慶感言】我經歷過戰火紛飛歲月,也經歷了貧窮飢餓的年代,一步一步走來,我見證了新中國建立的艱苦歷程,更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被炮火炸得滿目瘡痍的大地可以恢復,倒塌的建築也可以重建,曾經的傷痛不能遺忘,愛國主義教育不能“斷檔”,這也是我當年捐獻小區國旗臺的初衷。每年的升旗儀式,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我感到非常的欣慰,生命會逝去,愛國的精神必須傳承。

從國慶閱兵場到深海大洋:

為祖國敢打必勝

1999年“十一”,北京,天安門廣場

伴軍樂團鼓點,聽指揮員口令

張小忠和戰友轉踢正步,整齊劃一

這一天是張小忠一生中

最光榮、最自豪、最難忘的國慶節

谁支撑着大国崛起?聆听4个中国军人的故事

21歲的他在海軍軍官方隊中

昂首接受祖國和人民檢閱

那一年閱兵

中國軍人的精氣神令人動容

不過受閱裝備離世界先進水平有點遠

知恥而後勇

科研人員在努力,海軍也在努力

2012年,張小忠和戰友赴滬接新艦

第三代濟南艦及其姊妹艦

讓中國海軍首次接近世界主流水平

經歷低潮,才知機會來臨的可貴

以90分為及格

張小忠們迅速掌握操艦技巧

谁支撑着大国崛起?聆听4个中国军人的故事

(當地時間2015年5月26日,亞丁灣西部海域,中國海軍第二十批護航編隊進行補給訓練。中新社 代宗鋒攝)

甫一入列,濟南艦就遠赴亞丁灣護航

護航結束,立即開始全球訪問

“我們確實還沒準備好,

但仗不會因為你沒有準備好就不打。”

行進在深海大洋

有時狂風巨浪,有時大雨傾盆

天地間彷彿只剩下三艘戰艦

“說走就走”

入列僅一年,濟南艦航程十萬裡

張小忠“以賽代練”獲得獨操合格證書

多國海軍也一致以“專業”評價我海軍

這是海軍對同行最高的讚譽

谁支撑着大国崛起?聆听4个中国军人的故事

(當地時間2015年10月1日晚,中國海軍152艦艇編隊官兵們與中國駐瑞典使館、中資機構和留學生同胞相聚在濟南艦飛行甲板,共同舉辦“中國夢•水兵情”慶祝國慶聯歡晚會。視覺中國)

那一年國慶到訪瑞典

華僑華人揮舞五星紅旗迎接

對海外遊子來說

祖國的強大是底氣的來源

對張小忠來說亦如此

到訪二十多國

中外全方位對比,

愈感“離家越遠,越愛國”

時鐘撥到2018年

焊花飛濺中

大量先進戰艦走下船臺

濟南艦已不復先進

“每一代裝備都有她的歷史使命。濟南艦雖迅速落後,但後續戰艦站在前面的肩膀上才設計出來。”

每一代人也有自己的歷史使命

參加世紀大閱兵,熱血澎湃

而真正讓張小忠感到軍人肩頭的家國重擔

是2012年

那一年,釣魚島海域波譎雲詭

張小忠所在部隊嚴陣以待維護國家領土主權

舉國歡慶日,軍人戰備時

這些年來,張小忠每逢國慶即戰備執勤

今年國慶,已是南通市通州區人武部部長,

張小忠終於有空陪伴家人

但這不意味著放下肩頭責任

剛送走當年入伍的新戰友

他油然想起了21年前的自己

“下面,就看他們的了”

【國慶寄語】今年四十整,我是改革開放同齡人。我們國家的發展一日千里,我們海軍也用幾十年走完了西方國家海軍一兩百年才走完的路程。雖然和發達國家還有差距,但我們的“加速度”更高,我對海軍非常有信心,對國家非常有信心。

新中國成立時,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完成了他們的使命:讓五星紅旗高高飄揚;我們,也已經為國家的安寧和軍隊的發展壯大盡了綿薄之力,還將繼續為國奮鬥;下面,接力棒交下去,為國家營造更好發展環境,就看新一代中國軍人的了。

守衛邊疆七年如一日:

“我站的地方,就是中國”

“你經過我身旁,

像鹿穿過花崗,

風吹開一枝扶桑。”

為這段話做背景的

是覆蓋著皚皚白雪的雪山

一張他親手拍下的照片

谁支撑着大国崛起?聆听4个中国军人的故事

海拔4500米的西藏亞東縣

是中國、不丹和印度三國交界處

這裡滿目荒巖

只有在七、八月份的時候

油菜花和牧民種的青稞

才為這高寒地帶

添得一點綠意

這個來自江蘇鹽城的小夥

駐守邊疆國門已是第七年

來這之前,他是兒子、是丈夫

來這之後,他只有一個身份——

武警西藏邊防總隊日喀則支隊

堆納邊防派出所副營職副教導員

1000多平方公里的轄區

27公里的邊境線

2000多個日夜

每天重複著巡邏和反偷渡工作

早已成為他生命的一部分

谁支撑着大国崛起?聆听4个中国军人的故事

(張良工作中檢查入境的不丹人。)

雪域的夜,最叫他成長

2015年9月的一天晚上

張良和戰友們接到緊急任務

一名來自不丹的偷渡者伺機入境

天色已晚,為避免引起對方警覺

張良和幾個戰友徒步30公里

凌晨到達海拔近5000米的山上蹲點

夜裡下雨,戰士們以自帶的睡袋保暖

白天巡邏,他們日復一日以泡麵充飢

半個月後,終於將偷渡者攔截

雪域的夜,最叫他迷惘

每當雪山披上夜色

張良的心頭便升起思念

七年來,多少個團圓時光的殘缺

多少個重要時刻的缺席

母親動手術不能在她身邊陪伴

家人難免有怨言

“為國守門是我的職責,

我從不後悔。”

谁支撑着大国崛起?聆听4个中国军人的故事

雪域的夜,也最叫他堅強

父親年輕時未完成的當兵夢

讓張良感覺放在肩上的責任更加沉甸甸

每逢佳節倍思親,

如今他也早已習慣身披雨雪風霜

仰望著高懸在邊關的那一輪明月

這是張良第五個國慶沒和家人團聚了

朋友圈滿是親朋出遊

和聚會的熱鬧喧囂

而張良和戰友們面對的

則是更重的責任

“越是遇到節假日,

我們越要守好國門!”

谁支撑着大国崛起?聆听4个中国军人的故事

(國慶前夕,妹妹去駐地看望張良。)

雪山下又升起五星紅旗

年輕的小夥挺起胸膛

27公里、終年不化的雪山邊境線

已經深深烙上了他巡邏的腳印

憑著一顆火熱的心

在祖國邊關灑下辛勤的汗水

在世界屋脊留下堅實的腳印

圓滿完成一次次的巡邏任務

他說:

“我站的地方,就是中國!”

【國慶感言】我待的地方叫堆納。在我不熟悉的它的時候,它竟是那般的荒涼,六月飛雪,黃沙漫天;當我熟悉它的時候,它就變成了我可愛的故鄉。27公里、終年不化的雪山邊境線已經深深烙上了我們巡邏的腳印。憑著一顆火熱的心,在祖國邊關灑下辛勤的汗水,在世界屋脊留下堅實的腳印,圓滿完成一次次的巡邏任務。我站的地方,就是中國。

遠赴萬里維和:

難忘非洲小男孩的敬禮

“媽,如果打仗,我上不上戰場?”

“總得有人要上吧,祖國需要你……”

今年國慶,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校園

回想起3年前同一天,學員劉恩豪記憶猶新

那年,選拔赴蘇丹維和人員

不捨中,母親同意了

谁支撑着大国崛起?聆听4个中国军人的故事

報名,訓練,考核……

這一年國慶,劉恩豪沒有休息

層層選拔,嚴格考核

中國第12批赴蘇丹達爾富爾維和工兵

劉恩豪終於入選

生於1992年的他戴上藍盔

聯合國會徽、中國國旗

兩枚臂章是壓在年輕人肩頭的責任

從亞洲到非洲,從中國到蘇丹

從焦作到達爾富爾,近9000公里

暴力衝突頻發

這裡與和平的祖國不同,

常枕槍聲入眠

非洲大地壯美,卻危險四伏

2016年6月,執行任務途中

路遇大批武裝人員攔截

外軍建議棄車撤離

但中國軍人永不言棄

子彈上膛,劉恩豪和戰友握緊槍

未曾經歷戰火,緊張難免

臂上是國旗,劉恩豪槍握得更緊

緊張對峙兩個多小時,

終於有驚無險返回。

谁支撑着大国崛起?聆听4个中国军人的故事

疾病、高溫、毒蛇毒蟲……

白天還有說有笑的異國朋友

時有因此夜晚離世

高溫下施工,突遇冷卻水箱開鍋

雙手燙傷,他冰敷後堅持工作

中國軍人、中國速度

用時僅一半,工程高質量完成

2016年國慶,清晨

營門前飄揚五星紅旗

一個非洲小男孩對劉恩豪敬禮

用漢語喊:“中國!”

一批批前輩中國人用汗水甚至生命

換來的信任和光榮

讓劉恩豪和小男孩因同一面旗心靈相通

谁支撑着大国崛起?聆听4个中国军人的故事

國慶夜非洲朋友應邀前來

看中國電影和“G20峰會”報道

一位黑人朋友感嘆

“China is the eastern paradise!”

(中國是東方的天堂!)

外國軍人的認可

這是劉恩豪和戰友們給祖國的生日禮物

【國慶感言】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使命。歷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我們手裡,必須要有勇氣、有膽識、有擔當。當兵就要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就要給國家爭榮譽。

軍校的時光不像維和時那樣驚險,當年小男孩的敬禮和非洲朋友的大拇指總是能給我力量,他們總能讓我想起那年國慶節,想起那段不平凡的歲月。

★ THE END ★

撰稿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林元沁 陳月飛 倪方方

通訊員 姚斌 白蘭鑫 雲利孝

谁支撑着大国崛起?聆听4个中国军人的故事

新華日報社全媒體經濟新聞部出品

歡迎加入我們的“369夥伴群”,

投資、理財、點題、發問……

qq群號209575056

歡迎轉發 轉發請註明出處和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