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学区房会成为最危险的资产,这是为什么?

奇葩史说


说学区房是最危险的资产,这个得分地区来看。

先来看看什么是学区房。学区房一般是指房产所在地对口学区内重点小学初中,按照目前“就近入学”的原则,房产所有人子女可直接报名入学对口的重点小学初中,这样的房产被称为“学区房”。

学区房的出现,是人们对子女教育越来越重视的背景下出现的,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上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就近入学”的原则,学校只招收所在地周围划定学区内的学生,许多父母为此购买重点学校学区内的房产,以获取入学资格。于是重点学校学区内的房产便被人们冠以“学区房”的称谓。

由于“学区房”的附加功能,导致学区房比周边房产的价格往往高出一倍多。如果“就近入学”的原则维持不变,“学区房”是当然的优质资产,价格虽高,但是能入最好的学校,将来出售也同样能卖出高价。

但问题和危险恰恰出现在“就近入学”这个原则上。

考虑到“学区房”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教育部也在考虑实施“多校划片,电脑派位”的方案,并且在部分城市已经在试点。这个方案的核心就是扩大学区范围,同一个学区内有重点学校也有非重点学校,学区内的房产所有者子女进入哪所学校就读由电脑随机派位。也就是说,就算购买的是重点小学初中隔壁的房产,也不一定能够进入重点小学初中。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避免重点小学初中成为富人的专属学校,同时也有利于给“学区房”降温。

从目前趋势来看,“多校划片”将是一个大趋势。

如果这个方案试点效果良好,势必会进行推广。这样,那些花高价购买“学区房”的业主将面临资产严重缩水的尴尬局面。

但是,在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由于人口是持续流入的,供求关系决定了房价从长期来看还是会涨,即使高价购买了“学区房”,由于政策变化,房产暂时缩水,只要不是着急出售,长期持有的话,周边房价会逐渐上涨到当时购买“学区房”时的价格。这种情况下,“学区房”也不能说是最危险的资产。

对于二三线城市来说,由于总体上人口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是流出的,房产的供应也比较充足,库存较多,房价在将来大概率是不再上涨甚至是下跌的。高价购买的“学区房”在面对政策变化后,房产价值将大幅缩水,这种情况下,“学区房”就成为了真正的最危险的资产。

所以,对于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以及省会成的业主来说,“学区房”不会成为最危险的资产,为了孩子的教育,只要经济许可,放心的购买吧。但对于二三线城市的业主,可就要慎重考虑了。


杂七在八


随着人们的钱包越来越鼓,房地产也开始变得越来越火爆。同时在人们对于孩子教育越来越重视的今天,学区房就成为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的投资对象。给孩子一个好的学校,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孩子今后的升学和发展有着指导性的影响。



不过,对于学区房而言由于其价值直接与学校挂钩,所以也是一种最危险的房产!

那么对于学区房的危险到底是来自何方的呢?

对于学区房存在的危险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

第一、学区房于学校挂钩

毫无疑问,房产的价值主要是附加值的体现,地段、学区、交通、环境、服务这些都是可以提高房屋价值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对于学区房而言一个好的学校就是房屋增值的根本原因/

不过我们也可以发现,对于学校而言一般都是50年的教育地产,如果不是规划发展的需要是不会搬迁的。就算搬迁也要在原地附近重建的。所以说,学校在一个片区的稳定性是有保障的。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如果该学校由于规划原因要调整或者搬迁的话那就惨了。房屋增值的根本因素被打破,学区房的噱头也就没有了降价就是自然的了。

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学区房单位划分有浮动性,如果将学区房浮动出学区房的片区那也会让学区房的价值大减。

所以说,学区房于学校相挂钩的因素使得学区房本身就存在隐患。

第二、学区房于户口挂钩

这个问题的表现主要是由于现在局部地区出台的“租购同权”导致的。

由于以前的学区房认定是必须要有房子和户籍才可以上学。但是现在“租购同权”的背景之下只要租房子就可以落户,只要租房子就可以享受就近入学。所以说,这项政策也使得购买学区房的人减少。从而导致学区房有价无市。

不过,“租购同权”的出台也可以促进学区房周边的租金上涨。但是对于房产的价值来说就没有太大的帮助了。


所以说,在学区房的价值全靠学校和户籍政策保证的情况下,一旦发生变故学区房的价值就会一落千丈。


房产老J


首席投资官评论员门宁:

学区房一直是中国最坚挺的资产,没有之一。北京的学区房,一次次用高成交价冲击着人们的眼球。

2016年时,北京市西城区大耳胡同29号院一条宽1.5米长约7米的过道,仅供院内其他住户进出,不能住人,但在某购房网站上标价150万。一条过道为什么能卖到单价15万?原因是这条“学区过道”对口的是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

2016年2月份,中国最大房产中介—链家的网站上刊登出一则房屋出售信息: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文华胡同一间二手房,属于北京实验二小的本部学区房,且临近地铁站。该房报价380万元,面积只有6平方米,单价为612904元/平米。

另外一个就是今年四月发生的,北京市西城区地下室卖出1050万元,买主竟称非常划算。

不得不说,贫困真是限制我了的想象力。买主一般认为,自己现在买完学区房,孩子将来可以上重点小学,等毕业以后再把房子卖掉,不仅不会亏钱,往往还会赚一笔,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买学区房真的没有风险吗?恐怕不是的。

1、学区房最大的风险就是学区调整,因为学区房最大的价值在于房子上附带了教育资源,一旦学区调整意味着教育资源不再存在,那么学区房变为普通商品房,价格自然会下降。

2、学区房的第二个风险是教育资源的调整,即使学区不变,如果教育资源被更多向其他小学倾斜,那么意味着削弱了学区中附带教育资源的价值, 学区房的价格同样会下降。

3、房地产价格本身具有波动性,如果房价出现下跌,学区房的价格同样也会下跌。

但是教育存在马太效应,优质的学校会吸纳更多的资源,教学实力会越来越强,优质小学的门票价格只会越来越高。另外现在的租房入学等制度,依然是把教育资源与房子捆绑,并没有改变现状。

并且目前我们的货币和财政政策转为宽松,房价继续下跌基本没有可能了。

所以我不认为学区房的风险会被触发,学区房仍然会是一项最坚挺的资产。


首席投资官


谁说学区房会成为最危险的资产的?那你说什么才是最安全的资产?

作为不动产,个人认为学区房是非常安全的投资,尤其是在一线和大中城市。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发展,大城市还是承载着主要的人口压力,孩子教育是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现实问题。

对子女教育的关注,必然产生对学校的选择。虽然国家在倡导教育均等化,但优质教育、重点学校在短时间之内很难改变,或者说,利益阶层也不会彻底改变现有的教育结构。

学区房是被地产绑架的特殊商品,学区房衍生了系列社会问题。但同就近入学这一简单考量教育均等化的标准来讲,学区房的功能还是无法替代的。

纵观世界各地,学区房也普遍存在于各个国家,学区房价格高于同等地段,也是正常现象。在中国,要想取消学区房,另外设置一套入学标准,是不太可能的。

当然,某些学区房确实存在一些投资风险。比如,重新划分学区、教师资源调整等。这就应了一句话: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如果是刚需,学区房还是早买早受益;如果是投资,那就响应国家号召,相信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如果有闲置学区房,现在出手也不失为好的时机。

反正,我是刚买了一套学区房。


入青0601


个人观点:学区房未必是最危险的资产,但是风险的确很大。

有一位国内的朋友怀孕后,她在朋友圈里告诉大家,已经买好了昂贵的学区房,是幼儿园、小学、初中三学区,准备给未来的宝宝铺好成长的道路。

大家在祝福的同时也为她有些担忧,其实,投资学区房的风险非常大。

1、 有关学区规划的政策会调整。

根据户籍和房产所在地进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本来是科学合理的措施,可是因为学校之间有着显著差异,导致名校的学区受追捧,薄弱校的学区被嫌弃,孩子所受到的教育差距很大,才有了学区房身价暴涨的现象。

国家公办教育的发展方向是教育资源均衡化,改革基础教育上的各种不公平现象。就拿学区的划分来说,很多地方是每年都有微调,有的地方进行了强弱校混合,多校区划片,租售同权,这种变化虽然不大,但却是发展的方向。

2、 国家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投入,缩小校际之间的差异。

为了促进教育资源的平衡,国家采取很多方式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投入以平衡各校间的师资力量与教学水平;有的地方采取了集团化办学,名校合并弱校等方式,逐步降低学校之间的教学水平差,也就是是说,今天你花高价买名校的学区房,等到孩子上学时,名校可能名变成普通学校。

3、学区房现象是不合理的存在。

在美国也有学区房,各学校的教育投入取决于当地居民交纳地产税的数额,有“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味道,经费很透明,所以没有什么争议。

但是,中国的教育是由政府出资,是全体市民的共同投入,不应该出现各地区之间不平等的现象。近些年,人们从很多地方已经看到了教育水平平衡发展的趋势。

“学区房”是房产开发商设下的诱饵,学区热的降温势在必行,从长期来看,一旦学区房的优势不再,房子的价格将会大幅回落,因此,投资学区房是有很大风险的。


远方老师在美国


题主说的这个问题应该辩证地看待。

1、当前的高房价,从长远来看都有下跌的风险。

对于中国当前的房价,对于许多的成年人来说,其实心中都有一个判断,前段时间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7-2018)》显示,截止2016年底中国居民住房抵押率升至50%,已接近美国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的水平。也有媒体指出,目前我们的房贷收入比增长非常快,中国在2015年底的居民房贷收入比已经高达0.46,已经超过日本的泡沫时期的水平,而且目前仍在飞速上升,如果房贷增速维持在25%到30%的增速,我们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房贷收入比会达到美国次贷危机时期的水平。同样,我们也可以看到,为了防止房地产风险,国家在控制房价上已经采取了许多的措施,虽然有些地方暂时还没有看到效果,但也有许多的城市已经出现房价的下跌,那么这种大的形势下,处于高位的房价,作为一种商品的房屋,从长远来看,自然有下跌的风险。

2、学区房因为特殊性,就算是在同一个市区,其均价也是远高于普通的住房。

因为中国人口多、地域广、学校资源不均衡的问题长期存在,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因此具有好的学校的入学条件的房屋,便成为了较普遍住宅更受欢迎的类型。学区房是被地产绑架的特殊商品,学区房衍生了系列社会问题。因为需求者众,而可提供的资源有限,受此影响,房价便高于普通住宅许多也仍是供不应求。虽然许多的家长并不愿意多掏钱来购面积、质量并不如同市区其他小区的房屋,但同就近入学这一简单考量教育均等化的标准来讲,学区房的功能还是无法替代的,只能逼着自己去想办法买学区房。

3、市场经济条件下,贵总有贵的理由。

对于许多人来说,总有一个自己的判断标准,便是从众心理,如果一个东西,购买的人多了,至少证明许多人看好这个事,那么虽然自己可能并不了解这个东西有什么好处,但大家都买了,那我如果有条件,当然也要买,因为大家都买了嘛。所以不管是当时自行车,后来的大哥大(手机),再到后来的小汽车,再到更大件的房屋,总是在有心人的推动之下,形成了一波又一波的以购买为荣、以拥有为荣的热潮,在这一波波热潮中,房屋虽然贵,虽然需要几代人共同努力才能付得起首付,需要拼上未来几十年的贷款才能买下来,但仍然不得不买,因为对于普通群众来说,从不同的渠道、不同的关系所了解到的信息,都是催促自己买房了,并且自己所看到的,近二十年来买房子都赚钱了,房子都涨价了,那么为什么不买?但任何的商品,在如此一直高涨不跌的情况下,总有价格涨到头的时候,至于什么时候房价不涨了,甚至下跌了,许多的人并没有自己的判断,也就不会去考虑了。

4、保持对房地产的准确预判,妥善处理为宜。

从题主所说的情况看,也许是拥有学区房资产,或者想购买学区房资产,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对于同一个问题的看待也不同。就像买股票一样,如果你拥有这个股票,那么不管大盘如何、当前的信息如何,你的内心总是会希望这个股票就是不一样,就是可以大涨的;如果你手中没有这个股票,想要买进这个股票,那么你就会希望有什么利空的消息,让这个股票可以跌一跌,更便宜些,这样自己就可以买得更多,到时候涨起来就赚得更多。但股价的涨跌不会受到散户的影响,或者说散户对股价的影响有限,散户要想赚钱,只能跟着“庄家”来操作,或者说看懂“庄家”的操作才能避免损失、赢取利润。因为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实行的是各城自主制定政策,虽然国家已经明确房住不炒,但实际执行过程中,受各种利益集团的影响,房价的走势目前还不明朗,所以有兴趣的网友可以自行了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自己的判断,然后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企业文化从心开始


回答这个问题,就用我自己身边的例子来说明吧。

实例

我身处南方二线城市,近年来房价稳定在1.6-3万之间。普通房价在1.6万,学校好的学区房在2万左右,如果是双学区房一般在2.4-2.6万。

我是09年上的大学,当时我们这边市一中算是数一数二的初中高中部。但是当我13年大学毕业回来才知道,市一中已经是中流的学校,而当年最差的中学则一跃成为首席初中高中部。

自然而然,当年最差的中学附近学区房水涨船高。

解释

从上面的实例我们完全可以看到,仅仅4年不到,一流的学校变成了中流水平,而垫底的学校反而成为了顶尖水平。

而下一个4年?8年?12年呢?谁知道哪个学校会一飞冲天呢。况且每个地区的师资力量完全是未知数。每年都会进行学校间的抽调,用以平衡各学校之间的师资力量,教学水平。而社会越往后发展,学校之间的教学水平差将会缩短,长期来看,学区房的优势不再,价格回落。

总结

学区房投资之所以危险就是因为完全是一时的,并不是长远之计。如果为了近期子女上学那是没办法,如果单纯是投资,那么需要时刻关注学校师资力量动态。


宏洋智慧


有一种优势叫“我家离学校很近”,有一种无奈叫“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一种硬通货叫“学区房”。

学区房可谓寸土寸金,一间如同鸽子笼一般大小的房子就好几十万,哪怕是上百万也不稀奇。房价高到爆,学区房就是其中的一根“导火索”。

近水楼台先得月,只要和重点小学、中学沾边的房子,其价格都可能水涨船高。尽管学区房如此昂贵,但却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区房就是一种另类的“绿色通道”,它的价值在于换来一个让孩子挤进名校的名额,除此之外,其他的价值都可以忽略不计。

故此,花上百万去买学区房,买来孩子一个上名校的名额后,随后哪怕五十万甩卖出去,也是一笔稳赚不陪的买卖。

那么问题来了:买学区房是不是一直稳赚不陪呢?非也!学区房也有可能成为最危险的资产,原因如下:

首先,每一套学区房差不多都要绑定买主六年时间。很多名校规定:只有住上六年的“土著”,孩子才有可能享受进名校的资格。很多时候,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谁都无法预料,而学区房却要锁定买主长达六年时间,这其中的变数,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万一自己用大半辈子买了学区房,而原来的这所名校如果迁走了或者换牌了,那该怎么办?

有人说,这种想法无异于杞人忧天。但是,我要说,这绝对不是杞人忧天,其他地区我不太清楚,但在我们地区,一些实验小学、实验中学迁址、换牌子的事情似乎并没有少干过。学区房无法移位,但学区每年都在调整,如果重点校变成了普通校,买了学区房的家长除了嚎啕大哭,还能怎么样?

其次,近年来,教育均衡化的动作越来越大:好的老师动态交流,名校优势正逐年削减。一旦多校区划片、强弱校取长补短的规定落到实处,比较弱势的小学与强悍的中学实现无缝对接,学区房的恶梦必将接踵而来。

第三,炒学区房毕竟是一种畸形、病态的产物,当这种病态被重视,被“对症下药”的时候,学区房的优势将可能荡然无存。

当然,在正常情况下,学区房仍然不会过时,优质的教育资源依然是普罗大众无福消受的奢侈品。

只要学区不迁不换不移,学区房的价格依然会如中老年人的血压那般居高不下,你说呢?


微雨润苗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e89738c0dcdcef3b743667f4d1606dd5\

嘴炮说事


我厦门一个本地朋友黄,家境其实很一般。最近把因为早些年拆迁补偿安置购买的三房卖了,去买了新华路一套破旧的两房,七十多平方,八百万!他相对比较新的居住环境不错的三房卖的钱还不够,加上部分银行贷款按揭才搞定这套破旧的两房。

可怜天下父母心,黄只有一个女儿,快小学入学,买了这套房子才有资格就读他喜欢的重点小学。昂贵的学区房,我觉得黄倾其所有置换的学区房,成为他很危险的资产。


第一,何为学区房。

通俗的说,学区房是最近几年房地产市场的衍生品。因为城市教育资源分配不公,造成一些重点中小学按照片区招生,电脑排位,就近入学。这些靠近重点学校的房子便成为学区房,买了房子就可以享受优质教育,导致此类房产价格爆涨。媒体报道,前段时间北京二环内文昌胡同一套破旧的学区房居然卖出每平方四十多万的天价!这种所谓的学区房,折射出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资源分配不均衡的弊端。


第二,买的学区房,因为政策和教育改革,未来价格暴跌的风险很大。

其实改革已经开始了,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很多城市副中心也建立,逐步完善起来。比如厦门,岛外的发展日新月异,机场规划岛外翔安,多条地铁让岛内外无缝链接,差异缩小,各种医疗和教育资源也配置更合理,岛外的医院学校等都加大了资金和技术的投入。

很多城市开始试点租售同权,包括教育入学。我估计不用几年,这种模式会推广开来。还有片区多校招生,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终究会打破教育的垄断,学区房享受优质教育的特权会逐渐降低。


高价购买的学区房,未来会因此暴跌,所以说学区房是最危险的资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