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降血壓,人家爲什麼比你好?

有的人說高血壓根本不用吃藥可以通過運動等方式降低血壓;有的人則剛好相反,說得了高血壓必須終身服藥,這兩者到底誰說的才是對的呢?

同樣是降血壓,人家為什麼比你好?

事實上,引起高血壓的原因真的有很多,比如說一些遺傳因素、生活方式改變等等。臨床上發現,父母有高血壓的或者是單親有高血壓的人其患高血壓的幾率比一般人要高很多;而生活方式改變在發生高血壓的病因上可以說佔了很大的一部分,我們以前高血壓的人少,因為我們以前可能走路去上班,騎自行車去上班,現在基本上都有代步工具了,運動少了,上樓梯的也少了,電梯多了,在辦公室還是在家裡都是坐的時候比站著時候多,生活方式改變了很多,人就容易出現體重增加,導致肥胖;還有就是飲食因素,吃的脂餐、糖餐過多,零食吃的多,很容易就引起人出現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等,這也非常容易導致血壓增加;同時一些高鹽的攝入,引發高容量,很容易就發生血壓增加。研究發現:成年人一天攝入的鹽不超過6g,每增加1g,可能血壓就會增加一點,因此血壓控制,在鹽攝入控制上應該嚴格控制!

因此,可見我們確實可以從改變不良生活方式、正確飲食習慣,減少高鹽攝入,少吃一些高血脂、高糖食物,同時日常生活增加運動量等等來降壓

,但作為一名醫生我得提醒的是:這些方式確實適合於沒有發生高血壓的高危人群,同時也適合於已經出現高血壓的患者當中,不過這在一些嚴重高血壓患者當中的作用可能效果沒有那麼理想,有時候是必須通過降壓藥物來輔助降壓的,而且最重要一點:血壓高到一定程度會引起腦出血等嚴重後果的,這時候是必須通過藥物進行相對有效的降壓的,而除了藥物的降壓方法,其他方式在高血壓的降壓效果上來的並沒有那麼快速有效!

同樣是降血壓,人家為什麼比你好?

那麼高血壓患者什麼時候是必須服用藥降壓的?

必須慎重提醒一點:上面所說的通過改善生活方式、增加運動等等來降壓的方法只有在高血壓的早期或前期,這會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一旦確診了高血壓,是必須通過降壓藥物進行控制血壓的!臨床上,很多腦出血患者來源於高血壓的控制不達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就是有這樣一個誤區,認為我就不吃藥,就通過一些生活方式來調整血壓,導致血壓控制不達標引發生命危險,認為早用藥不好,副作用,事實上高血壓藥物的副作用遠遠低於高血壓帶來的危害,尤其是現在高血壓年輕化,這類患者特別容易出現抗著,就不吃藥現象,只有出現一些蛋白尿了、左心室肥大了,甚至出現腦血管疾病可想著去吃藥,這時候已經出現器官損害了,往往出現不可逆的危害,這時候後悔莫及!所以我再次重申:高血壓患者一定要早期控制危險因素,有時候早吃完,往往能更好的控制血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