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散木《篆刻學》論青田石

按:《篆刻學》是著名篆刻家、書法家鄧散木先生根據幾十年實踐總結出來的心得和經驗。書中論書印章源流,篆刻流派、章法、刀法,詳實扼要,頗具獨到見解。同時,

這部著作是以作者手稿影印出版,作為書法家的鄧散木,全書以勁秀的小楷抄成、一絲不苟,堪稱一件極佳的書法作品。

《篆刻學》分上編、下編兩個部分,上編主要講述篆文、印式、篆刻流派、邊款等,下編分篆法、章法、刀法、雜識、 參考等章。其中,下編第四章“雜識”第二節“印材”,依次列青田石、壽山石、昌化石及多種雜石,彼時巴林石尚未作為篆刻用石大規模開採,故未在列。“印材”一節先論述石印源流,而在印石品類中首列青田石,述其產地、品種,共列出十二種青田石。手稿上有刪改痕跡且部分略顯模糊不清,故本文文字內容以原作小楷手稿為準。

從今天來看,《篆刻學》中關於青田石的內容並不全面,作為鄧散木先生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在上海講授金石篆刻的“課徒稿”整理而成的著作,固然有其時代和專業的侷限。作者將青田石列於眾石之首,可見在彼時的篆刻界,青田石是篆刻家廣泛採用的上佳印材。

《篆刻學》下編第四章第二節

鄧散木《篆刻學》論青田石

古時印材多用銅,尤精者則用玉,或有用金銀者,以別品級貴賤耳。及元代王冕元章,始以花乳石作印,一時文人以其易於受刀,競相採用,於是石印始大昌於世。茲先言石選,而以其雜材坿述於後:

鄧散木《篆刻學》論青田石

一、青田石。

青田石,產浙江處州青田縣,在縣治東南,山口、圖書山、方山、巖壟、白垟等處及西南之季山、風門山。多夾頑石而生,難得大塊,石理細膩,溫潤易刻,有黃白青綠黑等色,皆以凍為貴。(所謂凍,謂其石質細膩透明。)其類別如下:

鄧散木《篆刻學》論青田石

1.燈光凍:微黃,純潔,半透明,堅緻細密,價等黃金,為青田最上品。

2.魚腦凍:青白,半透明如玉。(處州松陽亦產之。)

3.田白:純白如玉。

4.墨田:純黑色。

5.醬油凍:褐黃,或深黃帶灰色,俗稱牛角凍。

6.松皮凍:含紅黃黑班(應為:斑)紋。性堅。

7.松花凍:同上。

8.白菓凍:綠色帶微黃,純淨如煮熟龍眼。

9.薄荷凍:綠色勻潤微帶青灰,俗又稱梅根。

10.紫檀凍:產季山,紫色帶微黃半透明。

11.風門藍:產風門山。含藍釘藍帶,質粗不適刀鍥。

12.封門青:亦產風門山。青色,半透明。

二、壽山石。

三、昌化石。

四、雜石:依次列舉:大松石、莆田石、楚石、寶花石、萊石、大田石、朝鮮石、煤精石、陰洞石、遼石、閩清石、延平石、古田石、綠松/礦石、永福晶、廣石、房山石、豐潤石、湖廣石。

鄧散木《篆刻學》論青田石

石不論何產,皆以老坑為佳。以石中含有水份,出土既久,水份漸去,石之堅度亦隨以增強,故篆刻家多愛重之;即光澤亦老坑為佳,則入世久,經無數人之擵挲把玩,精氣內斂,斯英華外發也。新坑則其質輭(按:音義均同“軟”)嫩,易於腐蝕,刻成用不數年即多勩泐(按:yì lè,磨損開裂),朱文則細者轉粗,白文則粗者轉細,刀法筆法兩失其真。老坑雖亦易於損蝕,然較可持久矣。至若新坑之石而用油浸蠟澤,以求其美,不特矯揉造作,貽笑識者,且故意窒其水份,不令宣洩,抑更有損於石之本質矣。

石印不宜有紐。紐之佳者易損,劣者可厭,可厭則不如無,易損則無可取。故印紐之佳者,只可作為收藏玩好之物,不宜鐫刻。誠以良工制紐,亦必慘淡經營,或蹊徑天然,巧不可階;或鬼斧神工,毫髮畢現。一紐之成,煞費苦心,刻拓時偶一不慎,或損或折,未免可惜也。

鄧散木《篆刻學》論青田石

佳石不易得。石之佳者,色彩光澤炳然可玩,然世之能致佳石者,每喜磨去印文,刻己名號。經過數人,盈寸之石即縮至數分,固不特佳刻之不能保存已也。故周櫟(按:清初篆刻家周亮工別號櫟園)曰“印章莫過於市石,凍則其最下者,僕蓄老坑最夥,亦復最善,患難以來,盡賣錢餬口,買者欲得吾凍耳,豈知好手鐫篆,便亦隨之去邪?彼買凍者,即得妙篆,勢必磨去,易以己之姓名,故市石之形,百年如故,凍入一家即矮一次,不數十年,盡侏儒矣。僕凍章無一存者,而妙篆反因市石巋然如魯靈光。君苟愛惜妙篆,當永戒鐫凍石,專力於市石可也。”此雖櫟園憤語,然有至理存焉。餘謂篆刻家如愛惜妙篆,莫如少作姓名印,或以市石作姓名印,佳石鐫閒章,庶減石友之災。至短僅分寸之印材,則佳石仍不妨鐫刻姓名,以其不為人重也。


鄧散木《篆刻學》論青田石

鄧散木(1898-1963)

按:“散木”之名,源自《莊子·人間世》:“散木也,以為舟則沉,以為棺槨則速腐,以為器則速毀,以為門戶則液樠,以為柱則蠹。是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壽。”鄧散木先生化用此典,以無用而得享天年之木自比。

鄧散木原名鐵,學名士傑,字純鐵,齋名豹皮室、廁簡樓,別號有且渠子、一夔、一足、糞翁、廁簡子等。長於詩文、書刻,亦能作畫。精於四體書,行草書集二王、張旭、懷素之長,旁參王鐸、黃道周。隸書曾遍臨漢碑。篆書初學《嶧山碑》,繼雜以鐘鼎款識,上溯殷商甲骨文。篆刻初學浙派,後師秦漢璽印,早年得李肅之先生髮蒙,壯年又得趙古泥、蕭蛻庵兩位先生親授,藝事大進,又從封泥、古陶文、磚文中吸取營養,形成了自己章法多變,雄奇朴茂的風格。

鄧散木《篆刻學》論青田石

鄧散木五體書《正氣歌》

鄧散木先生於1931年至1949年之間,曾在江南一帶連開十二次展覽,藝壇矚目,有書壇“江南祭酒”之稱,藝壇有“北齊(白石)南鄧”之稱。在篆刻方面,鄧散木(鈍鐵)與吳昌碩(苦鐵)、王大炘(冰鐵)、錢崖(瘦鐵)合稱“江南四鐵”。

鄧散木《篆刻學》論青田石

鄧散木篆刻印蛻

鄧散木《篆刻學》論青田石

鄧散木詩稿

鄧散木先生一生勤於藝事,幾十年間,黎明即起,臨池刻印,至日出方進早餐,曾手臨《說文》十遍,《蘭亭》亦臨過幾十遍,1963年逝世前幾天還在伏案工作。曾為人民教育出版社寫過簡化漢字字模,著有《篆刻學》《中國書法演變史》《歐陽結體三十六法》《草書寫法》《怎樣臨帖》《三體簡化字帖》《簡化字楷體字帖》等。


往期回顧

出品:東方國石文化產業(深圳)有限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