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妙新诗:曾卓《悬崖边的树》

绝妙新诗:曾卓《悬崖边的树》

悬崖边的树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

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曾卓 写于 一九七〇

曾卓(1922-2002),原名曾庆冠,1922年生于武汉,是抗日救亡浪潮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诗人之一。 14岁开始写作,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7岁正式发表作品。 流亡重庆时,与邹荻帆、绿原等人组织了在诗坛产生较大影响的“诗垦地社”,出版过《诗垦地丛刊》。 1947年从中央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在汉口大刚报编副刊《大江》。 1958年卷入胡风案,1979年平反。后曾任中国作协理事、湖北省作协副主席、武汉市文联副主席。

看完《悬崖边的树》,我们的脑海中会定格着一幅画:空旷的草原的尽头,一棵树独处悬崖边。似将跌近深谷,又像展翅飞翔!没有任何刻意的渲染,然而这道奇特的风景异常清晰。

诗的开篇就营造出一种近乎凄凉的氛围,草原的尽头,临近深谷的悬崖。在这样的环境中,一棵树显得那样地孤独而又无助,似乎被喧嚣的世界所遗弃,尽管流逝的岁月在身上打下深刻的烙印,但它坚强的性格使它似乎没有就此消沉,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笔锋一转,写出树的决心和意志——展翅飞翔,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它让我们感悟得更深、想得更多……

综观全诗,作者似乎并没有大悲大喜,写景抒情都是平平淡淡,娓娓道来,但是读起来十分清新自然,似乎悟出了一些生命的真谛。

如果你的生活正处于悬崖之上,你该如何面对生活?那就像这棵树吧:在逆境中飞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