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星空|大家風範(五)——郭沫若:地球的「女神」(五)

郭沫若:地球的“女神” 5

歷史的星空|大家風範(五)——郭沫若:地球的“女神”(五)

作為一個文化戰士,郭沫若長期參與文化戰線的領導工作,1921年至1923年間,郭沫若便與郁達夫、成仿吾、田漢等共同創辦“創造社”,使創造社的活動達到了全盛時期。加入中國共產黨以後,因為活動積極而被通緝不得不流亡日本,又與任白戈等組建東京“左聯”,領導進步文化活動。抗戰期間,郭沫若長期駐足重慶,領導第三廳以及文化界的工作。

1948年,他來到解放區。新中國成立後,郭沫若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副總理兼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全國文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長等職。並多次以政府特使的身份參加國際交流活動,為此而獲得1951年“加強國際和平”斯大林國際獎。

“文化大革命”開始以後,郭沫若雖然得到毛澤東和周恩來的保護,本人未受到大的衝擊,他的兩個兒子卻雙雙被迫害致死,給郭沫若精神上造成極大的傷害。

1978年3月18日,全國科學大會開幕,郭沫若懷著對科學事業的極度關懷,抱病出席。在閉幕式上,他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書面講話,十分精闢地指出:“科學需要社會主義,社會主義需要科學。”他滿懷激情,熱切地呼喚科學的春天的到來。在同年5月27日召開的中國文聯三屆三次擴大會議上,他再次發表書面講話,號召廣大文藝工作者“砸碎一切精神枷鎖,深刻地、光彩奪目地反映我們的偉大時代”。

1978年6月12日,一代文豪郭沫若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

郭沫若除進行文學創作,還在歷史考證、考古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寫歷史劇和寫歷史小說,非考證歷史人物的具體歷史真實事蹟以印證歷史,而是據古以推今,借古諷今,即《資治通鑑》所謂的“資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他前期的歷史劇作大抵以此思想而成。後期所寫的《曹操》《武則天》等,是用新的歷史眼光重新評判曹操、武則天等歷史上頗有爭議人物的功與過。他的歷史研究,已成為我國曆史研究的一座豐碑。

早在流亡日本時,郭沫若便發表《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一書,創建性地提出我國殷商時期即為奴隸社會的觀點。為反駁“西周封建論”,郭沫若又撰寫《從周代農事詩論到周代社會》,對《詩經》中大量農事詩進行系統地考證,來證明他的觀點。文章一出,在史學界立即引起巨大轟動,杜國庠讀原作後立即賦詩四首,稱他“批判依然是拓荒”,“晚周技史增新頁,不下美洲發現史”。

在甲骨文研究中,郭沫若推崇羅振玉、王國維是“二大宗師”,但他在甲骨文研究中並沒有侷限於羅、王的成就中,他撰寫《卜辭通纂》在羅、王二人的基礎上進行了翔實、完備的考證。魯迅稱郭沫若在金文、甲骨文研究中有偉大的發現。葉桂生、劉茂林在《中國社會史論戰與馬克思主義歷史學的形成》中稱郭沫若的甲骨文研究是現代歷史中極為寶貴的一份遺產。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組織大量人力整理出版《沫若文集》十七卷,又編印五卷本《郭沫若選集》及《沫若詩詞選》《沫若劇作選》……郭沫若逝世後,國家又成立了郭沫若研究學會,對這位百科全書式的文化旗手進行系統研究。

20世紀的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種思潮雜呈交替,新舊文化嬗變興衰,社會變革層出不窮,政治風雲變幻莫測,革命鬥爭波瀾壯闊,萬千世相令人眼花繚亂。郭沫若在時代的演進過程中,始終和時代同步,與革命同調,完成了自身具有深刻意義的根本性轉變。

郭沫若是20世紀中國歷史上的文化巨人。五四運動以後,像郭沫若這樣在許多的方面都取得成就的人是不多的,可以用奇才這個詞來形容。郭沫若在學術的若干領域,特別是在中國詩歌史上、在中國古史研究、古文字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是輝煌的、巨大的。

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郭沫若作為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卓越的文化偉人,必將永載史冊!

歷史的星空|大家風範(五)——郭沫若:地球的“女神”(五)

歷史的星空|大家風範(五)——郭沫若:地球的“女神”(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