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老火车站附近,曾经是“河南巷”

渭南老火车站附近,曾经是“河南巷”

微信公众号搜索:渭南文坛,阅读更多美文。

文 临渭政协

渭南老火车站附近,曾经是“河南巷”

渭南老火车站 旧址

在渭南市东风大街和胜利大街之间,老火车站附近,曾有一条由当年逃难过来的河南人和其后代聚居形成的巷子,当地人将其唤作“河南巷”。

渭南老火车站附近,曾经是“河南巷”

老火车站附近未拆除前的棚户区 旧址

1929年以后,河南饥荒连年,加上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战火频繁。为了逃避战乱和自然灾害,大批河南人离开自己的家园,流落四方。由于距离近,又有火车相连,陕西便成了河南人逃难的首选之地。

渭南老火车站附近,曾经是“河南巷”

逃难路上的河南人

随着渭南老火车站客运货运的兴旺发达,铁路职工、小商小贩迅速开始聚集此地。1942年,河南发生旱灾和蝗灾,夏秋两季粮食基本绝收,饥荒笼罩全省。数百万计的河南人,一路向西寻求生路,渭南成为很多逃难者梦寐以求的富庶之地。大批河南人便在渭南老火车站附近自谋生路、落地生根。

渭南老火车站附近,曾经是“河南巷”

施粥舍饭

初到渭南的时候,火车站附近还是一片荒蛮之地。当时本地的一些“善人”会熬制一些稀粥,然后散发给逃难的人群,名曰“舍饭”。当时住的都是临时搭建的草房,后面人越来越多,房子也一间一间盖起来。


如今在城市改造中已经了无踪迹,但落户渭南的河南人乡音未改,胡辣汤、烩饼依旧是他们热爱的美食。他们各自的后代,以及他们与陕西人共同的后代,早已和这座城市融为一体。

渭南老火车站附近,曾经是“河南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