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优秀员工往往最先离职,他们离的不是工作,而是经理!

经理们总是在抱怨最优秀的雇员纷纷离职,而且确实有很多可以抱怨的——好员工离职会造成工作失序、招聘成本提高等等。而抱怨不能解决问题,

优秀员工离职的关键,他们辞的不是工作,而是他们的经理,不幸的是这点很容易被忽略。

很多管理者犯下的大多数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但一旦管理者犯下了错,最出色的员工往往最先离职,因为他们拥有最多选择。

公司如果不能让好员工全心投入到工作中,就留不住好员工——这理应成为常识,却仍然有很多人不知道。

好员工的离去并非突如其来。事实上,他们对工作的兴趣是逐渐消磨殆尽的。

公司和管理者必须认识到,自己的哪些做法导致了员工激情的缓慢消退,其中以下8种做法危害最大,若想留住好员工,必须避免:

真相!优秀员工往往最先离职,他们离的不是工作,而是经理!

一、制定一堆愚蠢的规则

无论是过分严格的考勤制度,还是克扣员工的加班费,甚至只是几条多余的规定,都可能把人逼疯。

二、无差别对待员工

对优秀员工而言,这意味着不管自己表现多么好,待遇都和只会打卡上下班的傻瓜无差。

三、容忍员工的不良表现

若公司丝毫不处罚表现差的员工,他们就会拖累其他员工的表现,尤其是最出色的员工。

真相!优秀员工往往最先离职,他们离的不是工作,而是经理!

四、对员工的成绩没有肯定

管理者需要与员工沟通,找出他们各自喜好的奖励方式,用以嘉奖他们良好的工作表现。

五、不关心员工

关心心员工,那么其手下的人员流动就会比较高。没有人愿意将每天的8个多小时奉献给只知发号施令、只关心业绩的老板。

六、不为员工描述公司的发展蓝图

优秀员工愿意承担更大的工作量,是因为真心在意自己的工作,这些工作必须有价值。

他们在这家公司感受不到自我价值,就会去别处寻找价值。

真相!优秀员工往往最先离职,他们离的不是工作,而是经理!

解决方案:

马云曾说:员工离职无非两点:1:钱没给够,2:心不爽了!

怎么解决呢:

精神激励:积分式管理——抓过程

积分反映和考核人的综合表现,然后再把各种福利及物资待遇与积分挂钩,积分高的员工可以得到更多的福利待遇,甚至解决将来的归属,从而达到激励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

如何利用这套制度去实现检查执行力到位与否?

1,日清表:岗位A分

所谓日清,目的就是让员工每天做的过程能够得到监视,60分为及格线,过程做得好,结果才会更好。

我们以某一销售岗位日清为例:

真相!优秀员工往往最先离职,他们离的不是工作,而是经理!

如何用这套模式去激励员工持续获得自发的积极性?

真相!优秀员工往往最先离职,他们离的不是工作,而是经理!

员工为了挣分,主动跟进客户,于是想方设法提升服务质量并获得客户的表扬。

在设置这些关键目标指标时,与管理层沟通后,达成设置:让每个员工获得一张客户满意卡,加10分;得到客户表扬每次加100分。每天积分排名第一的人可以获得抽奖机会(有实际物质福利)。

他们通过奖扣分的方式,给员工发出行为引导信号,奖分的事件说明是值得去做的,扣分事件说明是企业中反对的价值观,是要抵制这种行为的。

真相!优秀员工往往最先离职,他们离的不是工作,而是经理!

本文所讲的:激励性KSF、积分模式实操内容及案例,来自《绩效核能》一书

如果你也想拥有拼命努力的员工,请点击购买【绩效核能】一书。给员工加薪不加成本,实现员工拿高薪,企业拿到高绩效的共赢结果!

解决:员工流失快,执行力不够,物料成本浪费严重的种种困惑,教你如何一步步盘活人才!

书内附数十个行业设计案例,同时送独家视频学习资料!

建议点击以下链接购买!

积分式绩效激励模式解决了企业的哪些问题:

  1. 发掘真正优秀的、愿意付出、最有创造力、执行力的员工。
  2. 及时欣赏员工、认可员工。
  3. 稳定和激励核心人才。
  4. 如何更有针对性地激励创造价值的员工、愿意和企业走的更远的员工。
  5. 员工对传统的考核评估结果不认同、反感的问题。
  6. 将激励短期化与长期化相结合的问题。
  7. 未来价值和未来激励的问题。

积分式核心价值

  • 员工普遍认同,不反感,易落地;
  • 用分值量化员工的变现,展现员工的贡献;
  • 比钱更有意义,比传统评分方式更客观具体;
  • 打造欣赏、快乐、激励、福利的环境,让员工关系更加融洽,建立快乐向上的的企业文化;
真相!优秀员工往往最先离职,他们离的不是工作,而是经理!

积分式对很多中小企业来说,是薪酬绩效激励的延伸和补充,能以极低的成本,激励员工积极工作。

文化氛围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状态,积分就是打造高绩效文化生态的神器。

薪酬激励——KSF增值加薪法,利息趋同,思维统一,分钱共赢!

这种模式,其特点就是,打破固定薪酬模式,员工的工资收入与他的价值贡献全面融合,让员工为自己干、为自己加薪,全面激发员工创造显性价值的热情。

所以做薪酬模式的激励性非常重要,为了避免高层占据高位不做事,我们必须抛弃传统的薪酬模式,改用用KSF薪酬模式。

即通过对员工创造的结果和价值进行量化,与员工所得的报酬进行深度挂钩,强调以“结果”和“价值”换取报酬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和薪酬全绩效模式。

真相!优秀员工往往最先离职,他们离的不是工作,而是经理!

KSF是一种能体现管理者和企业共赢的模式,它一般会给管理者开拓6-8个绩效激励渠道,并在每一个渠道上找到平衡点,超出平衡点即做出分配细节,这个模式分配的不是企业既有的利润,而是一种超价值的分配,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结果、效果与企业进行价值交易,企业赢得的是高绩效、管理者员工赢得的是高收入。

对员工来说:

1;日常工作有了目标,知道自己重点抓哪些;

2;工资拿多少要靠自己而非老板;

3;多劳多得,少干少拿;

4;只要做的比过去好,自然可以拿到更高的收入;

5;有6-8个加薪渠道,激励员工主动积极干,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 。

对企业来说:

1;员工没达到平衡点,说明工作做的不到位,自然拿不到高薪;

2;员工达到平衡点,说明员工状态稳点,做的不比以前插差 ,做的很不错;

3;员工超过平衡点 ,说明做出了更好结果,自己能拿更高工资,企业获得更高利润。

真相!优秀员工往往最先离职,他们离的不是工作,而是经理!

KSF方案如何设计呢?

以一销售经理的薪酬方案为例

该销售经理之前的薪酬模式是底薪+提成。除了销售业绩,其他一律不关注。老板向我们反应,销售经理每天都向底下的人施压,也不关注员工的成长,导致该部门人员流失率极高,企业人力成本也增加。但是老板也没法说什么,因为毕竟是老板在找销售经理要业绩。

那现在,我们可以将销售经理的薪酬方案这样设计:

真相!优秀员工往往最先离职,他们离的不是工作,而是经理!

一、首先,找出该岗位可以作为加薪依据的6-8个指标

对销售经理来说,这些指标包括团队业绩、成本率、成交率、客户投诉、培训等等。

这些指标都是与公司利益密切相关的。

二、然后,根据历史数据,找出平衡点

这个平衡代表着企业和员工利益的平衡,对员工来说,达到平衡点不难;对企业来说,超过平衡点给员工加薪也没有增加企业成本

三、最后,根据平衡点和各指标的数据确定方案

1. 团队业绩每增加20000元,奖励50元;

2. 成本率每下降1%,奖励50元;

3. 人均产值每增加5000元,奖励80元;

4. 客户投诉没少一次,奖励100元,全月无投诉奖励300元;

5. ·····

KSF对员工的转变:

  • 收入由老板给 →收入由自己创造
  • 薪酬变化幅度不大 →薪酬上升没有空间限制
  • 做多做少一个样 →只有做的多才能拿得多
  • 在上级监督下做 →自动自发工作

KSF对企业的转变:

  • 企业由老板一人经营 →企业由全体员工共同经营
  • 员工工资上涨意味着企业成本上升 →员工工资上涨意味着企业利润上升
  • 员工消极工作 →员工主动加班拼命干
  • 人才留不住 →人才赶都赶不走

本文所讲的:激励性KSF、PPV模式实操内容及案例,来自《绩效核能》一书

如果你也想拥有拼命努力的员工,请点击购买【绩效核能】一书。给员工加薪不加成本,实现员工拿高薪,企业拿到高绩效的共赢结果!

解决:员工流失快,执行力不够,物料成本浪费严重的种种困惑,教你如何一步步盘活人才!

书内附数十个行业设计案例,同时送独家视频学习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