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十七周年之际,说说我国反恐相关的法律法规

今天是2018年9月11日,距离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已经十七年了。

从“9·11事件”起,各国提高了对恐怖主义的重视程度,那么我国在反恐方面有什么法律法规?

911十七周年之际,说说我国反恐相关的法律法规

什么是恐怖主义

恐怖主义是实施者对非武装人员有组织地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通过将一定的对象置于恐怖之中,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策略和思想。 一般的表现形式为有意制造恐慌的暴力行为,意在达成宗教、政治或意识形态上的目的而故意攻击非战斗人员(平民)或将他们的安危置之不理,这类行动一般由非政府机构策动。

什么是恐怖活动

(一)组织、策划、准备实施、实施造成或者意图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公共设施损坏、社会秩序混乱等严重社会危害的活动的;

(二)宣扬恐怖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或者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的物品,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戴宣扬恐怖主义的服饰、标志的;

(三)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的;

(四)为恐怖活动组织、恐怖活动人员、实施恐怖活动或者恐怖活动培训提供信息、资金、物资、劳务、技术、场所等支持、协助、便利的;

(五)其他恐怖活动。

911十七周年之际,说说我国反恐相关的法律法规

反恐专项法规

2011年10月1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加强反恐怖工作有关问题的决定》。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针对反恐工作的法律文件,对恐怖活动、恐怖活动组织、恐怖活动人员做出界定,为反恐立法迈出第一步。

2014年4月,由国家反恐怖工作领导机构牵头,公安部会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安部、工信部、人民银行、国务院法制办、武警总部等部门成立起草小组,组成专班,着手起草反恐怖主义法。在起草过程中,多次深入一些地方调查研究,召开各种形式的研究论证会,听取各方面意见,并反复征求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各有关单位、地方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同时还研究借鉴国外的有关立法经验,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草案)》。

2015年12月27日,为了防范和惩治恐怖活动,加强反恐怖主义工作,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并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911十七周年之际,说说我国反恐相关的法律法规

其他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对于【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帮助恐怖活动罪】等多项罪名也有对应的法条规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