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无需恐惧,但需敬畏

“金三”:无需恐惧,但需敬畏

自从税务机关的金税三期上线之后,对其说法很多。自然,多数人仅仅把它作为一个系统的升级更新看待,但与其他任何事情一样,总也会有两种绝然相反的观点,一种把金三说得神乎其神,告诫纳税人要高度警惕;一种把金三视为不过如此,对于纳税人信息的处理没有特别的能力,依然是过去的做法。笔者想对其说一下观点:

“金三”:无需恐惧,但需敬畏

一、金三不是神物,无需恐惧

现在,许多人,特别是一些搞培训的人,总是喜欢把金三吹得神乎其神,为什么呢?很简单,越是神奇,就越是虚无缥缈,讲起来也就越可以“精彩”。神奇,自然可以满足“猎奇者”的心理需求,尽管他们可能压根儿就不知道自己的真正需求。唬人唬出市场,在现实中还真的有,而且市场还很大。

根据笔者知道的情况,就目前来说,金三系统确实有很大的功能,在一些功能上优于以往,而且有可以不断搭建的“砌块”。但是,现在在实际应用中还不是强大到可以掌握纳税人的完整信息特征,分析的能力还有一定的限制,自然还不可能强大到足以扼杀虚开等行为的功能。把金三说成是神一样的无所不知的“神器”,那是“牛”吹大了,还有吓唬的意味。更有甚者,把很难避免的一些失误,说成在金三面前可能变成犯错,甚至导致严重处罚,显然是可笑的。

因此,进行的数据申报只要按照规范要求操作即可。只要真实做事,无需对其恐惧。

“金三”:无需恐惧,但需敬畏

二、金三数据存储,必须敬畏

如上所述,金三目前应用是有一定的限制的,特别是外部信息引入的完整性自然还有局限性,这可以从上峰强调部际信息合作,可以看出端倪。而实际中,打虚打骗需要多部门合作,就是例证。如果金三真如有的人吹的那样,那么只需要金三打击就可以了,还要组织那么多人干么?但也必须明白,金三(实际不仅仅是金三,单纯说金三,本身就说明对整个税收系统了解不够完整),最强大的是对数据的集成,保存了纳税人申报数据的痕迹,形成了历史数据。对于这些已经获取的数据,后期如果随着技术的推进,风险识别能力的提升,很自然,价值可能会被不断地利用,挖掘出之前的问题。这就是数据存储的威力。

因此,制作的票据等申报数据必须合乎逻辑、干净利落。善待形成的数据,不要怀抱侥幸,必须对其敬畏。

善待金三,理性对待。只要真实做事,无需对其恐惧;不要怀抱侥幸,必须对其敬畏

“金三”:无需恐惧,但需敬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