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儿科检查根本没有必要,家长别再乐“检”不疲了?

这项儿科检查根本没有必要,家长别再乐“检”不疲了?

说起检查,家长们简直可以分成两大极端。

一类是超级怕检查,孕期B超怕伤害胎儿,宝宝抽血怕损害宝宝身体,但凡能不做的检查坚决不做;另一类是超级爱检查,生怕错过一个检查就会留下遗憾,只要一听说有哪个检查马上就开始预约。

事实上,凡事讲究一个“度”字。该做的检查一定要做,不该做的检查也坚决不做。如下有个检查,已经被国家卫计委叫停5年,却因为它的看似有道理,很多医院还在推荐这个检查,不少家长仍迷信这个检查。

这项儿科检查根本没有必要,家长别再乐“检”不疲了?

这个检查就是——儿童微量元素检查。当你宝宝身高体重不达标,当你宝宝头发发黄,当你宝宝大动作发育跟不上,医生都可能向你安利这个检查。甚至有的宝妈反应,她只是带宝宝做个血常规,发现价格不对,询问医生,才知道被加了“宝宝微量元素”这个检查。

懂得这个知识的宝妈,跟医生沟通,一般医生也不会强迫你做检查;但不懂得这个知识的宝妈,就只能任医生把握了,甚至还会傻傻地跟医生千恩万谢,觉得医生检查仔细,认真负责。

所以宝妈们,为了避免成为医生眼中那个愚昧的她,咱们赶紧一起来了解一下。

微量元素检查根本不准确

  1. 微量元素检测中最常采用的方式是抽血检查,那就意味着只能从血清去检测微量元素量。但人体的微量元素,岂是只存在于血清中?那些存在于细胞、组织中的微量元素,就测不到了。
  2. 抽血时一般采宝宝手指的末梢血,先扎一个小针眼,然后将血挤出来。过程很残忍不说,挤的过程中,会将组织液也混入血中,将血液稀释,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就要打折扣了。
  3. 如果不采用抽血检查,其他方式呢?药店门口的夹手指、夹手,扫描手掌等方法,都是骗人的。而个别医院采用的头发检测也是不准确的。要知道,头发中的微量元素只能代表既往比较长一段时间的元素积累,跟宝宝体内微量元素含量并无对应关系。
这项儿科检查根本没有必要,家长别再乐“检”不疲了?

微量元素,到底有哪些?

人体中,一共有30几种微量元素。并不是所有微量元素都能检测出来,只有钙、锌、铁、铜、铅几种元素能测试出来。欧美发达国家,是没有这个检查的。婴幼儿微量元素检查,是中国特有的,为了凑一个检查或者方便给你开补剂用。检查一出来,缺啥补啥就很顺理成章了。

这项儿科检查根本没有必要,家长别再乐“检”不疲了?

微量元素,到底该怎么补?

小编最提倡的,还是食补。我们吃进来的食物和营养,将融入我们的血肉,变成我们的体抗力。所以,吃对食物很重要。如下,我们盘点下缺某些微量元素的表现,以及补充这类微量元素应该吃什么。

1.锌

缺锌表现:味觉障碍,表现为厌食、偏食或异食;皮肤疾患,表现为易患口腔溃疡,受损伤口不易愈合,青春期痤疮等;生长发育不良,表现为身材矮小、瘦弱;免疫力低下,表现为经常感冒、发烧,智力发育落后。

富锌食物:瘦肉、猪肝、鱼类、蛋黄等,其中含锌量最高的食物是牡蛎。

2.钙

缺钙表现:睡眠不好,表现为不易入睡,入睡后多汗、爱啼哭、易惊醒;消化不好,表现为阵发性腹痛、腹泻;腿型不好,表现为抽筋,胸骨疼痛,“X’型腿、“O”型腿,鸡胸,伴有抽筋,胸骨疼痛;牙齿不好,表现为出牙晚,10个月后才出牙,牙齿排列稀疏、不整齐、不紧密,牙齿呈黑尖形或锯齿形。

钙含量丰富食物:最好是牛奶,没有之一。牡蛎、紫菜、大白菜、花椰菜、大头菜、青萝卜、甘蓝、小白菜等,含钙量也较丰富。

3.铁

缺铁表现:婴幼儿屏气发作,小儿交叉擦腿综合征。

富含铁的食物:含铁多的食物包括动物中的肝、瘦肉、鱼、血、蛋黄等;植物中的黑木耳、大豆、小米、绿叶菜等,及海产中的海带、紫菜等。

4.碘

缺碘表现:导致克汀病,表现为智力低下,最严重的连大小便也不能自理。聋哑发生率高,甚至出现发育畸形。

富含碘的食物:碘主要来源于食物,如海带、紫菜等海产品。母乳喂养的妈妈,自己适当吃富含碘的食物;人工喂养的宝宝,妈妈在选购婴幼儿配方食品时应特别注意有没有含碘。

5.铜

缺铜表现:宝宝缺铜会造成低色素性贫血。导致宝宝出现脸色苍白、容易感冒、怕冷、乏力等情况。

富含铜的食物:良好来源包括龙虾,坚果,种子,油橄榄(绿),黄豆粉,麦麸等,一般来源包括香蕉,菜豆,牛肉,面包,黄油,干酪,椰子,干果,蛋,鱼,绿 色蔬菜,羊羔肉,花生酱,猪肉,家禽,萝卜等。

6.镁

缺镁表现:镁缺乏在神经系统有两种不同特征的表现,即急性缺镁与慢性缺镁。急性低血镁综合征,孩子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抑郁、焦虑、恐惧、情绪紧张,重者甚至眩晕、昏迷、抽搐、或癫痫发作。慢性低血镁综合征,最典型的临床特征是奇异的不随意运动,如震 颤,腕、趾痉挛等,舞蹈样运动,面肌抽搐与肌强直等等。

富含镁的食物:紫菜含镁量最高,每100克紫菜中含镁460毫克,居各种食物之冠,被喻为“镁元素的宝库”。其他含镁食物有:谷类食物,豆类食物,新鲜蔬菜水果等。

希望我的分享对您有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