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理財小知識:比較實用的理財小常識有哪些?

我來和大家一起討論一下關於家庭應該如何來來理財。據有關調查資料統計,現在的人每天能接觸到的理財信息平均多達9.8條,由此可見理財現在是一個熱門的話題。

人人都需要參與到理財當中來,讓自己有限的資金得到最大的收益回報率。那麼作為一個家庭要如何來理財呢?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些比較實用的小常識。

家庭理財小知識:比較實用的理財小常識有哪些?

1.需要準備孩子的教育基金

很多家庭在有了寶寶後經濟的支出情況發生了一些變化,花在寶寶身上的費用甚至改變了我們以往的支出結構。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奶粉、尿不溼、寶寶的生活用品等的支出每月都佔據了家庭支出不少的比例。

面對並不小的金額和並不十分寬裕的家庭來說,似乎沒有多餘的錢可以作為給孩子的教育基金。但我認為教育基金對一個孩子的成長恰恰又是非常重要的。

家庭理財小知識:比較實用的理財小常識有哪些?

2.需要準備父母的養老金

隨著父母年齡的增大,身體健康狀況也越來越堪憂,也就無法再獲得勞動收入了。如果父母已經退休了,只領取最低額的基礎養老金,那麼還是建議孩子們為父母,積攢一些養老錢。

3.家庭需要準備自己的備用資金

這裡主要指日常生活開支,根據家庭人口及贍養狀況,3-6個月或者12個月都行,這部分放在餘額寶、理財通這樣的貨幣基金裡最合適,隨時可取,利息比銀行定期還要高。

家庭理財小知識:比較實用的理財小常識有哪些?

4.摸清家庭財產狀況

這一步最重要的就是製作家庭資產負債表家庭收支統計表盤點出你的存款,現金,固定資產,理財資產,貸款,收入,支出等等詳細數據。

可能有些人以前沒做過這兩張表,但是這是做後面理財規劃的重要基礎。用Excel就行,還有很多現成的模板可以套用,不用求專業的理財師,自己做很輕鬆就能完成這一步。

5.購買足夠的保險

保險是重要的兜底措施,能夠最大限度降低因疾病和意外對家庭的影響。優先保大人,尤其是家庭主要經濟來源,其次是小孩。消費性保險優先考慮,比如那種幾百元保幾十萬的醫療險和意外險性價比就很好。年度保費支出不要超過年收入的10%,以免造成多大的負擔。

家庭理財小知識:比較實用的理財小常識有哪些?

6.制定投資理財規劃

當保險買好了,備用金留足了。這時候剩下的錢才適合拿出來做投資理財。由於每個家庭的經濟狀況不一樣,預期收益和風險承受能力也不一樣,理財計劃也沒有統一的標準。

以上就是關於“家庭理財小知識:比較實用的理財小常識有哪些?”的詳細介紹,我覺得最主要也是應該放在第一位的就是安全,不要被一些虛高的“所謂高利息”迷惑了雙眼,只有在保證資金安全的情況下,再去考慮收益的高低。家庭理財要記住一點“收益和風險永遠是成正比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