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魏璎珞、《如懿传》魏嬿婉,历史上真实的开挂人生

乾隆二十五年(1760)十月初六丑时,京郊圆明园行宫内传出一阵阵婴儿清脆的哭声,乾隆帝第十五个儿子出生了。孩子母亲清秀苍白的脸颊上顿时浮起了幸福的红晕。按辈分这位皇子应是“永”字辈,取名永琰,这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而这位母亲,就是近期几部火热荧屏的宫斗剧的女主角——乾隆的妃子魏佳氏,生前被封为令妃,死后追授为孝仪纯皇后。

那么,这位在影视剧中人生开挂的令妃魏佳氏,历史上的真实人生是怎样的?“灰姑娘”魏佳氏为何有着火箭一般的晋升速度?乾隆对她有着怎样的宠爱,并给了她怎样的四字评语?令妃的儿子,并不出众的十五阿哥永琰是如何战胜十几个兄弟,成功登上皇位的?面对乾隆让位不让权的尴尬,嘉庆又是如何处理父子关系的?本期档案揭秘,李涵为您讲述:真实的令妃和嘉庆帝继位之谜(上)

《延禧攻略》魏璎珞、《如懿传》魏嬿婉,历史上真实的开挂人生

最近,某魏姓女子在一部宫斗大戏中人生开挂,大家都以为这不过是编剧强加在她身上的主角光环,其实不然,据史料记载,真实版的令妃可是比魏姐更厉害。她是继富察皇后之后,另一位被乾隆放在心尖儿上的女人。她的晋升之路也是其他妃嫔所无法比拟的。

了解令妃之前,我们先介绍一下乾隆帝的后宫成员。乾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的太上皇,实际掌握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年寿最高的皇帝。也正是因为其在位时间长,寿命长的缘故,他一生熬过了几十位嫔妃,多数嫔妃无论多受宠、多失宠,最终都没能活过乾隆帝。

乾隆在位的60多年间一共有妃嫔35人,皇后三位,这里面我们最熟悉的就是乾隆一生的挚爱,富察皇后了。除此之外就是辉发那拉氏,但最后被皇上收回册宝,其实是被废掉了。

第三位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孝仪纯皇后,也就是《延禧攻略》中的魏璎珞,《还珠格格》中的令妃,《如懿传》中的魏嬿婉。

令妃的出身并不好。据记载,魏佳氏(即令妃)生于1727年九月初九,比乾隆小16岁。父亲是内管领魏清泰,属于正黄旗包衣,什么是包衣?就是家奴,是满族社会的最下等阶级。不过其中一些包衣因受宠而显贵,如曹雪芹家族。

在众多的妃子中,令妃这样的家室是有点过于寒酸了。而令妃在刚入宫的时候也不过只是一个地位较低的贵人。如果按清朝选秀流程,令妃这样的出身,可以说是一个实打实的底层“灰姑娘”。没有家世,没有人脉,也没有能影响到皇家的一切,她之所以能被乾隆看上并纳为嫔妃,只能是因为她自身条件出色。

也许正是因为魏佳氏的出身低下,所以她拥有了一些富贵小姐难以拥有的一些特点。比如说,她非常机灵,而且善于去揣摩别人的心思,所以她就变得很善解人意,也因此,她受到了乾隆和太后的极大宠爱。

《延禧攻略》魏璎珞、《如懿传》魏嬿婉,历史上真实的开挂人生

《延禧攻略》剧照

令妃绝对是那个拿了一手烂牌却能最终取得胜利的牛人,她的晋升之路是这样的:

乾隆十年,魏贵人;

乾隆十年,令嫔;

乾隆十三年,令妃;

乾隆二十四年,令贵妃;(乾隆二十五年,生嘉庆帝)

乾隆三十年,皇贵妃;

乾隆四十年逝世,谥号令懿皇贵妃;

乾隆六十年,追授孝仪纯皇后。

乾隆十年的正月,魏佳氏受封为嫔,位列三嫔之首,此时她才十九岁,早已超过了后宫绝大数的妃嫔。乾隆帝封其为“令嫔”,而“令”在满文中的意思大概就是“聪明的,睿智的”,由此可见乾隆对她的宠爱。仅仅过了三年,魏佳氏再次被命运眷顾,晋封为令妃。

可以看到,令妃从小小的贵人到一宫主位仅仅用了三年时间,要知道很多嫔妃一辈子也就熬到妃位,而她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做到了。

令妃几乎是每隔几年就会受到晋封,很多人会以为她是“母以子贵”其实不然,她是在生下皇十五子(嘉庆帝)之前就达到了后宫除皇后外的最高地位——皇贵妃。

而且当时的皇后还在位,清朝有不成文的规定,即在有皇后在位时一般不册立皇贵妃,换句话说,当时的贵妃就已经是除皇后外的最高位了,而乾隆一点不吝啬的晋封她为皇贵妃,显然是对她一种爱的体现。

《延禧攻略》魏璎珞、《如懿传》魏嬿婉,历史上真实的开挂人生

清朝一般只有两种情况下才会晋升皇贵妃,第一种就是皇后先逝,皇上立一位皇贵妃想继任皇后。第二种就是贵妃死后,皇上念及情分追封为皇贵妃。所以皇上册封皇贵妃一定会给皇后带来巨大的压力。

历史上的令妃在乾隆第四次下江南的时候,提出要求晋升为皇贵妃,并且该提议得到了皇上以及太后的支持。这无疑是对皇后那拉氏的羞辱,所以最后那拉氏选择剪掉自己的头发。在皇后辉发那拉氏被废后,令妃总领六宫之事,代行皇后之责,是真正的后宫掌门人。

据史料记载,乾隆几次下江南,都会把令妃带在身边,甚至令妃怀孕的时候,也要让她伴驾陪吃饭。为了让令妃伴驾,乾隆不惜让其他妃嫔帮令妃带孩子,充当养母。乾隆三十一年七月,乾隆去热河围猎,令妃妃随驾,而这时她的幼子十七阿哥才满月没多久,乾隆干脆让颖妃照顾十七阿哥,好方便和令妃朝夕相处。

乾隆为了表达对令妃的喜爱曾赐予她四字评语,“柔嘉之质”。何谓“柔嘉之质”?“柔”便是温柔的意思,“嘉”就是“美丽”的意思。所以乾隆皇帝是想说令妃是一位既温柔又美丽的女子。

不过令人惋惜的是,令妃延续了乾隆挚爱的妻子都薄命的套路,在49岁那一年,一病不起,最终撒手人寰。

虽然其生前不是皇后,但也是相当圆满了,毕竟在十年间给乾隆帝生下6个孩子,其中一个还继位为皇帝,这样的恩宠也是极为罕见了。

对于爱妃的去世,年过花甲的乾隆像富察皇后离世时一样悲伤。他泣不成声,亲自为令妃写悼词,给了这位皇贵妃非常高规格的葬礼。令妃没能等到儿子嘉庆当皇上的那天,但是令妃去世二十年后,被乾隆帝亲自追封为孝仪纯皇后。可以说,令妃娘娘一生开挂,半生恩宠,诞下嘉庆帝,此生无憾了。

《延禧攻略》魏璎珞、《如懿传》魏嬿婉,历史上真实的开挂人生

令妃与嘉庆帝

嘉庆帝本名永琰,14岁被立为储君,37岁由父皇禅位登上皇帝宝座,成为大清第七代君主。他在位25年,1820年死于热河避暑山庄行宫,终年61岁。有人说嘉庆帝身上的奇事、憾事、惊人事、迷惑事很多,因其错综复杂,不由得使人们产生许多联想。

其实,在后宫佳丽如云、皇子成群的乾隆家族中,永琰并不显眼,他出生的时候,乾隆皇帝已经有十四个皇子了。虽然子凭母贵,永琰的母亲令妃深受乾隆宠爱,但据历史记载,乾隆对这个十五阿哥并没有特别关注,因为永琰本身也并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又是庶出,很难引起乾隆的注意。

那么,这个在乾隆皇帝十七个儿子当中仅仅排行第十五,庶出,又没什么突出才能的永琰,是怎么抢到这个皇位的呢?而且永琰出生的时候,乾隆皇帝已经50岁了,他在位的前二十五年中,就没有考虑过继承人的问题吗?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延禧攻略》魏璎珞、《如懿传》魏嬿婉,历史上真实的开挂人生

乾隆皇帝

在乾隆刚刚登基那年(1736年),他就迫不及待地密定富察皇后所生的永琏为皇太子,准备让他未来继承大业。永琏这个名字是雍正皇帝取的,据说含有将来要他继承皇位之意。

清朝入关后的前四个皇帝都是妃子所生,没有一个属于嫡出。乾隆帝决心从自己的儿子开始,由嫡出皇子继承皇位。嫡出,就是正室夫人——皇后所生的孩子。富察皇后是乾隆深爱之人,她的孩子当然被乾隆视若珍宝,永琏既是嫡出,又“聪明贵重,气宇不凡”,所以被乾隆密定为皇位继承人。

然而,让人扼腕叹息的是,仅仅过了两年,永琏就不幸逝世了,死的时候还不到10岁。为此,乾隆皇帝痛哭流涕,他宣布了永琏太子的身份,为他举办了一个隆重的葬礼。

乾隆伤心过后,并没有改变自己立嫡子的决心,过了几年,他又立皇后的第二个儿子永琮为皇太子。可惜的是,没过多久,永琮也死了,死的时候才2岁。

两个皇子的相继去世,使乾隆皇帝备受打击,他们的生母富察氏皇后,更是郁郁寡欢。乾隆十三年(1748年)秋天,在伤心欲绝、哀莫大于心死的情况下,富察氏皇后在南巡的时候,不幸在济南染病,随后驾鹤西去,死时年仅37岁。

然而,对于乾隆皇帝而言,这一系列的打击仅仅是一个开始。

《延禧攻略》魏璎珞、《如懿传》魏嬿婉,历史上真实的开挂人生

当乾隆皇帝带着皇后的棺椁,痛哭流涕回到北京的时候,他一眼就看见那些庶出的儿子们并没有太过悲伤的表情,结果越看越不顺眼,再加上此时皇后刚死去,对外用兵也接连惨败,乾隆皇帝怒火中烧,他对着庶出的皇长子永璜和三阿哥永璋大吼道:“这下,你们高兴了!”

一听这话,永璜和永璋吓了一跳,急忙跪倒在地,连声否认,全身颤抖不已。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国丧期间何来高兴之事?父皇这分明是来者不善!

“你们不高兴?朕的嫡子全都死了,这回轮到你们了!”乾隆皇帝继续歇斯底里地大吼道。至此,群臣都听明白了,乾隆皇帝这是痛骂大阿哥和三阿哥“幸灾乐祸、觊觎太子”之位。

乾隆皇帝越说越生气,越说越着急,最后歇斯底里、痛不欲生地大骂道:“与其留着你们这些祸害,未来杀弟弑父,不如现在就杀了你们!”说完,乾隆皇帝就跟疯了一样,扑向自己身边的侍卫,意欲夺取侍卫腰间的佩刀。这一下子,侍卫哪里敢放,他们一拥而上,死命地拦住皇帝,并掩护两位皇子撤退;群臣也立刻起身,高声劝慰,现场声音震天,乱成一片。

这段描述虽然有演绎之嫌,但乾隆厉声斥责二人不合体统,不懂礼节却是史料上明确记载的,而且还暗示二人被取消了立储资格。

经过了这件事情,皇长子是既害怕又委屈,身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最后急火攻心,一年后就逝世了。据说,他死的时候一直在重复一句话:“儿臣没想过杀父皇,儿臣从来没想过要杀父皇……”

得知了这一切后,乾隆皇帝心如刀割,泪如雨下。对于他而言,两个嫡子刚刚夭折;现在,皇长子又因为自己怒后失言,冤屈致死。乾隆悔恨不已,但为时已晚,他只能以亲王之礼安葬了长子,以表达自己的悔意。

在选择太子的道路上,乾隆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定律,一个让他伤心欲绝的“铁血定律”,那就是:只要他想立谁当太子,这个儿子就肯定会死!在死了两个嫡子,冤枉死自己的皇长子后,乾隆皇帝曾想立之前同样被自己冤枉过的三阿哥。结果,这个念头刚一出来,三阿哥就死了,死的时候年仅26岁;后来,乾隆皇帝又动起了想立皇五子的念头,结果,这个主意还没有酝酿成形,五阿哥也死了,死时年仅25岁;再后来,乾隆皇帝又……

《延禧攻略》魏璎珞、《如懿传》魏嬿婉,历史上真实的开挂人生

时间到了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皇帝已经63岁了。这个垂暮的老者,他要是再不立太子,很有可能会出现皇帝突然走了,却不知谁该继位的尴尬!但是,立谁呢?

要知道,在那个“铁血定律”的“诅咒”下,整整十七个皇子,如今还活在人世间的儿子,就只剩下六个人了。而在这六个人中,除了年龄太小、过继给兄弟们的皇子,乾隆皇帝可供选择的皇子,也就仅仅三个人而已。分别是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

永琰前面有两座大山,自己也不招父皇待见,他觉得一点机会也没有。但是,永琰之所以能够胜出,完全是造化弄人的结果,按照他自己的话说:不是自己太厉害,而是对手们太无能。

第一个无能的对手,就是皇八子永璇。要知道,在储君的争夺战中,永璇拥有很大的优势。第一,他在幸存的兄弟中居长,年龄最大;第二,永璇不仅聪明绝顶,而且诗词歌赋样样精通,绝对是一个合格的接班人。

但是,虽然优势明显,但是永璇的缺点也同样惊人,此人一副“公子哥”的派头,天天不务正业,也不喜欢上班,就喜欢在家里啃老。

有一次,北方大旱,就是不下雨。为了让老天爷下雨,国家就得举行仪式,准备老天爷爱吃的猪头、羊头,向上天“祈雨”。刚开始的时候,老百姓祈雨,这些人面子小,当然求不来雨;紧接着,各级官员轮番上阵,但是大家的面子也不够,老天还是不下雨;于是,皇帝的儿子们出场了;当然了,如果还求不到雨,只能皇帝亲自上阵了。

永璇要是把这件事情办好了,既能够替父亲分忧,又能够替百姓祈福,更能够增加自己冲击太子之位的砝码,可谓一举三得也。但是,就是这样一件极其简单的事情,却被永璇搞砸了。

咱们都知道,古代祈雨是一项无比神圣、庄严的活动,仪式感非常强。可这位八阿哥祈祷了一会儿后,见天空依然万里无云,老天爷根本没有下雨的意思,一时怒由心生,把祈雨祭文一扔,索性不玩了,你爱下不下,随后扬长而去。

当乾隆皇帝知道这件事情后,他的反应可想而知了。为此,乾隆皇帝没少训斥永璇,后来也懒得管了,爱咋咋地,他对这个儿子彻底死心了。

《延禧攻略》魏璎珞、《如懿传》魏嬿婉,历史上真实的开挂人生

永璇

第二个无能的对手,就是皇十一子永瑆。如果说皇八子是一个纨绔子弟、公子哥的话,那么这位皇十一子永瑆,他跟哥哥正好相反,简直就是一个大文豪、大艺术家,更是一个著名的书法家。但是作为一个艺术家,除了拥有无可比拟的才能和天赋外,永瑆还有一些“怪癖”,就是所谓的“精神分裂症”,尽干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

按理来说,永瑆生在皇家,从小锦衣玉食、不愁吃喝。但是,随着时间的增长,永瑆却养成了一种抠门、吝啬的习惯,甚至比之后的道光皇帝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一天,永瑆的家里死了一匹马,这让他痛苦不已,永瑆就堵在门口哇哇地哭,死活不让别人把马拉出去埋了,他要吃了这匹马,好“弥补”自己的财产损失。但因为马肉不好吃,他又不得不吃,所以永瑆才哇哇地哭。最后,乾隆皇帝对这个“精神病人”死心了,毕竟让这个“疯子”治理国家,指不定出什么乱子呢。

这么一看,能够继承大统成为自己接班人的,只剩下皇十五子永琰了。

那么,乾隆对永琰究竟是怎样的印象?面对乾隆让位不让权的尴尬,嘉庆又是如何处理父子关系的?嘉庆亲政后,为何首先拿和珅开刀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