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參謀對話營候鼓:如何研究蘇德戰爭史——要注意的四個階段

快半夜時,營候鼓在群裡說:這兩天在看二戰全史,發現德國投降時還有四百萬軍隊。

日本投降時也有三百五十萬軍隊。各種資源不足,國內反戰情緒高漲。

德國打到莫斯科外圍,遇到一百五十年不遇的寒冬,零下三十多度。各種武器失靈,坦克用火烤才能發動。編者說,上帝拯救了這座城市。

奇怪的是,德軍穿的還是夏裝。竟然沒有配冬衣,後勤太失敗了。

還有一事比較遺憾,羅斯福死後十幾天,希特勒就自殺了。當時的戰況,德國還沒有山窮水盡,和崇禎皇帝不願離京到南方去一樣,希特勒也拒絕離開柏林去南方繼續指揮作戰。

私下想,希特勒要是堅持幾年,看看朝鮮戰場上,志願軍硬捍北約十幾國軍隊,應該對解放軍比較佩服吧。

希特勒堅持幾年,哪裡會有抗美援朝戰爭呢?也許吧。

我主要考慮的是,東方西方都出戰爭天才,有失敗,有成功,歷史是同步發展的。

還有一點,著實擔心了一下。美國偷襲山本五十六的戰機時,羅斯福猶豫了一下。因為西方有條不成文的規定,不暗殺對方國王或統帥。幸虧,當時彙報的人說,山本在戰區,與一名小兵無疑,羅斯福才點了頭。

老參謀對話營候鼓:如何研究蘇德戰爭史——要注意的四個階段

我本來在寫東西,看了他的發言後,忍不住也發言了。

我說,希特勒已經山窮水盡了。這是毫無疑問的。因為,德國傾盡歐洲的資源,主要打東線,柏林失陷,意味著蘇軍馬上可以長驅直入的態勢。

西線,盟軍就是裝裝樣子,為的是讓德國與蘇聯死拼。

只有阿登戰役後,西線盟軍才真心實意地進攻了。

舉例說明,東線投入7成力量,西線僅僅是3成。

更加主要的是,蘇軍已經非常強大了。能夠不顧傷亡地組織方面軍群級戰役。

老吳說:關鍵是人力資源上,從戰爭開始,(侵略蘇聯),德國人就害怕了,蘇聯有這麼多的人…

我說:而盟軍一直沒有像樣組織過如此規模的戰役。因為阿登之後,幾乎是追擊戰。

營候鼓說:希特勒揚言,三個月拿下莫斯科,實際上,四個月打到莫斯科外圍十幾公里,望遠鏡看到克里姆林宮頂。

颱風戰役的問題是,希特勒的戰略眼力見還是太差。

正在猛攻莫斯科方向,結果發現基輔方向有可能合圍,就把古德里安的第2坦克集團軍調了過去。結果削弱了波克的中央集團軍群的攻擊力。

老參謀對話營候鼓:如何研究蘇德戰爭史——要注意的四個階段

營候鼓說:日本偷襲珍珠港,希特勒嚇壞了,他怕美國參戰,期待的是,日本從東面夾擊蘇聯。

我說:這樣,戰鬥才持續到冬季。並非是德軍非要穿著夏裝在冬天打仗。

按理,攻克莫斯科應當在十月結束的。

基輔戰役蘇軍損失70萬人。德國號稱這是史上最大規模的合圍戰。但實際上,在中央集團軍群方向,蘇軍累計損失280萬人。

如果第2坦克集團軍不亂調動,早就攻克莫斯科了。

莫斯科會戰時,斯大林內心實際上已經認輸了。多次問朱可夫:我們能守住嗎?

而希特勒同樣犯了嚴重的戰略失誤——不聽一線指揮官的請求,非得聖誕節前要到紅場閱兵。

實際上,德軍當時守住陣線,不定誰贏誰負呢?關鍵是希特勒剛愎自用,不聽勸。

莫斯科會戰後,蘇軍趁勢反擊。結果在哈爾科夫地區被曼施坦因重創。

自此,斯大林全面啟用青年指揮官。像布瓊尼這些,全部撤換。

老參謀對話營候鼓:如何研究蘇德戰爭史——要注意的四個階段

並且,全面啟用圖哈切夫斯基的“大縱深理論”。如此,才有了後邊的斯大林格勒會戰的勝利。

實際上,你看東線戰史,就按四點來看。一是德軍全線進攻,蘇軍全線防禦,結束的標誌點就是莫斯科會戰。二是蘇德雙方拉鋸戰,你來我往,結束的標誌點就是斯大林格勒會戰。三是蘇軍選擇方向反攻,德軍節節防禦,標誌就是庫爾斯克會戰。四是從庫爾斯克會戰結束後開始,蘇軍全面進攻,德軍全面防守,結束的標誌點就是攻克柏林。

我這都是二十幾年前的記憶了。(老參謀、營候鼓等:2018年10月4日子夜于軍事家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