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孔子的母親在十七歲生下他時,他父親已經七十一歲了

餘秋雨:孔子的母親在十七歲生下他時,他父親已經七十一歲了

餘秋雨

孔子的先人是殷商王朝的王室成員微子,他的墓就在山東微山湖。在殷王朝向周王朝轉化的過程中他起過重要作用,因此受到周王朝的重用,被周成王封為宋國的國君。孔子說自己是殷人之後,就是和微子這個祖先有關。孔子的前五代,為了避禍,來到曲阜地區。由此可見,孔子是有貴族血統的,只是前幾代祖先已經在兵荒馬亂當中敗落了,家世也就從諸侯而降為公卿,又由公卿而降為士民。這在孔子的文化記憶中,埋下了貴族意識和平民意識的雙重結構。

餘秋雨:孔子的母親在十七歲生下他時,他父親已經七十一歲了

孔子的父親是一位身材高大、力氣驚人的將軍,在一次戰爭中,他居然靠自己的力氣把城門頂起來,立下了大功。我們的大思想家有一個身體健壯的父親,這事聽起來比“家學淵源”更讓人開心。我一直認為,一個人對父輩的繼承,繼承財產是最低等級,繼承學識是中間等級,繼承健康才是最高等級。這裡所說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孔子一生歷盡磨難卻一直身心健康,我想與他這位扛起了城門的父親很有關係。他也憑一人之力,扛起了一座大門,這門,比城門還要大、還要重。

餘秋雨:孔子的母親在十七歲生下他時,他父親已經七十一歲了

孔子

孔子的父親和母親年齡相差很大,最常見的說法是孔子的母親在十七歲生下他時,他父親已經七十一歲了。中國民間一直有“老夫少妻出神童”的說法,不知有沒有科學根據,但至少孔子是一個例證。在現代,做過我們北大校長的胡適之先生也是一個例子,他的父親和母親的年齡相差也很大。孔子的母親姓顏,與孔子後來的學生顏回是一個家族的。

孔子出生之後三年,父親去世。不久,母親也去世了,所以孔子早年的生活有點艱難。這是他終於成為一個重要人物的人生起點。他多次講過這樣的話:因為出身貧賤,所以對於各種鄙事,我都能忍受,都會應對。

餘秋雨:孔子的母親在十七歲生下他時,他父親已經七十一歲了

電影《孔子》劇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