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菌菜不夠味道?送你15個方法,讓菜品更香濃

很多廚師在製作菌類菜品時,都發現一個問題——菜品不夠香,味道不夠濃。到底是選用的菇菌不對呢?還是製作方法上出了問題呢?是不是有一些特別的菇菌能產生特別的香味呢?如何能讓菌類菜品更香濃?

做菌菜不夠味道?送你15個方法,讓菜品更香濃

我們知道,新鮮的菌類味道大多都是比較清、鮮的,而香氣也是較淡的多,因此在製作時,我們可以用幹菌、速凍菌、菌粉搭配等方法。

15個妙招激發菌香

1、熱水“衝擊”幹菌粉燒湯更鮮美

不論是鮮菌還是速凍菌,抑或是鹽漬菌,香味都不及幹菌那麼濃郁。所以在烹調這三類原料時,要加入少許幹菌粉,來補充菌菜的香味。

具體做法:

幹菌(可以根據菜餚的不同,選擇不同的菌類,如烹製松茸,可選擇幹松茸;如烹製雜菌,也可以選擇幹雜菌)5克磨成粉,放入碗內,用燒沸的湯或者開水500克“衝擊”,靠熱氣將菌香激發出來,然後用來燒菌菜,香味就特別濃郁。

2、虎掌菌只選幹品不選鮮品

近些年,最受歡迎的菌類莫過於虎掌菌,有的廚師採用鮮品烹調,也有的廚師採用鹽漬或者速凍品,但是比較烹調效果,最佳的選擇應該是幹品。因為經過乾製處理後,它的香味不僅會更濃郁,而且口感也最好。除了虎掌菌外,冷菌也最好選擇幹品。

3、乾煸泡發菌,邊煸邊淋油

幹菌經過泡發後,會吸收很多水分,香味也會被“沖淡”,那麼如何讓幹菌烹調的菜餚更鮮美呢?方法很簡單,採用乾煸的手法處理。

具體做法:

乾鍋燒熱,放入泡軟的幹菌,小火煸炒至水氣慢慢消失,然後淋入少許色拉油,繼續煸炒一會,香味就會還原。

做菌菜不夠味道?送你15個方法,讓菜品更香濃

羊肚菌燒河豚

4、動物油脂炒菌菜

烹調菌類菜餚,一定要選擇動物油脂,因為它們不僅可以讓菜餚香味更濃,而且可以讓成品看上去更油潤。

在動物性油脂中,熟豬油和雞油是最佳選擇。但是如果冬季烹調,那麼一定不能選擇熟豬油,因為它很容易受冷凝固,炒出來的菜餚口感和賣相都會很差。

5、幹菌浸泡15分鐘足矣

幹菌本身的香味非常清幽,如果長時間浸泡,香味就會大量流失,所以浸泡時間一定要控制在15分鐘左右。

6、菌油拌涼菜

烹調菌菜時,總會產生很多下腳料,可以將它們收集起來,放入燒熱的色拉油中,小火慢慢熬製,待菌類原料被炸幹,離火取油。用這種油調製涼菜,是近幾年的新潮流。

做菌菜不夠味道?送你15個方法,讓菜品更香濃

雞油菌拌桃仁

7、炒菌菜配蒜片

菌類本身是有一定異味的,因此烹調時,必須將其祛除菜餚才能鮮美。

祛除的方法特別簡單,就是配合大蒜片或者蒜塊同炒,異味就能消除,同時激發菌類的鮮味。很多廣東師傅在烹調時,會在蒜的基礎上,加入少許燒汁或者生抽,效果也不錯。

8、雲腿蒸雞樅

雞樅也有很多做法,有一種方法特別能激發它特有的香味,那就是用雲南宣威火腿蒸制。

烹調時,用小刀將雞樅表皮削掉,直接放入容器內,上面鋪上幾片火腿,撒入少許鹽,即可蒸制。

9、幹菌熬湯不要超過40分鐘

用來熬湯,是幹菌的用途之一。很多人在介紹菌湯時,都說熬製了若干小時,其實這種做法不合理,而且長時間熬製,菌湯反而會發苦。

這是因為野生菌類的內在含有一種物質,經過長時間加熱後,就會發苦。而經過我們多年試製,加熱時間在40分鐘以上,苦味就會出現,所以要提前將野菌撈出。

做菌菜不夠味道?送你15個方法,讓菜品更香濃

雲椒炒黑虎掌菌

10、速凍菌解凍有講究

速凍菌類的初加工過程很關鍵。首先,要在使用前10—15分鐘解凍;其次,解凍時間不能長。這是因為速凍的菌類本身非常容易出水,水分流失後鮮味也就隨之流失掉很多。而在烹調時,速凍菌類要提前用油煎香,這樣才能有好的風味。

11、素高湯燒菌菇

很多比較大眾的菌類多是人工養殖的,所以鮮味自然比野生的弱很多。因此在烹調時,可以採用菌類的下腳料製作素高湯。

做法是:

菌類下腳料500克、清水5千克放入鍋內,大火燒開後小火熬至出香,離火過濾。

12、80℃泡發最適宜

幹菌雖然香味濃郁,但是如果泡發過程掌握不好,那麼鮮味就會大量流失。

經過研究,80℃的水溫最適合用來泡發菌類,如果水溫太低,發制時間太久,鮮味就會大量流失於水中。但要是溫度太高,菌類就很容易變軟,失去應有的筋道感。

做菌菜不夠味道?送你15個方法,讓菜品更香濃

菌菇拼盤

13、做松茸湯,可用速凍、幹菌搭配出香

因為成本原因,很多中檔餐廳是不用鮮松茸的,所以在製作松茸湯時,多會用到鹽漬或者速凍的松茸。而為了增加鮮味,同時降低成本,我們可以用幹松茸、普通鮮湯先制底湯,再加速凍松茸一起烹調。

幹松茸底湯的製作方法:

幹松茸50克略微清洗,放入容器內,倒入清雞湯500克,密封保鮮膜,上籠大火蒸1小時即可。

14、速凍菌類煲湯,只需30分鐘

很多家常飯店都用速凍的菌類熬湯,但熬湯的時間不能超過30分鐘。因為速凍菌類本身質地很柔軟,如果久烹,不僅湯色發黑,而且會全部軟爛。

15、初加工要分門別類

菌類原料烹調時,有時要進行初加工,到底是滑油還是焯水,就要因料制宜,不可一概而論。比如雞樅、松茸、雞腿菇,一般都用來焯水,而牛肝菌、茶樹菇多用來滑油。

做菌菜不夠味道?送你15個方法,讓菜品更香濃

山椒雞油菌

除了上述方法,一些師傅們在製作菌類菜品時,也有自己的一套。下面,就讓計世虎師傅和董國成師傅,來給大家說說自己的心得。

做菌菜不夠味道?送你15個方法,讓菜品更香濃

計世虎

緊實菌菇宜湯蒸入味 拉油可增加湯汁附著力

一般來講,大部份菌菇是適合鮮食的,因為那樣口感好、滑嫩,營養豐富。但也不是所有的菌都適合鮮食,有一部份菌菇本身味道不濃,需風乾後才會產生濃郁的香味,再發制後用於烹飪,這樣的菌尤其適合煲湯,可以製作高檔菜品。

適合乾製的菌大多肉質緊實,例如:羊肚菌、黑虎掌菌、香菇、榛蘑、福建紅菇(幹品紅菇用於煲湯,可起到很好的調色作用)。

下面給大家介紹兩種我們常用的菌菇。

肉蘑

此種蘑菇肉厚,食用味道較好,是華北、東北地區重要的野生食用菌之一。

肉蘑目前不能人工培養,所以產量較低,在承德一般產於壩上的深山中,都是當地的山民一顆一顆採集的,然後晾乾,因其外觀通體呈肉色,故稱之為肉蘑。

購買:

1.成熟度——建議不要購買成熟度較高(即開傘)的肉蘑,其菌肉品質不佳,會有點偏老。半開不開,菌的高度4-5釐米,傘蓋的直徑5釐米的質感最佳,可達到出口的標準。

2.看顏色——肉蘑菌體呈紫紅色、肉質肥厚者為佳,優質的肉蘑晾乾後呈肉色。

3.看外觀——應選擇菌體表面無腐爛、形狀較完整,菌體較小,菌柄呈圓柱形且向下漸細,菌體稍黏的。

4.聞氣味——選擇無酸腐味的菌菇,肉蘑沒有明顯的菇香味,但是新鮮的肉蘑會有一種淡淡的青草香。

5.首選鮮品——每年的最後一茬菌被認為是質量最好的,叫“秋板”,其無蟲、實成、味濃郁。如果購買幹品及凍品肉蘑,最好選擇正規廠家。

做菌菜不夠味道?送你15個方法,讓菜品更香濃

保存:

肉蘑鮮美可口,可長期保存食用,保存方法有乾製、凍制兩種。乾製肉蘑可直接晾曬,凍制需專業冷凍設備。

加工:

1.肉蘑內含有白色蟲體,清理時需注意。乾肉蘑發制選擇泡發,用溫水、冷水最佳,避免使用熱水;顆粒凍肉蘑可採用涼水解凍,待充份解凍後改刀,避免使用熱水解凍。

2.輕拿輕放多隔離——肉蘑會有砂粒,晾曬或存放時一定要輕拿輕放,多有間隔,不要讓砂粒揉至菌菇中;晾曬、存放時儘量不要沾水,著水易爛。

3.味湯蒸制先入味——肉蘑肉質緊實,不易入味,可將初加工好的肉蘑,先放入調好味的毛湯中,中火蒸制20多分鐘入基礎味,再進行烹製就解決了。因為肉蘑肉質緊實,用毛湯蒸制後的湯中不會滲出太多的營養元素和香味,可棄之不用。

4.拉油增加湯汁附著力——初步入味後的肉蘑再進行烹製時,如果掛糊炸要注意吸乾水份;如果用於其它的烹調技法,應該再拉一下油,以增加醬汁在菌上的附著力。

5.原料合理利用——似開非開的肉蘑品質最佳,價格也較高,適合烹製形整的菜品,開傘的肉蘑肉質稍老,價格實惠,多用於燉菜,這樣才算物盡其用。

白蘑

新鮮的白蘑有多種食用方法,可以做餡、熘炒、涮火鍋等,也可以晾乾後長期食用。

購買:

1.成熟度——不要購買成熟度特別高的白蘑,那樣的品質不佳,七八成熟的最好。

2.看顏色——好的蘑菇蓋呈白色或灰色,菇柄為白色,如菇呈黃色則不好,發黃的原因是菇老、噴過水或受雜菌汙染。

3.看外觀——最好購買表面沒有腐爛、形狀比較完整、沒有水漬、不發黏的白蘑。

4.聞氣味——要選擇沒有發酸、發臭的白蘑。其實白蘑屬於較有菌香味的品種,其帶有一種清香味,類似於草香和菌香的混合味道,比肉蘑要香一些。

保存:

白蘑肉質細嫩,菌香濃郁,乾製對其口味影響小,地方一般採用風乾法乾製,以便長期保存。

加工:

乾製白蘑主要以泡發為主,要用涼水泡發,泡發完成後用澱粉輕輕搓洗,可去除殘留的泥沙。

菜例:醬爆肉蘑山雞片

山禽配山珍 五成熱拉油五秒種

做菌菜不夠味道?送你15個方法,讓菜品更香濃

原料:

肉蘑350克,山雞胸200克,青紅椒角各6片(約10克),蛋清1個。

調料:

鹽3.5克,味精2克,料酒5克,白糖4克,甜麵醬15克,澱粉10克,毛湯300克,蔥、薑片各5克,色拉油500克(約耗50克)。

製作:

1.將山雞胸切成0.2—0.3釐米厚的片,加入鹽1.5克、味精1克、蛋清、澱粉,抓勻上漿。

2.肉蘑放入毛湯中,加鹽2克、味精1克、蔥、薑片,上籠蒸制10-20分鐘,取出控水。

3.將醃好的山雞片下入三成熱的色拉油中滑油至成熟,控油。

4.將鍋中油溫升至五成熱,下入肉蘑滑油5—6秒,迅速出鍋。

5.鍋留底油,下入甜麵醬炒香,再入糖調成芡汁,放入肉蘑翻炒均勻,盛入盤中。雞片與青紅椒滑炒一下,放置於肉蘑中間即可。

白蘑嫩肉丸

既見菌形又食菌香 香菜入丸香味濃

做菌菜不夠味道?送你15個方法,讓菜品更香濃

原料:

肉餡200克,白蘑140克,娃娃菜190克,蛋清半個,香菜末20克,枸杞子4克。

調料:

鹽5克,味精2克,雞精1克,澱粉10克,色拉油20克。

製作:

1.將娃娃菜1開6,焯水至七成熟,撈出瀝水;白蘑焯水,取40克切成末。

2.肉餡加入白蘑末、鹽3克、蛋清、澱粉,調勻上勁,倒入香菜末攪拌均勻,下入沸水中汆製成熟。

3.淨鍋上火,下入色拉油,入蔥、姜各4克熗鍋,加清水700克,放入娃娃菜、白蘑、肉丸和剩餘調料,煮至成熟,加入枸杞子即可。

承德三珍

三菌三吃 蘸雞蓉汆水效果好

做菌菜不夠味道?送你15個方法,讓菜品更香濃

原料:

榛蘑、白蘑、肉蘑各150克,蔥段5克,雞脯肉蓉15克。

調料:

鹽4.5克,味精3克,雞精2克,白糖5克,甜麵醬10克,色拉油75克。

製作:

1.將白蘑、榛蘑、肉蘑焯水,撈出瀝淨。

2.淨鍋上火,下入色拉油,燒至四五成熱時下入甜麵醬炒香,放入肉蘑下入鹽、糖各2克,味精1克,翻炒成熟,收芡裝盤。

3.熱鍋下入白蘑,加入鹽1.5克、味精1克、糖3克,翻炒均勻裝盤。

4.將焯完水的榛蘑放入雞脯肉蓉抓勻,下入沸水中汆熟,撈出,加入剩餘調料滑炒均勻即可。

做菌菜不夠味道?送你15個方法,讓菜品更香濃

董國成

烹製菌菜少加水

菌類菜餚近幾年深受食客的喜愛,其品種之多,味道之鮮美,營養之豐富很受市場歡迎,下面是我烹製菌類菜餚總結出來的個人經驗,在這與大家分享一下:

1.在烹製鮮菌類菜餚時不宜搓洗,應沖洗,這樣成菜後不但能使菜餚感官誘人,其味道也會鮮美無比。

2.在烹製過程中不宜添加水,遵循儘量少加水或者不加水的原則,才能使菌類菜品的鮮味更好的體現出來。

3.菌類食材更不要久放,應保證在新鮮的情況下及時進行烹製,如果過了新鮮度的階段,不但成品質量下降,而且味道也會隨之變得較差。

4.幹品的菌類更不宜久泡,泡發後只要把裡面的泥沙沉澱乾淨,及時烹製,根據情況留用其原水,來為原有的鮮味保駕護航即可。

只要遵循以上重點,烹製菌類菜餚就簡單的多了,很多細節及經驗要靠不斷摸索、積累、實踐中提高。

菜例:農家爆蟲草

做菌菜不夠味道?送你15個方法,讓菜品更香濃

鮮蟲草花已進入尋常百姓的餐桌,其做法較多,口味不一,這道菜選用黃豆醬及海鮮醬等進行調味,再配以五花肉炒制而成,不但醬香濃郁而且更加香醇。

製作:

1.將鮮蟲草花350克洗淨控水;幹冬菇2朵泡透洗淨切成粒;五花肉100克洗淨切成粒。

2.炒鍋上火加入水燒開,放入鮮蟲草花汆水。

3.另起淨鍋,內倒入料油25克燒熱,下蒜米3克、冬菇爆香,下入五花肉煸炒至變色,烹入米酒8克、黃豆醬4克、海鮮醬2克翻炒,再下入鮮蟲草花,調入精鹽、辣椒油各2克、辣椒麵3克、雞汁5克迅速翻炒均勻,起鍋即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