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獼猴桃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十個問題,做好每個細節才能完美成功

近年我國獼猴桃產業發展迅猛,面積和產量逐年增加,但產業發展中存在有以下十個方面的問題,制約著產業的發展,需要果農朋友們進行深入思考,並進行科學生產。

我國獼猴桃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十個問題,做好每個細節才能完美成功

一、建園少論證,盲目就開種

從種植角度,就是在不適合的環境裡盲目引種栽植。沒有論證的產業介入,成功幾率的會很低。主要表現有:選址不對,選種不妥,水源欠缺,排澇不暢。一句話:盲目――迷茫 .

二、改土意識淡,沃土缺方案

無論南北方種植區,土壤改良是一種具有戰略意義的基礎工程,但絕大多數種植者,缺少長遠持續的改土計劃和理念。另外,也不知道如何改土。有機肥投入,枝條還田,果園生草,果園免耕,菌肥施用,樹行覆蓋,化肥控量,平衡營養,實施噴灌等措施都是改土基本方法。一句話:好土——好樹。

我國獼猴桃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十個問題,做好每個細節才能完美成功

三、施肥無依據,超量出問題

對於獼猴桃施肥,特別是化學大量元素的投入,長期以來,存在最大的問題是缺少依據和標準的盲目投入施用。據相關研究,依化肥為例,氮元素在許多地裡面存在嚴重超標情況,部分地區超量已達翻番程度,成為土壤面源汙染的主要因素,也是導致樹體因營養失衡引發的一系列病理性、生理性疾病的根源。精準施肥要基於土壤檢測和葉片檢測,結合樹體生長結果營養消耗,土壤供肥力(投入+自有),依照樹體果肥吸收需求規律而進行的科學施肥法,需要在專業機構及專業人士指導下進行。一句話:營養——成長。

我國獼猴桃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十個問題,做好每個細節才能完美成功

四、園中問題多,多半水出錯

表現最典型的是在水的問題上極端化,要麼園子都掛果了灌水水源無保障,要麼降雨稍多積澇成災。水的問題在國內獼猴桃種植區,已成為建園能否成功,生產力能否保障的首要問題,甚至已成為果樹正常生長影響和制約性最敏感的因素之一。對水的問題的研究和了解,是每一個種植者應高度重視的問題,因為園區生產過程中所有不良表現均與水息息相關。一句話:水分——成敗。

我國獼猴桃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十個問題,做好每個細節才能完美成功

五、一朝引錯種,數年心傷痛

品種在獼猴桃生產種植中也是一種具有戰略地位的生產力要素,縱觀世界發達國家,成功的種植莫不是得益於優良品種的助力和作用。相反的,國內在獼猴桃種植選種中,慘痛教訓數不勝數,究其原因,過於相信專家和炒種者忽悠,缺少對品種在種植過程重要意義進行評估。創新要提倡,謹慎更重要。一個優良品種的選擇,除了關注其出身來源(培育者及種質源),實地瞭解該品種全面的性狀或少量試種親自觀察品種特性都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一句話:品種——品牌。

六、心急早掛果,萬事成蹉跎

獼猴桃的早果現象有兩個方面無法迴避的原因,一是獼猴桃是一種早果性極強的果樹種類,只要是一年生木質化成熟枝條,嫁接後多半可以掛果,這就是許多苗木尚未出圃定植就已掛果的主要原因,特別是中華系品種,定植第二年就會大量成花坐果,這是獼猴桃品種特性;另一方面,絕大多數種植者為了投入後早收益早見效,急於早掛果,這是人為原因。兩種因素結合,獼猴桃早果性就成了普通性,參考民間種植高手及國外種植經驗,所有優質高效果園普遍規律是推遲掛果,秉承先長樹,再掛果,或長好樹,好掛果理念,所有成功因素中這種適期掛果理念是絕不可忽視的關鍵因素。相反的,所有種植失敗或投資失敗園無一逃脫早產、早果、樹早衰的惡果。一句話:早果——苦果。

七、缺少機械化,產業難發達

無論規模大小,機械化程度決定種植和產業可持續的水平和潛力。機械化不僅僅因為人工成本愈來愈高,人工匱乏,主要基於高效管理和高品質保障。儘管國內獼猴桃產業因生產關係制約,大幅度、大規模推進大型機械化尚有困難,但規模種植和未來趨勢決定了產業發展對機械化的依賴和需要,哪怕在分散種植向規模種植過渡期,推行靈活多樣適於小面積應用的機械化也是必不可少,具有重要的意義,而種植者在園區規劃設計時必須要對機械化進行預先佈局。沒有機械化,就沒有現代化,沒有現代化就不能持續健康發展。一句話:機械化——現代化。

八、技術無投資,種植無收益

技術是生產力,而且是不可替代的生產力,但長期以來,絕大多數種植者對種植技術的重要性沒有認識,更缺少投入,導致大量投入有去無回,別說保障收益,連基本的投產都無法維繫,收益談何容易。導致生產種植陷入困境,舉步維艱,進退兩難的境地。與其說氣候、管理和規模問題,不如說是技術問題。技術問題將獼猴桃生產在種植前端和初期複雜化,而一旦進行正常運行,則變為簡單化,最終實現高效化。對獼猴桃種植技術的漠視,實際是一種文化思維慣性的不良反應,這是比較普遍的問題。這裡的技術是真正有用的技術,而非無實用的或偽技術。一句話:有技術——有收益。

九、植保投入高,病蟲缺不少

病蟲害防控在獼猴桃生產種植中的作用和地位,絕大多數種植者都有認識,而且非常重視,捨得投入,但長期以來依賴化學手段進行的藥劑防治,已經到了藥盡其力,不見效力,越防越多,難以控制的惡性地步。國內外大量植保成功經驗驗證,利用化學手段或單純依靠化學手段進行病蟲害防治已成為傳統和落後的無法達到有效控制目的地短視行為。無論從消費者食品安全角度還是現有生產種植現實,全面推進綜合防治措施,大力提高農業園藝管理水平,增強果樹抗性,推進生物、物理防控力度,實施生態綠色種植,多管齊下,多力齊發,才是獼猴桃生產種植植保工作的出路,才是質量安全的源頭保證。一句話:病蟲害——綜合治

十、園草是個寶,管理最重要

果園生草是現代農業必不可少,一致公認的科學作務方法。但是園內果園生草相當一部分地區沒有發揮生草的積極作用,反而成為草害,成為與果樹爭肥爭水、誘發病蟲害的一大因素。果園生草在長江流域如四川、安徽、浙江、江西等地區,高溫或高溫產區因生草誘發的黑斑病、炭疽病、褐斑病、嚴重發生,對樹體健康生長和商品產量也帶來直接衝擊,要引起高度重視。而在北方獼猴桃產區依然沿用果園清耕、寸草不生的傳統作務法,對土壤改良和果品品質有直接不良影響,這種南北極端化的果園生草管理,要儘快予以改進,提高認識,科學生草,計劃生草,化害為利,發揮效能,特別是南方的控草,北方的促草要成為果園管理科學作務的基本方針。一句話:生好草――害變寶

下圖是我處博山源泉司志國獼猴桃苗木基地對外送樹苗,附帶實際技術指導,歡迎朋友前來參觀。

我國獼猴桃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十個問題,做好每個細節才能完美成功

我國獼猴桃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十個問題,做好每個細節才能完美成功

我國獼猴桃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十個問題,做好每個細節才能完美成功

我國獼猴桃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十個問題,做好每個細節才能完美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