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大師教你背誦湯頭歌訣竅門,想要學好中醫,這個技巧必須掌握

想要學好中醫,不讀書是不行的

中醫學內容包羅萬千,值得我們用一輩子的時間去學習

不少中醫大師在晚年回憶,得益於當初的大量背誦湯頭、經典等,才有了今天臨床應用時的得心應手

想要學好中醫,必須踏踏實實地,一步一步的,從學好基礎入手

中醫大師教你背誦湯頭歌訣竅門,想要學好中醫,這個技巧必須掌握

我們都知道,《湯頭歌訣》被譽為是“中醫四小經典”

不少老中醫在年輕時都曾大量背誦其中的歌訣

國醫大師裘笑梅曾回憶道:“我從師之初,老師先給我四本書:《醫學心悟》、《瀕湖四言脈訣》、《藥性總賦》、《湯頭歌訣》。此後,三個月未見老師面。過了三個月,老師才來。我們見面坐定,他便邊翻書邊考問我。如:“何謂保生四要、醫門八法?”我答:“保生宜飲食,慎風寒,惜精神,戒嗔怒;八法為治病之方,即汗、吐、和、下、消、補、清、溫是也。”

中醫大師教你背誦湯頭歌訣竅門,想要學好中醫,這個技巧必須掌握

幸而在這三個月裡,我沒有稍事懈怠,老師對我的對答比較滿意,說“看來你是有志於學醫的。”接著,老師又要我同他弈棋,弈完說:“治病用藥不能沒有魄力,從下棋看,你還有點魄力。”這才正式收我為徒。

縱觀諸多國醫大師的成長經歷,都表明一點:

要學好中醫,背誦湯頭歌訣必不可少

中醫大師教你背誦湯頭歌訣竅門,想要學好中醫,這個技巧必須掌握

國醫大師孫允中曾分享出自己學習湯頭歌訣時的一些技巧,值得我們學習。

背誦湯頭歌訣的小技巧

遼寧中醫學院副院長、教授孫允中

我們知道,《湯頭歌》通篇七言,背誦中難免混淆。鑑於此因,我做了補偏救弊的努力。

除了一般七言之外,力求字數多樣化。編有三言句,如麥門冬湯(人參、麥冬、半夏、粳米、甘草、大棗);參麥草,半粳棗,無粳米,用山藥;

編有四言句,如荊防敗毒散(荊芥、防風、柴胡 、枳殼、前胡 、川芎、茯苓、桔梗、羌活、獨活、甘草):荊防敗毒,柴殼前胡 ,川芎苓草,桔梗羌獨;

中醫大師教你背誦湯頭歌訣竅門,想要學好中醫,這個技巧必須掌握

編有五言句,如三仁湯(杏仁、苡仁、蔻仁、半夏、川樸、滑石、竹葉、木通):三仁苡蔻杏,半樸滑竹通;編有六言句,如一貫煎(沙參、麥冬、生地、川楝於、當歸、構杞子):沙參麥冬生地,川楝當歸枸杞;

還編有長短之句,如草解分清飲(革薜、烏藥、益智、石菖蒲、茯苓、甘草、食鹽);溫小腸,分清方,鹽苓草草益烏菖。

中醫大師教你背誦湯頭歌訣竅門,想要學好中醫,這個技巧必須掌握

這樣字數不等,體倒不一,比較易於記憶。在可能的情況下,力求諧音化,衍變成常用語,如久咳飲(半夏、杷葉、郁李仁、杏仁):夏李杷仁,諧為“下里巴人”,令人印象深刻。按以上方法,共編寫了二百多首方歌,自己深受其益。

國醫大師孫允中背誦湯頭歌訣經驗:根據自身背誦情況,可以編寫適合自己的長短句進行背誦,或者採用諧音法,幽默好記,易於背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