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江甘江中學劉傑:付出了,努力過,就絕不後悔


夾江甘江中學劉傑:付出了,努力過,就絕不後悔


夾江縣甘江中學教師 劉傑

夾江甘江中學劉傑:付出了,努力過,就絕不後悔


劉傑

現年43歲,四川省仁壽縣人,現任夾江縣甘江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參加工作21年來,一直奮戰在農村學校。


夾江甘江中學劉傑:付出了,努力過,就絕不後悔


他經常告誡自己說,我是個並不聰明甚至愚鈍的人,我唯有到校比別人早、離校比別人遲;工作比其他人更努力我才不至於落後被淘汰,我才對得起我的學生和我的老師。 用老師們的話說,老劉比我自己考慮的都細,老劉說的我放心。這樣一位年富力強的“老”校長,得到學生的喜歡、家長們的好評、同事們的擁戴、上級領導的認可。


夾江甘江中學劉傑:付出了,努力過,就絕不後悔


紮根鄉村,無悔青春

二十多年前,一個二十出頭的毛頭小夥子懷揣興奮與激動,一路顛簸,頂著漫天的風塵,來到心中無數次憧憬的校園。眼前的現實卻讓他感到有些失落,學校地處鄉村,道路泥濘,交通不便,整個校園破敗而狹小。但當他第一天站上講臺的時候他就知道自己愛上了這裡,再也離不開這裡。課堂上他激情飛揚,課後學生成天圍著他們的“傑哥”轉,他們一起學習,一起玩樂,亦師亦友。他的學生們甚至經常從自家菜地裡帶來蔬菜和“傑哥”一起比做飯菜。作業畢,晚飯後,天漸暗,大群學生才戀戀不捨地離去。

他從未想到,會就這樣從語文老師、班主任、學校後勤主任、一直到校長。走過了二十多年的歲月。他覺得自己再也離不開這個至今不通公交車的學校,再也離不開三尺講臺,再也離不開他所熱愛的學生。


夾江甘江中學劉傑:付出了,努力過,就絕不後悔


敢於擔當,主動作為

走上校長崗位,對劉傑老師來說其實有些偶然。2006年楊校長調離校長崗位,走之前曾找他促膝長談,希望他能承擔起校長的重擔。他一再推卻,因為當時作為總務主任的他更喜歡為大家默默服務,更喜歡在三尺講臺上揮灑汗水。但是當他所熱愛的學校出現難題時他卻毫不退縮。2012年,學校發展遭遇瓶頸,困難重重,舉步維艱,上一任校長辭職。面對這時的學校,教育局領導找他談話,要他挑起這副重擔,他居然毫不猶豫地接手了。朋友不理解:學校興旺時你不當校長,學校衰落時你去接什麼爛攤子?

他說“因為我熱愛這個奉獻了自己青春的集體,我對他有著深深的情感”。


夾江甘江中學劉傑:付出了,努力過,就絕不後悔


接任校長崗位後,他雷厲風行。針對學校情況他和黨政一班人不斷摸索,積極與老師們溝通,制定出了堪稱嚴厲的學校制度。制度的推行是艱難的,老師們不理解的責難,圍攻,還有很多老師說他不近人情,一當校長就與大家拉開了距離。他沒有為之猶豫動搖。

他說:“校長我可以不當,但制度必須執行。大家向我看齊、向行政看齊,我只要做不到,大家就可以不執行學校的任何制度”。敢於擔當,敢於啃硬骨頭的同時,他又細緻認真的關心老師們的工作與生活。哪位同事有不順心的事了,他會為他排憂解難;哪位同事有什麼困難了,他會積極動員自己和同事朋友的一切力量予以幫助。熱心,真誠是同事們對他的真實評價。自身的表率與坦誠贏得了同事的理解與支持,學校和諧奮進的氛圍漸漸形成,親如家人般的關係讓學校成為了一個讓大家都願為之奮鬥的集體。

他的主動作為更體現在面對大困難、硬骨頭時的不迴避、不推脫、不等待上面。2017年夾江縣縣管校聘工作首先在城區拉開帷幕,面對這個必將對老師帶來巨大沖擊,對他所在這種超編嚴重的學校帶來巨大困難的改革,他沒有退縮和等待,而是迎難而上。早在2017年底就廣泛徵集老師們的意見,集全校教師之力制定出了本校的縣管校聘方案。當2018年全縣改革開始時,領導對他說“全縣就你們的問題最艱難,你們學校做好了,全縣就做好了。”外界也有各種質疑的聲音,他心裡一點也沒緊張,他相信他的同事們。


夾江甘江中學劉傑:付出了,努力過,就絕不後悔


縣管校聘工作的進行一如他所料,學校考評結果還沒出來,一部分老師就主動申請讓出崗位,這些老師們紛紛說:“我的困難要小些,把崗位留給其他兄弟姐妹吧”,“兄弟們姐妹們加油,我們出去支援山區和邊遠地區教育了,你們在家把學校搞好,以後我們就還有機會回來!”。

他的主動作為更體現在他對於可能落聘的教師和主動讓出崗位的教師的積極幫助。他冷靜地幫他們分析個人情況,提前聯繫其他缺編學校,有職稱需求的推薦聯繫到可以解決職稱的學校;有專業特長的聯繫到可以發揮他一技之長的學校;子女需要照顧的則幫助聯繫到相對近便的學校........正是因為前期做好大量的工作,被認為最為困難的學校最終率先在全縣完成了這項改革,成為“縣管校聘”的成功範例。


夾江甘江中學劉傑:付出了,努力過,就絕不後悔


恪盡職守,精益求精

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在擔任學校行政工作乃至校長後,他最常說的一句話是“我的身份是教師”。堅持滿負荷上課是他對自己最基本的要求,用他的話來說“如果我連教育教學工作都做不好,我憑什麼管理我的學校,我憑什麼要求老師們”。每天清晨,他總是第一個踏進校園,開始新的一天工作。他擔任過10多年班主任,並一直從事語文教學工作,期間他所帶班級多次被評為夾江縣優秀班集體,語文教學成績一直名列夾江縣前三位。任職校長後依然堅持在教學一線,他勤於鑽研肯於學習,與學生共同學習生活,是學生眼中的好老師,好朋友。本學期主帶畢業班歷史教學,用自己的行動引領全校教師共同進步。


夾江甘江中學劉傑:付出了,努力過,就絕不後悔


他不僅注重學校的長遠發展,還撲下身子親自抓教研活動。學校老教師較多,他們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他就因地制宜開展“以老帶新”科研活動,幫助年輕教師業務水平快速提高。對於學校的中年教師他的教研工作側重點則是“放”,放手讓他們改進教法,鑽研學法,努力向現代教學手法靠攏。同時他還要求老師們每學期寫一篇論文,親自改評並把優秀論文送到縣教育學會參評。在他的帶領下,學校教育教研工作成效顯著。


夾江甘江中學劉傑:付出了,努力過,就絕不後悔


夾江甘江中學劉傑:付出了,努力過,就絕不後悔


仁愛之心,舍小顧大

學生和子女是兩難選擇,面對兩難,唯有委屈子女。伴隨著女兒上學,同在鄉村任教,擔任班主任的夫妻倆每天一大早要先送女兒穿城上學,然後匆匆趕往學校上早課。早了女兒學校未開門,年幼的女兒總是孤零零的守在校門口;遲了又趕不上學校的早讀課,學生只能眼巴巴的守在教室裡。於是他一狠心,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就讓女兒自己乘公交上學,就這樣一直從小學、初中直到高中。

工作和盡孝亦是兩難選擇,面對兩難,他唯有愧對父母。2014父親遭遇嚴重車禍,他連夜趕回老家,面對雙腿撞斷,全身多處骨折,渾身是血的父親,他泣不成聲。但父親手術後,他簡單處理後只能留下年邁的母親照顧病床上的父親,又匆匆趕回學校。他知道轉機中的學校此時需要他,為扭轉學校局面所制定的一系列規章制度,需要他比其他老師堅守的更好。為彌補遺憾,他將父母接到身邊,不料2016年母親又遭遇車禍,被撞住院的母親脊柱骨折,面臨癱瘓的危險,他再一次含淚讓剛扔掉柺杖的父親白天在醫院照顧,將孩子扔給妻子,白天上班晚上才滿含愧疚的到醫院照料母親。以至於老父親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安慰愧疚的他:工作為重,你是校長,你要帶頭。

他的付出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同事的認可和上級的支持,換來的是一次次優秀教師、優秀校長的榮譽。但是這些並不是他想要的,更讓他感到驕傲和自豪的是他將一個如一盤散沙,矛盾重重的學校變成了一個同事間親如一家,和諧上進的集體。

隨著夾江教育佈局的調整,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劉傑又迎來了更加艱鉅的任務,但面對挑戰,劉傑卻異乎平靜的說 “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

他堅信只要付出了,只要努力過,就絕不後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