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特加和白酒 爲何一個風靡世界,一個僅飄香國內


伏特加和白酒 為何一個風靡世界,一個僅飄香國內


每逢節日假期,帶著幾瓶好酒拜訪親友是國人假期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而白酒也是人們常常選用的一份禮品。但儘管我國是世界蒸餾酒第一大生產和消費國,但在國際市場上佔有壟斷地位的,卻是歐洲烈性酒。

很快就到中秋節了,每到這個時候你放假回家,你爸、你爺爺、你老丈人,總是免不了飯後掏出一瓶白酒,然後談笑風生。

無力反抗他們的熱情招呼,辣酒穿腸過的你,忍不住回憶起辦公室附近小酒館裡的威士忌兌可樂和伏特加雞尾酒。

看到這裡,或許會跳出一批白酒愛好者反對這種白酒消費老齡化的說法。好,我們先擱置一下爭議,來看看白酒的出口量。


伏特加和白酒 為何一個風靡世界,一個僅飄香國內


《 21世紀經濟報道》訊:

來自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的數據顯示,2016年1-9月,我國飲料酒出口增速同比增長10%,出口量和出口額分別達25萬千升和10億美元左右。然而,我國白酒出口量和出口額分別僅為1.2萬千升和3.5億美元,分別佔白酒產量和銷售額的1.2和1.5 。


更讓人憂心的是,在這年出口量不足2萬千升的白酒品類裡,佔據銷量大頭的並不是我們熟知的貴州茅臺、五糧液,而是廚房用酒。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海關總署信息中心首次披露的分析報告得知,多年來,以貴州茅臺、五糧液為代表的中國八大名酒並無一家在出口規模上佔據榜首。以2015年海關總署的分類統計顯示,廣東珠江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180萬升的年出口量成為中國白酒出口規模最大的生產企業,而該企業生產的珠江牌廣東米酒,除直接飲用外,多用於烹調。


看到這裡,不禁讓人產生疑問:為什麼都是蒸餾酒,白酒就不能像它的姊妹花伏特加、威士忌、白蘭地、金酒、朗姆、一樣,走向年輕人,走向全世界?

其實答案很簡單,幾大蒸餾酒之間的差異,無非是原料和釀造方法。蒸餾酒的原料要麼富含果糖,要麼富含澱粉。釀造方法總體來看,都是發酵蒸餾貯存,有時候還需要一點勾兌技巧。


伏特加和白酒 為何一個風靡世界,一個僅飄香國內


先看看,除白酒以外的五大蒸餾酒:

伏特加的主料是馬鈴薯或玉米,相比其他幾大蒸餾酒,最主要的特點是“味道純淨”。

威士忌一般用大麥、黑麥、燕麥、小麥或玉米做原料,它最廣為人知的特色,是需要在橡木桶裡放一段時間。

白蘭地一般用葡萄做原料,也有用櫻桃、蘋果等水果的。

朗姆的原料是甘蔗,算是一種製糖業的副產品。

金酒誕生之初,其實是專供東印度海員商人續命的利尿劑,它的特殊風味來自杜松子。

白酒理論上也是糧食釀造的,但是隻要喝過酒的人,就絕對不會把白酒和同樣無色又度數高的伏特加弄混。

白酒和以上幾種“西方”蒸餾酒最主要的區別,在於白酒是六大蒸餾酒中,唯一主動加入黴菌參與發酵的品種。


伏特加和白酒 為何一個風靡世界,一個僅飄香國內


酒麴的原料是發黴穀物。

酒麴釀酒,使白酒中含有大量的醛類,醛類和醇類發生酯化反應,也就形成了複雜的,不同於其他蒸餾酒大類的濃郁香味。

當然,在不會喝酒的人,或者不能接受白酒的外國友人看來,這個味道說是抹布味或者餿米飯味,也不是完全沒理沒據。

白酒讓人看花眼的香型是怎麼來的?

白酒除了廣義上的“味道濃郁”,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不同香型之間,風格差異太大。

在不懂酒的人看來,白酒味道略奇怪,即使在白酒愛好者內部,也很少有人對所有香型大愛無疆。

酒鬼言必稱的醬香、清香、濃香型分類,在建國之前,至少在國家層面上,是不存在的。

之前幾百年,雖然各地酒廠各有風味,但基本上是茅臺不犯老白乾,你喝你的酒,我喝我的酒。

民國時代,以胡適、魯迅、聞一多為代表的知識界,大多青睞溫柔細膩度數低的黃酒,以宋美齡、陸小曼、陳立夫為代表的名媛紳士界,則多喜好時髦名貴的洋酒。

建國後,喜愛白酒的人民當家做了主,中央也就開始把白酒作為重點發展對象。

1952年,第一屆國家級評酒會評出茅臺、汾酒、瀘州老窖、西鳳酒四大名酒,分別代表了四大香型:醬香型、清香型、濃香型、鳳香型。


伏特加和白酒 為何一個風靡世界,一個僅飄香國內


到了1979年的評酒會,白酒開始按不同香型分類,各香型也有了各自的概括語:

醬香型酒: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

濃香型酒:窖香濃郁、綿甜甘冽、香味協調、尾淨香長;

清香型酒:清香純正、諸味協調、醇甜柔口、餘味爽淨;

米香型酒:蜜香清雅、入口綿柔、落口爽淨、回味怡暢。

後來官方又認定了馥郁香型、芝麻香型、兼香型、董香型、豉香型、鳳香型等更多香型,評語也都是類似的寫意風格。

雖然描述語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但從化驗結果看,不同香型之間成分確實不大一樣。

中國白酒複雜的香型劃分體系,總算就此形成。

至於不同香型區別到底在哪?相信很多天天喝酒的人也未必清楚。

其實白酒裡98%都是酒精和水,判斷香型也好,區分優劣也好,看的其實只是2%的芳香物質,也就是看帶著微生物的酒麴,和不同糧食裡的澱粉脂肪蛋白質,反應出了些什麼醛酯醇。

問題在於,不管是哪個香型的白酒,都很難像伏特加、威士忌一樣加冰、空口喝,也不大能兼容果汁飲料、雪碧、冰紅茶。


伏特加和白酒 為何一個風靡世界,一個僅飄香國內


老一輩人喝白酒總需要點下酒菜,最不濟也得來根醬油桶上拔下來的鐵釘子。

這對於入門選手來說,完全是新的飲酒領域,放棄,也不是不可理解。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如果不是對白酒有著長期飲用的習慣,或者說無與倫比的好奇心,要接受這個“火辣辣”的杯中物還真是有點難度。所以白酒難在外國飄香也就不難理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