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戰死沙場後,西征的旭烈兀立馬回撤,爲何半道卻停下了腳步?

不退不行,因為他的部下大部分都是蒙哥派給他的蒙古千戶和漢軍世侯,蒙哥死後這些軍隊也要撤走。

為了西征,旭烈兀將另一個家室留在彰德,自己帶著另一位妻子籌備長征,旭烈兀十萬大軍沿著絲綢之路去往波斯,先後攻陷木刺夷,黑衣大食,攻陷巴格達,進兵敘利亞,直指埃及,正當旭烈兀準備攻打埃及時,一件從中國而來的惡訊傳來,當朝的蒙哥大汗在宋戰場駕崩。大汗一死,諸王必須按時回去報喪 ,這是規矩,之前窩闊臺一死,歐洲全線退兵,這一點旭烈兀是知道的。對於剛拿下敘利亞的旭烈兀將兩萬多大軍留給大將怯的不花,代他繼續西進,直搗埃及,實現蒙哥生前的願望:阿姆河到埃及盡頭的土地一切遵照成吉思汗習慣和法令進行擴張和征服。


蒙哥戰死沙場後,西征的旭烈兀立馬回撤,為何半道卻停下了腳步?


旭烈兀的軍隊中有來自漢軍世侯的郭侃,他帶著自己數萬軍隊參加了西征,拿下了中東200多城,是漢人中打得最遠的軍人。蒙哥死後,他就帶著軍隊離開了。

此外察合臺汗國、金帳汗國也給西征提供了大量糧食和兵源,蒙哥死後,這種支持就沒有了。


蒙哥戰死沙場後,西征的旭烈兀立馬回撤,為何半道卻停下了腳步?


忽必烈的戰功,也是很顯赫的——比如忽必烈之前,曾經滅亡大理國,逼迫大理末代君主向蒙古投降,並且,還和安南國打了一場惡仗——雖然沒一舉吞併安南,但是,也讓安南主動向蒙古求和。

忽必烈對阿里不哥,也是不服氣的。

於是,就在旭烈兀準備帶領蒙古軍隊東征阿里不哥的時候,忽必烈也和南宋朝廷講和,並且帶兵北伐阿里不哥。

而旭烈兀還沒等回到蒙古,阿里不哥和忽必烈已經開打了。

旭烈兀其實也是在觀察等待。正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旭烈兀就想當這樣一個“漁翁”。


蒙哥戰死沙場後,西征的旭烈兀立馬回撤,為何半道卻停下了腳步?


不過,“鷸蚌相爭”能讓“漁翁得利”的前提,是兩敗俱傷。問題是,阿里不哥太弱了,根本不是忽必烈的對手。忽必烈在與阿里不哥的爭鬥中,不是受傷,而是越打越強。這樣,旭烈兀就當不成這個“漁翁”了。

而且,忽必烈又反覆多次尋求旭烈兀的幫助,而且對旭烈兀許下重諾,若自己能夠當上大汗,允許旭烈兀自主經營他打下來的西亞。

這樣一來,旭烈兀就需要做出一番評估:如果和打勝的忽必烈開戰,不一定能打贏;如果接受忽必烈聯合的條件,自己可以擁有西亞這一大片地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