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所謂的「氣感」 迷離了正確的練習方向

最近有好幾位網友問我:為什麼我練了幾個月的站樁,還感受不到很多文章所描述的“氣感”?客觀地說,我非常欣賞能提出這類問題的站樁練習者,因為他(她)們尊重了自己身體最真的感受,沒有盲目地去跟風,進行人云亦云地欺騙自己。我們都知道,經絡是氣在周身運行的通道,經絡通暢了,不僅可以緩解痊癒諸多的慢性疼痛,也可以為氣的更順暢循環創造必要的條件。

別讓所謂的“氣感” 迷離了正確的練習方向

所以對於初學者來說,切不可為了面子或者所謂的境界而過於執著在“氣感”的漩渦中。不管是為了養生還是為了技擊而開始練習站樁,其練習的方向是一致的。都得在完整系統的框架內,通過“撐筋拔骨”使人體的經絡暢通,筋膜強健;通過對樁架的不斷合理調整,讓人體的骨架漸漸趨於更佳的平衡;通過對丹田和脊柱的核心訓練,逐漸喚醒恢復強壯人體的先天機能,從而實現:由祛病到健身,由健身到強身,由強身到防身的訓練目標。

別讓所謂的“氣感” 迷離了正確的練習方向

只有遵循功法本身的規律進行循序漸進的規範練習,才能逐漸體會到站樁在每個練習階段所帶來不同的機體感受。因為在不同的練習階段,對練習者有不同的要求和練習內容,任何事情的發生和結果都有其必要的前提,站樁練習更是如此。人體的呼吸過程原本就是一套非常完善的運行系統,只要上半身的肌肉不緊張,身體內的五臟六腑就可獲得放鬆,這時就不會影響呼吸。假如這時要刻意去在意什麼“氣感”反而會干擾氣在體內的自然循環。

別讓所謂的“氣感” 迷離了正確的練習方向

隨著身體骨縫的逐漸鬆開,身體“松”與“沉”的感覺越來越明顯的時候,當我們保持住“虛靈頂勁”“沉肩墜肘”狀態的同時,通過臀微微下坐,隨著身體重量的下沉,氣自然會同時下沉。隨著機體“松沉”之感越來顯著,呼吸也會逐漸趨於深,綿,緩,勻。當氣機在體內能更充分循環時,身體麻,熱,酥,脹的感覺也會漸漸變濃,伴著微汗的四溢,渾身有說不出的通透和酣暢。

別讓所謂的“氣感” 迷離了正確的練習方向

呼吸達到功法要求的標準是實現氣感的前提,而身體的松沉程度是關係著呼吸是否達標的重要基礎,要讓身體實現有效的放鬆,撐拔練習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只有在撐拔的“緊”中求的“松”才是真松。隨著肩,胛,肋,肘等關節腔逐漸地有效鬆開,使橫膈膜的體感慢慢顯現,隨著呼吸的漸漸地深勻,輔以意念的導引,讓氣經過橫膈膜,慢慢地沉入丹田,在吸與呼的同時,配合會陰的提和展,逐漸喚醒修復增強人體的先天功能,從而實現:元氣旺盛,元精充盈,氣血旺盛,筋骨強健的目標。

別讓所謂的“氣感” 迷離了正確的練習方向

==========================

作者,鮑雪峰。致力於完整系統樁功的傳承與普及,

通過視頻課程規範樁功的合理練習。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