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李強筆墨下寫意人生

核心摘要: ——訪河南省書畫家協會副主席李強老師

“紅杏枝頭春意鬧。”春意在綻放著微笑,已醜春月,陽光明媚。近日,記者一行來採訪了河南省書畫家協會副主席李強老師。

畫家李強筆墨下寫意人生


好的書法作品,要有“古意”。所謂“古意”就是歷經千年沉澱,對存在於審美理想中的歷史性、文化性的傳承。當今書法家往往樂此不疲地遊弋於激情創作中,尋找生命的意趣,生活的情趣,藝術的靈性。這批書法作品既寄於了李強先生人生的美好願望,也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人文精神。

李強先生就是這樣一位書法家:他在遵循傳統文字造型的同時賦予自己的思想靈感,漫步於書法藝術的長河,靜思巧想,含蓄風雅,彰顯筆墨精神;他是一位很“富有”的書法家:這種“富有”來自他的深厚的學識修養、豐富的人生體驗、樸素的情感、包容的胸懷和對民族文化的繼承與發揚,以及對其他藝術形式的思考和借鑑。

畫家李強筆墨下寫意人生


畫家李強筆墨下寫意人生

李強先生今年64歲,出生於河南省沈丘市。現任河南省書畫家協會副主席。兒時的家庭薰陶;少年的刻苦鑽研;青年的堅忍不拔以及中年的廣涉積澱,長期以來生活體驗及文學修養帶給他如今儒雅的氣質,高遠的志趣和深厚的文化積累。無論生活在哪個階段,李強主席從未停止對書法藝術的追求。豐富的人生經歷就是他創作的不竭源泉。

李強先從小便熱衷於書法,對文字有著獨特的敏感性。兒時,李強先生的父親便是鄉里頗有名氣的文人,經常代筆幫助鄰里鄉親寫對聯。“那時條件比較艱苦,沒有鎮尺、宣紙,只是一張簡單的桌子,提筆就寫。但即使在這種艱苦條件下,李強先生的父親依然寫得一手好字,受到附近家鄉父老的一致好評。”也是在這種環境的薰陶下,李強自小便跟隨父親學習書法,而文字也放佛成為了他與父親交流的工具,每每看到兒子整潔工整的字眼,父親也從不吝嗇讚美之詞。而後,上學期間,李強又得到當地一位久負盛名的郭性老師的指導。每當郭老師外出為人寫對聯、中堂的時候,總會喊上李強打下手。文革期間,李強失去了老師,就自己開始研習柳體,逐漸掌握柳體特有的“勻衡瘦硬,追魏碑斬釘截鐵勢,點畫爽利挺秀,骨力遒勁,結體嚴緊”特點。

爾後為了生計,進入了一家建築公司,從助理員、技術員一直做到高級工程師。雖然工作繁忙,但期間卻從未放棄對書法的喜愛,更從未間斷練習。書法,是漢字文化最具特徵的藝術,也是最能代表中華傳統文化精神的藝術。一位書法的研習者,必須對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有一定的知識和修養,才能領略書法豐富的精神內涵和奇妙的藝術境界。書法,作為一門藝術,技法也是極為必要的。李強先生文藝興趣廣泛,愛誦古典詩文。多年來,不斷努力提高個人精神氣質方面的修養;同時,在習書方面,對藝術技巧也非常講究,每逢老師名宿,總是虛心求教,平日臨池,也常與朋友切磋技藝,精益求精。豐富的學養加上厚積的功力,促使他逐步深入中國書法藝術的殿堂,作品漸入佳境。

中國的傳統書法藝術,歷時數千年,名家輩出,流派紛呈,佳作如林。然而在當今社會,被冠以“書法家”名號的潑墨者數不勝數,可是論及真正的集大成者卻寥寥可數。在當代書法逐漸淪為一種謀生的手段的大環境下,很少有人能像李強老師那樣:樂此不疲地遊弋於激情創作中,尋找生命的意趣,生活的情趣,藝術的靈性。“清澈的眼神中透漏的是不斷與古人聚焦,用渾細的筆尖丈量與古人的距離”這便是李強老師對於書法境界的畢生追求。

走進其辦公室的那一霎那,一股墨香撲鼻而來。仔細品讀李強先老師多幅書法作品,或揮灑自如、或行雲流水,天馬行空,含蓄不乏風雅,肆意中彰顯筆墨精神。盡顯才情,線條優美,筆墨靈動,備見氣度。然令我最為欣賞的還是李強老師身上所流露出的濃厚的文學藝術氣息。書之為道,道法自然。若不是通曉古今書法大家,絕對不會流露出如此深厚的藝術氣息。李強老師也認為任何一門藝術的最終定位莫過於“修養”二字。不通古今無以近,不曉當下字有瑕。“用古籍豐富內心的知識涵養,用藝術薰陶創作的靈感,當古今與當下,人為與自然融為一體,那麼一幅曠世佳作便應運而生了。”李強老師如是說到。

李強老師一直人為:一位書法家若停留在別人的書法風格中是沒有出路的。尤其在當今社會,特別是書法越來越受經濟、文化、科技發展的衝擊,逐步成為一種純粹的藝術形式,越來越單純化、學科化、藝術化,書法家越來越年輕化、專業化,更加崇尚個性化的時代,如果書法家不盡早形成自己的風格,再逐漸完善,或者叫不斷調整,不斷提高,以適應這個新時代的要求,以適應這個市場化的要求,顯然是很難成功的,或者叫難以有突出建樹的。漫步於李強先生六十多年的藝術生涯中,可以明顯看出其已經初步建立起來的屬於自己審美趣味的個性。嚴謹穩重的間架結構,章法字距、行距的開闊、動靜天然、含蓄蘊藉的用筆,不溼不燥的墨色變化,結字上因字賦型,左揖右讓、左傾右斜的書法形式,既體現了巧妙地構思,悠遠、靈秀的書寫風格,又表現出豐厚的意象和豐富的內涵。如“劍”、“壽”等作品,充分表達了他詩與書的融合。細讀這些作品,無不盡態極妍,別開生面;無不逸遠疏朗,蕭然物外;無不意在筆先,氣韻流動。寫其神,寫其境,寫其情,從而給人留下美好而脫俗的印象。

縱觀中國的書法藝術,歷來有多種語言表達形式,進而決定其藝術風格必然是多種多樣的。故有的勁健,有的磅礴,有的儒雅,有的靈動,如此云云。在李強老師的作品中,其形神兼備、點畫飛揚、從容自在的舒暢運筆中,均可以看出,李強先生的書法藝術已具有較為明顯的風格。涉獵他的書法作品,彷彿能夠直接感受到他胸有成竹、揮灑自如的作書狀態,那揮筆的頓挫有致和單字結體取勢的欹正變幻,充分體現了他已較精煉的筆法技巧。那些看去精彩動人的書法藝術作品,安排疏朗,搭配自然和諧,給人的整體感覺,風格清淨、雅淡,篇篇不苟,字字不浮。苦心吸取古人之筆法,結字則格外工巧,臨其神,臨其魂,虛靜、空靈,足見其明顯的儒雅風格和較高的藝術境界。

與李強老師雖是初次見面,但得知他是一位履歷豐厚、藝術修養比較全面的書法家。尤其在當代書法家學術素養普遍匱乏的情況下,他顯得更為珍貴。在其一生的藝術追求中,他不僅從歷代名家、大師處吸取營養、從近代名家中博採眾長,為其所有,而且廣泛涉獵於文學、詩歌、古詩詞、攝影、及其它諸多藝術門類。正是這些豐厚的文化培養了他的詩書氣質,錘鍊了他的藝術修養。久之,使其具備了豐富的學養,也使其作品富有了儒雅的格調。讀其作品,既有其個人風格與面貌,又有其深邃的內涵,且具有較濃的書卷氣息。

河南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而書法更是中華璀璨文明中的一顆耀眼明星。身為河南省書畫家協會副主席的李強先生對河南書法藝術寄予了厚望:河南文化淵源深厚,有著良好的創作基礎,我們鼓勵本地的書法家走出河南,也定期組織各省市之間的藝術交流活動,為的就是有朝一日中國的書法藝術能夠衝出亞洲、走向世界。言辭豪邁中透漏出無限堅定。

書法是一門藝術,觀其形,而知其作者之為人;察其意,而曉其作者之為事。書法是一種修養,一豎一橫之間,一撇一捺之間道盡寫作之時的心態。對於李強老師來說,書法儼然已經成為其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於書法中抒情,於體驗人生中“抒”法,寓情於書法的探索,鍾情於書法的創新。回首五千年的輝煌,我輩仍需努力,正值當盛之年,相信李強老師的書法造詣定會更上一層樓。

李強老師簡介:李強,字雲龍,號豫東俗人,祖籍河南省沈丘縣,1949年生,書香門第,大學文化,河南建工集團高級工程師,書法家。現任中國國家書畫院副院長,河南省書畫家協會副主席,山西化帝書畫院名譽院長,中華儒商書畫學會副會長,弘億康國際書畫院副院長,中國書畫學會常務理事,河南省書畫藝術研究會副主席。自幼8歲學寫毛筆字,少年時臨遍歐、顏、柳、趙等名家字帖,入大學後開始研究王羲之、懷素書法,並反覆多年臨悟懷素書法,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書法風格。

近年參加了紀念毛澤東誕辰120週年全國書畫大賽,獲《優秀獎》,河南省農民書畫大賽《優秀獎》,2015迎七一河南省書畫學會書畫展《優秀獎》2015迎春節河南書畫研究會書畫展《銅獎》,河南省第二屆書畫賽《優秀獎》等獎項,書法作品《劍》、《竹》、《一百歲壽》獲創意獎,書法作品《滿江紅》、《三國演義》開篇詞、毛主席詩詞《沁園春·雪》、《詠梅》、《長征》等作品被全國各地收藏家、書法愛好者收穫,作品被中國、加拿大、美國、日本、臺灣等地的藝界人士、企業家、收藏家認可並收藏。

記者:張月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