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對人體姿勢進行評估嗎?

你會對人體姿勢進行評估嗎?

康復醫學很注重姿勢評估,它可以告訴我們很多想要知道的問題。

理想的姿勢是當人體挺直站立時,耳垂(顳骨乳突)、肩峰、軀幹中間、股骨大轉子、膝關節及外踝稍前方應在一條垂直重力線上,在此姿勢下,重力線剛好處在頸椎、胸椎、腰椎及骶尾椎生理曲度的凹面,併產生一個協助維持各脊椎曲度的力矩,使人體能夠以最少的肌肉收縮和最低的周邊結締組織壓力來達到輕鬆站立,從而顯著減少在站立或坐位時維持姿勢所需消耗的能量。


你會對人體姿勢進行評估嗎?


骨盆位置的變化評定:

骨盆前傾:病人仰臥姿勢,腰椎會出現拱起,恥骨聯合位於髂前上棘下方。

骨盆後傾:病人仰臥姿勢,腰椎會出現放平,恥骨聯合位於髂前上棘上方。

姿勢類型:

脊柱前凸姿勢顯著特徵為脊柱腰曲弧度過大。特徵包括:

骨盆前傾;

腹直肌和腹外斜肌長度增加而無力;

臀大肌和臀中肌長度增加,無力;

過度緊張的膕繩肌;

後背下方肌肉和屈髖肌群發生緊張過短;

由於髖部屈位而引起的內收肌緊張;


你會對人體姿勢進行評估嗎?



建議:

強化縮短腹肌(腹直肌,腹外斜肌)

強化背部伸肌(多裂肌、豎脊肌)的柔韌性

拉伸屈髖肌群和內收肌,以增強其柔韌性

增強膕繩肌的柔韌性

平背姿勢

顯著特徵:脊柱腰曲過度減小,特徵包括:

頸部屈肌無力(頭前傾);脊柱胸段(上部)過度前屈;

腰曲減少;

骨盆後傾;

腹直肌緊張或縮短;

膕繩肌縮短;

屈髖肌被拉長,無力;

膝關節過伸,或者稍微屈位;

建議:拉伸膕繩肌;

強化屈髖肌;

拉伸腹直肌;

脊柱後凸姿勢(駝背)

顯著特徵:脊柱胸屈過大,特徵有:

頭或下頜前傾;

脊柱頸段過度前伸;

斜方肌上述過度活躍或縮短;

肩胛骨外展過度;

脊柱胸段前屈且伸肌被拉長;

胸肌縮短或緊張;

腹直肌緊張;

斜方肌下方和前鋸肌被拉長;

三角肌後束被拉長。

建議:

使頭與軀幹保持成一條直線;

增強斜方肌下束和中束,增強菱形肌和三角肌後束;

增強肩帶周圍的力量;

保持骨盆中立;

增強脊柱胸段的靈活性;

改善肩胛骨內收和下降的控制能力;

伸展胸肌;

適度的背部伸展。

脊柱後襬姿勢

顯著特徵:髖部前挺,骨盆後傾。脊柱前凸變形加大,由曲度平緩變得彎曲更深,更短。脊柱胸曲後凸更長,甚至可能延續至腰椎。特徵包括:

頭部前傾;

頸屈肌無力;

脊柱中曲較長、較低,並向後傾;

輕微駝背;

脊柱胸段伸肌無力或伸長;

脊柱腰段彎曲且無力;

骨盆變平,而髖部前挺;

骨盆後傾;

髖部屈肌無力,伸長;髖關節有效的伸展使身體“吊”在髖部的韌帶上;

臀肌縮短無力;

闊筋膜張肌緊張;

膝關節過度伸展;

膕繩肌縮短,強壯;

腹外斜肌伸長,腹內斜肌不變或縮短。


你會對人體姿勢進行評估嗎?



建議:

改善站姿;

伸長脊柱;

強化頸部深層屈肌;

強化斜方肌;

拉伸膕繩肌;

強化豎脊肌;

拉長胸肌和三角肌前束;

強化髖部屈肌,使其縮短。

姿勢對我們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而姿勢的評估也是在臨床經驗中積累出來的,只要多加練習,一定能正確的評估姿勢並瞭解形成其姿勢的原因,才能更好的治療病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