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臨汾:鴉兒溝奎星樓輝煌不再 豪情依舊

鴉兒溝村位於臨汾市堯都區汾河西姑射山根下,是堯都區土門鎮的一個行政村。該村最出名的是清代出過舉人賈九如和村裡的樓院。有記載的村莊歷史有500年之多。

山西臨汾:鴉兒溝奎星樓輝煌不再 豪情依舊

當年,年近耄耋老人吉平衍介紹,古老的村莊,也稱溝南,出溝有磚拱門,門下是東西走向進出村莊的必經之路。出村向東有一座奎星樓。有關該樓建築記載的石碑不知去向。“老村中的住宅是以賈姓、侯姓為主,出了村門的住民和住宅要比村中心的歷史晚200多年”吉平衍老先生說道。“我們吉姓是200多年前從土門鎮區東澗北村遷到這的。”

如今的中心村住宅院落大多已經人去樓空,只留下當年曾經輝煌的古建築,夕陽下,奎星樓更顯滄桑。偶有村民經過奎星樓也是抄近道到去溝南、溝北。

山西臨汾:鴉兒溝奎星樓輝煌不再 豪情依舊

奎星樓為磚木結構,近30米高,最頂層是中國最典型的木斗拱結構,中心結構與現存的元代魏村舞臺、王曲舞臺、東羊舞臺相似。二層是磚木結構。 由於無法入內,看不裡邊的內容,基礎是磚拱結構窯洞。東邊正中鑲嵌著楷書“衝宵漢”,西邊正中鑲嵌著“射鬥牛”。

山西臨汾:鴉兒溝奎星樓輝煌不再 豪情依舊

“沖霄漢,射鬥牛”出自明代隆慶皇帝隆慶皇帝即明穆宗朱載垕之手。他是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嘉靖帝的第三子,生於嘉靖十六年三月四日(1537年),卒於隆慶六年七月五日(1572年),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即位,在位六年,終年三十六歲。而射鬥牛 : 源見“豐城劍氣”。牛,牛星,二十八宿之一。指建功立業的豪情。唐孟郊《百憂》詩:“壯士心是劍,為君射鬥牛 ”。明代隆慶皇帝在登基之前所作的《行書·五言詩》中出現“劍氣衝霄漢,文光射鬥牛”詩句。他在寫該詩句時筆力遒勁,線條圓渾厚重,雄渾蒼茫,又不失灑脫雋美之致,一派帝王之氣。詩句書於“壬子春日”,即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裕王朱載垕剛到藩屬地就任不久,右下還鈐有“裕王之章”印,此時的裕王,正值風華正茂,意氣風發,熱情似火,對前途與命運充滿了美好的期待與希冀,從“劍氣衝霄漢,文光射鬥牛”這兩句詩裡便可看出裕王的豪邁與灑脫,以及遠大的理想與抱負。

山西臨汾:鴉兒溝奎星樓輝煌不再 豪情依舊

以該樓鑲嵌的“沖霄漢,射鬥牛”六個大字判斷, 鴉兒溝的奎星樓應不晚於清代,具體那一年目前尚無法定論。該樓的建造,也顯示了鴉兒溝村先祖當年和諧奮鬥的遠大理想與抱負,希望村民後代人才輩出,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山西臨汾:鴉兒溝奎星樓輝煌不再 豪情依舊

相關鏈接:隆慶皇帝,還有史稱“隆慶新政”一說。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剛滿16歲的朱載垕離開皇宮就藩裕王,開始獨立生活。直到1566年,嘉靖帝駕崩,朱載垕即位,於第二年改年號“隆慶”。至此,他在裕王府邸生活了十四年之久,這段時間他較多地接觸到老百姓的真實生活狀態,清楚地認識到明王朝的各種尖銳的矛盾和危機,如嚴嵩專政、朝綱頹廢、官吏腐敗、“南倭北虜”之患等。因此他登基之後,在高拱、陳以勤、張居正等大臣的盡力輔佐下,實行許多革弊施新的政策,使朝政為之一振。一方面,平反冤獄,釋放、召用或撫卹嘉靖朝直言進諫的忠臣,如海瑞等;另一方面,將嘉靖朝禍國殃民的方士王今、劉文斌等逮捕處死,殺貪官、除惡霸,贏得了老百姓的一致稱讚。此外,隆慶皇帝在位期間,還做了一項福澤千古的改革措施,即解除海禁,調整海外貿易政策,允許個體商人進行海外貿易活動,史稱“隆慶開關”。至此,東南沿海各地的民間海外貿易進入了空前發展的時期,明朝歷史上出現了一個全面開放的新局面。據有關學者分析,從1567年到1644年這段時間,海外流入大明國的白銀總數大約為3億3千萬兩,相當於當時全世界白銀總量的三分之一。這可以說是“隆慶開關”帶來的巨大經濟利益,對後來明王朝的存續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開放海禁,對東南沿海抵禦倭寇活動也起到了積極作用。隆慶皇帝,還有一個優點就是知人善用,用人不疑,他提拔錄用了一批名臣良將輔佐朝政,如徐階、張居正、高拱、楊博,譚綸、戚繼光、俞大猷、李成梁等,使走下坡路的明朝又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