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IPO前夜的滴滴,为什么终于挥泪砍掉了“噬血”的顺风车?

不可避免地,滴滴顺风车又出事了!

从5月10日到8月24日,两个花季少女惨被滴滴司机杀害。

8月26日上午,滴滴公布乐清顺风车乘客遇害一事自查进展。

冲击IPO前夜的滴滴,为什么终于挥泪砍掉了“噬血”的顺风车?

尽管滴滴出行发表道歉声明,被交通部等多部门约谈,责令整改,仍然阻止不了偏向一边倒的舆论导向。

面对负面不断的顺风车,此前滴滴为何不干脆永远关闭?

这次永久下线顺风车,是迫于压力还是为了断尾求生?

曾经的憧憬:

C2C模式最终一家独大

“顺风车上线的三年多时间里,有幸服务了十多亿次出行。”

这意味着,这三年多来,滴滴顺风车平均一天约100万单,体量惊人。

根据滴滴官网数据,2017年全年,滴滴出行提供了超过74.3亿次的移动出行服务,日订单规模达到2500万单以上。

以此计算,顺风车业务在滴滴中的占比约在5%以下。

占比不大,为什么滴滴却坚持做顺风车业务?

一是市场份额大,寡头地位无可撼动。

2015年6月,滴滴顺风车正式上线。

7月,据易观智库报告,顺风车市场前三强分别是滴滴顺风车、嘀嗒拼车和天天用车,占比分别为66.0%、21.3%、5.3%。

截至2015年底,滴滴顺风车市场占比高达76.8%,已占据整个市场四分之三的份额,仅用半年时间改写了市场格局。

冲击IPO前夜的滴滴,为什么终于挥泪砍掉了“噬血”的顺风车?

(数据来源:第三方研究机构Trustdata发布报告)

难怪,当初滴滴对顺风车寄予厚望。

顺风车总经理黄洁莉也曾自信地说“这个行业几乎看不到天花板”、“顺风车将是滴滴主要业务”、 “C2C模式最终只有一家独大”。

后来的事实证明,滴滴的入局对其他玩家的生存造成致命影响。

2015年5月,运营了近两年的爱拼车宣布停止服务。2016年5月,同样运营了两年的微微拼车宣布倒闭。天天用车和51用车也早已销声匿迹。

顺风车市场正式进入到寡头时代。

二是提成10%,获利高。

按照滴滴公布的规则,顺风车从业务上定位是公益性质,滴滴并不抽取佣金,只是收取很小比例的服务信息费用。

然而,多位滴滴顺风车车主表示,一开始滴滴向车主承诺不收服务费,但后来悄悄将每笔订单抽取5%的服务费,用于平台信息运营成本及保险成本,很快5%的抽成又被偷偷提高到10%。

“目前市内顺风车行程滴滴每笔订单抽成10%,而跨市顺风车行程每笔抽成5%。”

上述车主抱怨说,扣除服务费之后,再刨去来回接送乘客的成本,基本上没什么可赚。

冲击IPO前夜的滴滴,为什么终于挥泪砍掉了“噬血”的顺风车?

对于滴滴来说,顺风车占比全公司业务不大,却是一项实打实赚钱的业务。

据了解,仅2017年,顺风车就给滴滴带来8亿元利润,是滴滴少数盈利板块之一。

独特的定位:

顺风车好比家庭旅馆

营利如此丰厚,与顺风车的定位不无关系。

黄洁莉说过,顺风车追求的不是确定性和效率,而是追求“独特的体验、有趣和便宜”。她还将顺风车比作“家庭旅馆”。

冲击IPO前夜的滴滴,为什么终于挥泪砍掉了“噬血”的顺风车?

所以,在滴滴眼中,顺风车就是被当成社交软件在运营的。

“不仅仅是顺风,还顺眼”“不怕贴标签,就怕你不约”“我们约会吧,顺风车就应该这么玩”等各种广告词的暗示,吸引着众多男司机注册成为车主。

冲击IPO前夜的滴滴,为什么终于挥泪砍掉了“噬血”的顺风车?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滴滴顺风车注册车主3000万人,平均年龄32岁,男女性别比为6:1,注册乘客1.6亿人,日均订单200万单。

“据说在这个平台上,有找到老同学的、找到初恋的,还有结婚的,我是没有碰到过,但是确实遇到了几个谈得比较投缘,又家住得很近的朋友,聊到开心,也豪气地给他们免过单。”顺风车车主陆鸣说。

基于异性相吸的生意,被滴滴一直视为亮点,也是滴滴不断曝出丑闻的直接因素。

司机会给上了车的女孩评论:“安静的美少女”“美女下车时丝袜容易走光”等充满了不良暗示的话语,而这些评论,其他的司机也是看得到的。

最近,多位网友晒出群名“武汉滴滴官方群”的QQ群聊记录,内容不堪入目。

冲击IPO前夜的滴滴,为什么终于挥泪砍掉了“噬血”的顺风车?

另外,过去四年里,媒体报道及有关部门处理过的滴滴司机性侵、性骚扰事件,至少有50起。

50个案例中,有2起故意杀人案,有19起强奸案、9起强制猥亵案、5起行政处罚案件、15起未立案的性骚扰事件;涉及50个司机,53名被害人均为女性。

冲击IPO前夜的滴滴,为什么终于挥泪砍掉了“噬血”的顺风车?

黄洁莉说, “私家车也能成为一个半公开、半私密的空间,这是一个非常有未来感、非常sexy的场景。”

冲击IPO前夜的滴滴,为什么终于挥泪砍掉了“噬血”的顺风车?

只是,这不务正业的社交功能付出的代价是不是有点大呢?

背后的角逐:

资本逐利的诱惑

事实上,为了完成投资方的目标,滴滴追逐经济利益而牺牲公众安全,这无疑降低了社会公益的底线。

今年3月,滴滴估值达600亿美元之前,已经完成了A-H轮的10次融资。

据《华尔街日报》等媒体报道,今年4月,滴滴正在和多家投行洽谈IPO事宜,期望在2018年下半年上市。

5月下旬的消息显示:滴滴已初步决定落户香港上市,考虑不同的上市架构,不排除以同股不同权形式上市。

冲击IPO前夜的滴滴,为什么终于挥泪砍掉了“噬血”的顺风车?

据联合财经(unnews.com.cn)的了解,滴滴目前的股东阵容可谓超级豪华,包括阿里巴巴、腾讯、中投公司、淡马锡、中国平安、软银、红杉资本等国内外巨头。

冲击IPO前夜的滴滴,为什么终于挥泪砍掉了“噬血”的顺风车?

毋庸置疑,这些潜伏其中的资本,都希望在滴滴登陆资本市场之后,分享上市红利。

易懂君有话说

滴滴顺风车绝不是第一次出人命了。

早在3个月前,搭乘滴滴顺风车的空姐被害后,滴滴曾进行了整改,有意取消顺风车业务。

显然,顺风车是滴滴的一块肥肉,而在冲刺IPO前夕,滴滴显然不想因为乘客出事而割让顺风车的利益,进而影响滴滴的整体估值。

滴滴几次融资的背后,都有大佬们的身影。

如果之前“滴滴有意取消顺风车”的传言是真的,那也是滴滴管理层就“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何权衡”不能达成一致的结果。

资本是逐利的,在动辄几百亿的融资和市值面前,几条人命算得了什么?

显然,这次动静闹大了。

在交通运输部发表“不得再新接入未经许可的车辆和人员,并加快清退已接入的不合规车辆和人员”的强大压力下,才终于不得不取消了顺风车业务。

从品牌角度来看,切割处理无疑是目前保全滴滴品牌价值以及整体估值的最好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