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朱正色历史文化园

邢台朱正色历史文化园

朱正色平定边疆坊,长26米,高16米,五孔七楼,明代古式建筑

邢台朱正色历史文化园

朱正色历史文化园正门,宽18.8米,明代古式斗拱建筑。

朱正色历史文化园,位于邢台南和县城东北南白公路5公里处朱营村,占地面积122亩,分为:广场区、墓茔区、朱公祠堂区、朱正色故居区、十方院区、碑廊区等。

邢台朱正色历史文化园

邢台朱正色历史文化园

邢台朱正色历史文化园

朱正色历史文化园依据历史名人明代贤臣朱正色事迹资料建设。朱正色(1539-1606年),字应明,号和阳,明顺德府南和县朱营村人。朱正色8岁进入私熟读书,23岁考中举人,36岁中明朝万历年间甲戌科进士,五次赶考,四次落闱。他在赶考的路上不是单纯的为考试而备考,而是在游学中理论结合实践而应试,先后学习了农学、医学、军事骑射学等方面专业技能并获得证书。这时候,他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从36岁开始至56岁止,为官20年,历任河南偃师县、湖北江陵县知县,南京兵部员外郎、陕西肃州兵备佥事、甘州兵备副使、宁夏巡抚、万历帝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官阶正二品。因功绩卓著,万历皇帝御赐为其敕建"平定边疆牌坊",为其父敕建"天恩覃敷坊"、为其子敕建"金吾世胄坊"以彰显其功勋。

邢台朱正色历史文化园

天恩覃敷坊

邢台朱正色历史文化园

金吾世胄坊

朱正色不仅政绩卓著,而且理论造诣很深,先后著有:《涉世雄谭》、《练兵新法》、《征士录》、《清福录》、《朔方奏议》等,其中读史笔记《涉世雄谭》被收入《四库全书》。朱正色56岁时,因年迈告老还乡侍奉老人,并在南和县城东南兴建"十方院",为国家培养了众多栋梁之才。据统计,南和县在明朝267年间,被任命为尚书的只有6人,而朱正色的学生就有3人,先后培养了李起元(户部尚书)、李若珪(刑部尚书)、白储玿(太常寺卿)3名尚书和10多名府级以上官员,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对南和的发展与进步影响深远。因此,朱正色成为南和县重要的历史人物。南和县以朱正色名字命名"朱正色大街"。

邢台朱正色历史文化园

墓区神道牌坊,长13米、

邢台朱正色历史文化园

邢台朱正色历史文化园

邢台朱正色历史文化园

邢台朱正色历史文化园

邢台朱正色历史文化园

邢台朱正色历史文化园

邢台朱正色历史文化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