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的張家界如何走向世界?瀟湘游:無邊風景一時新


36歲的張家界如何走向世界?瀟湘遊:無邊風景一時新


文: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歐陽婷 莫雪霈 圖:受訪者提供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吧!”這一句廣告詞,曾紅遍大江南北。

俗話說,衣食住行增增日上,科教文衛欣欣向榮。有了這些保障,自然便萌生了“出去看看外面世界”的好心情!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又一個新的熱詞已然成為各界代表委員們討論的話題,逐漸引領時尚——它就是“旅遊”。

回顧改革開放40年,旅遊業從一顆種子,發展成涉及各個領域的參天大樹;從一項“奢侈”的家庭活動,變為噹噹今最時尚、最主流的生活方式;從緩慢、悶熱的綠皮車疾馳進入環境優雅的“高鐵時代”,引領著自助遊、自駕遊的新生活……


36歲的張家界如何走向世界?瀟湘遊:無邊風景一時新


可什麼是旅遊?除了是一種休閒方式,國家文化與旅遊部的一組統計數據或許能給你不同的答案:“2016年旅遊業對我國國民經濟貢獻達11%,對社會就業綜合貢獻超過10.26%,旅遊業的發展已使超過10%的國內貧困人口脫貧”。

從“吃喝玩樂”到“旅遊扶貧”,經歷改革開放40年,湖南人每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背後究竟經歷了什麼?今天,讓我們翻開湖南旅遊的篇章,走進中國首個打造“國家森林公園”的張家界,聽聽這座城市是怎樣靠旅遊推動湖南發展的……

“張家界打造了全國首個國家森林公園,接待的卻都是外國人”

關鍵詞:入境旅遊

時間:1983年

9月22日,今年55歲的張家界退休職工李金濃將“國慶黃金週”的旅遊計劃提上了日程。作為一名曾在張家界武陵源區工作近40年的服務者,從與旅遊結緣的那一天起,“出門走走”便成了她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旅行》雜誌社的主編金克劍曾回憶起1978年他第一次來到張家界時的情形,“坐的東方紅大拖拉機,輪子像個大簸箕,行駛在那種簡易公路上,驚險萬狀。”

1978年改革開放,神秘的東方大國向世界敞開了懷抱,當時地處偏遠山區的張家界市還只是一個小縣城,這裡的居民甚至不知什麼是“旅遊”。

1982年9月25日,國家計委以作出《關於同意建設大庸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的覆函》,宣告我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在湖南省大庸縣張家界誕生。金鞭巖飯店作為大庸縣張家界的第一家賓館投入使用,成為了遊客來到張家界遊玩住宿的唯一選擇。

李金濃就是這一年招聘到金鞭巖飯店,成為第一批瞭解旅遊的張家界人。

“張家界打造了全國首個國家森林公園,接待的卻都是外國人!”李金濃印象深刻,“當初到這裡遊玩的人打扮都很新潮,他們穿著短褲、衝鋒衣、長棉襪,我之前從沒見過!他們大多數都是從國外來的,還有一部分是香港、澳門過來的遊客。”

1985年,湖南省旅遊局成立,而張家界作為湖南旅遊的“地標”,一時間還吸引了不少外國遊客。

1983年下半年,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正式需要購票入園——“門票就是一張標價為兩角錢的薄薄的紙片,景區派兩位工作人員在通往山上的小路入口處擺一根長凳,以此為簡易的門票站,逃票的遊客可多了!”李金濃說。

“當時我們國家都是入境旅遊,境內旅遊少,更別說是私人成立的旅行團了。”原湖南華天國旅董事長劉芬珍說,來湖南旅遊,至少要八天——欣賞張家界美景,全靠一雙腳,除去來回花在路上的兩天,至少要三天。除了這裡,當時最受歡迎的湖南景點還有長沙的馬王堆、嶽麓書院、橘子洲頭,湘潭的韶山,常德桃花源等。

劉芬珍說,從長沙到張家界,回程路上順便去常德桃花源,再看看韶山,算是湖南的經典旅遊路線。如果要多遊幾個景點,八天還不夠。


36歲的張家界如何走向世界?瀟湘遊:無邊風景一時新


“柏油路取代了泥沙路,高山索道成了景區名片”

關鍵詞:環境改善

時間:1997年

木心詩作寫道:“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放在旅遊業來說,從前的旅遊也很慢——漫長的旅途奔波,慢慢的山間步行,是路途的遙遠,也是用腳步感知到的瀟湘山水。

然而,遊客的“慢節奏”卻恰巧加速了張家界旅遊行業的發展。

1988年,為了方便景區管理,將原分屬於永定區、桑植縣、慈利縣管轄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天子山自然保護區、索溪峪自然保護區合併成武陵源風景區,大庸市(縣級市)升格為地級市,湖南省開創了中國因旅遊而設立地級市的先河。

“不得了啦!這裡的遊客一天比一天多,林場倉庫的頂棚也住滿了,看來要趕快建招待所。”就這樣,從金鞭巖飯店到張家界賓館,從翠樓賓館到棲鳳山莊,旅遊賓館在張家界遍地開花。1990年,景區接待遊客總數達到100萬,旅店依然供不應求。

“來玩的人最開始除了走路,就是坐轎子上山。”李金濃告訴今日女報/鳳網記者,80年代後期,附近的村子裡的人開始把竹椅的兩邊綁上兩根竹竿,做成一個簡易的轎子,兩個人合作將遊客抬上山頂,隨後又送上來,“上下一個來回需要兩個小時,一趟50塊,一天可以賺好幾百”。

自1992年張家界武陵源自然風景區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後,景區管理處開始加快景區各項基礎措施的建設,1997年,黃石棧索道和天子山索道先後完工,“柏油路取代了泥沙路,高山索道成了景區名片!”索溪峪景區管委會管理所所長鬍業欣告訴記者,步行上山和搭乘轎子上山的場景逐漸消逝在景區裡。

十年一發展。除了李金濃,如今在武陵源景區門票管理中心工作了26年的袁謀文感觸很深,“以前是政府建旅館,後來大力發展賓館、酒店,還是供不應求”。

袁謀文清楚地記得1993年夏天的一晚,就職的武陵源酒店所有房間都客滿了,一位獨自來遊玩的50歲的北京阿姨找不到旅店落腳,“夜深了,她實在沒地方去,我只能把房間讓給她,自己睡了一晚大堂”。

除了酒店的變化,讓李金濃感受最深刻的還有交通方式——當時湖南省內的主要交通方式是汽車,汽車票只能當天買當天走。買飛機票還要開介紹信。旅行社的客源幾乎都是入境團隊,所以對導遊的外語水平要求很高,服務態度和能力也很重要。

“90年代起,國內開始真正興起旅遊業,湖南人也開始出去看世界了。”劉芬珍說,從旅行社接待遊客的大數據來看,湖南普通老百姓的出境遊興起於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主要目的地是新馬泰,國內遊熱門目的地則是桂林、昆明、三亞、北京、上海等。而當時的護照都是一次性有效,使用一次就作廢。

“曾經旅遊都靠一雙腳,如今能坐著汽車輪船看世界”

關鍵詞:交通便利

時間:2005年

古人遊歷名川山河,在遊記中寫道:“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李金濃見過太多風塵僕僕的遊客,對此深有體會,“改革開放初期,交通不發達,光是從長沙來的遊客就要輾轉8到10個小時的車程到達張家界市區,再乘坐汽車行經兩個多小時的盤山公路才能到達風景區。”

國內旅遊都如此艱難,更別提國外的旅客來遊玩的路途是多麼曲折。然而,在21世紀初,張家界在湖南率先掀起了一陣“韓流”風潮,李金濃對此印象深刻——2005年,張家界荷花機場開通了全省首班“張家界—首爾”航班。

“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景區飯店的招牌上都會印上中文和韓文兩種文字。那時候還常常可以看到韓國人來張家界拍電視劇、表演文藝節目。”李金濃告訴記者,2005年的時候,單位組織到上海旅遊,回來的時候特地搭乘飛機在荷花機場降落,“第一次坐飛機動都不敢動”。

直到2010年,荷花機場已開闢國際航線11條,新開通7條國際航線。國內航線為16條,分別與11個國際城市和18個國內城市通航。李金濃坐飛機出行的機會更多,變成了一個打“飛的”的老手。

交通的便利對旅遊業帶來了多大的生機?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名勝區和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宣傳營銷科副科長鄭海燕向今日女報/鳳網記者回憶,2005年,張家界至常德高速公路正式通車,自駕遊也引領了又一種新的潮流——來武陵源風景區的遊客數量呈井噴式增長,當年的遊客量首次突破了100萬人。再到2007年,旅遊旺季的進山遊客人數高峰甚至可以達到3萬人左右。

“曾經旅遊都靠一雙腳,如今能坐著汽車輪船看世界!”面對這日益熱鬧的武陵源風景區,李金濃覺得自己作為服務張家界旅遊的第一批工作人員,應該要多做些什麼。於是,她主動請纓到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金鞭溪女子保潔隊做景區內的衛生保潔工作,上下班來回要走15公里,這裡的每一寸山水、每一位擦肩而過遊客的點頭微笑,她都再熟悉不過。


36歲的張家界如何走向世界?瀟湘遊:無邊風景一時新


“吃住行遊,一部手機全搞定”

關鍵詞:智能旅遊

時間:2016年

陸凱曾在《贈范曄詩》中寫道:“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曾經為了讓更多的朋友看到美景,需要邀請對方親臨當地。

都說“吃住行”是旅遊過程中最重要的三要素。40年間,湖南旅遊在吃、住、行方面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鉅變——如今,“智能旅遊”成了熱潮,小小一部手機就能遊遍湖南。

李金濃還記得,90年代,為了請一位同事協調完成一項工作,她為此跑了7.5公里,一個來回就需要奔波15公里,“現在多輕鬆啊!吃住行遊,一部手機全搞定!”。

如今,不管是自助遊還是跟團遊,湖南的各大旅行社都會推出“私人訂製套餐”,通過網絡預約就能實現“提前瞭解行程”、“考察酒店環境”等要求,“遊客剛抵達張家界,就能收到一個表示歡迎的落地短信!”

“2016年,曾有遊客投訴過景區內的信號不好,景區立馬整改。”李金濃說,由於武陵源的地理原因,導致信號時有時無。可景區在接到投訴後,立馬改善了這種情況,使信號覆蓋整個景區,“現在來景區遊玩,還可以用手機買票。”

今日女報/鳳網記者在武陵源景區看到,現在景區內所有的門店都已經在門口最顯眼的位置擺上了二維碼,方便遊客手機支付。

在武陵源景區附近經營民宿的卓俊告訴記者,最初自己的客棧放在淘寶上進行銷售,後來隨著旅遊APP的發展,他開始把民宿放到OTA(在線旅行社)平臺上,“我們的客房幾乎都是通過手機APP提前預定出去。”

當然,不止是張家界。在湖南其他知名景區,還推出了方便遊客隨時瞭解本地文化的“電子導遊”服務,掃一掃二維碼,就能聽“語音導遊”給你講景區故事!

改革開放40年,湖南旅遊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旅遊業態更加豐富,同時,產業迅速升級,實現了爆發式增長。這背後不僅是經濟建設取得的成就,也有人們對精神生活更高層次的嚮往。

如今,旅遊已成為世界認識現代湖南、開放湖南、美麗湖南和文明湖南的重要窗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