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將助力長租市場「少走彎路」

隨著多家房企、地產中介、創業公司的群起入局,長租市場似乎已成為各方的“兵家必爭之地”。但與之相伴而來的,則是眼下租金上漲、租金貸、甲醛危害等問題層出不窮,行業未來發展態勢亟待明確。

9月初,碧桂園長租公寓經營管理部總經理楊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前所未有的關注度將進一步促進行業的健康成長,對於場中的諸多玩家而言,“更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在發展過程中進一步加強自身的產品和服務,從而回歸到行業本質,真正聚焦居住及居住服務本身”。

在他看來,依託於地產主業的多年積累,碧桂園長租市場的下一步,是要“將優勢充分轉化為動能”,“在與主業深度結合的同時,又不能讓其已有的條條框框限制和束縛新業務的發展”。

保持資源優勢

在業界看來,目前,長租市場中的玩家大致被分為三類:一是以萬科、碧桂園、龍湖等為代表的房地產開發商;一是鏈家、世聯行等房產中介;以及以魔方公寓、蛋殼公寓等為主的互聯網創業公司。

事實上,不同資本的介入,其目的及模式自然有所差異。“眼下市場中非常火熱的部分創業公司、尤其是具備互聯網思維和基因的小企業,受益於公司的簡單架構,其在靈活度方面具有天然優勢”,楊鵬向記者坦言,“他們對於市場反應的靈敏度,以及對年輕人喜好的把握都值得認可”。

相比之下,大型房企在內部體系上自然更為繁雜。但楊鵬認為,任何事情都具有兩面性,作為傳統房企出身的碧桂園,在涉足長租市場的過程中,就是要把自身在房地產領域的資源背景和能力進一步轉化為優勢,而不是束縛。

“我們的優勢是多方面的,要調整思維,提高效率,將優勢最大化的利用起來”,在他看來,碧桂園的優勢大致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

其一,作為大型房企,在資源整合層面具有無法超越的先天優勢,楊鵬指出,“碧桂園深耕行業多年,在全國各個城市均有強大的區域團隊,有助於我們快速佈局全國市場。集團所覆蓋產業鏈條長且全面、內外部資源豐富且資源嫁接能力強大,如金融、家裝、文旅、教育、大健康等,整合這些資源所形成的合力,將助力我們在長租市場上形成獨有的優勢”。

其次,楊鵬認為,正是得益於在房地產行業多年的積累,碧桂園在產品體系上已相對成熟,“我們在工程建造、產品設計上積累了諸多經驗,具體到長租領域,就是要把過去的這部分積累轉化為新的形式,匹配當下新客群的需求”。

此外,碧桂園對於人才及團隊構建的用心程度,也被楊鵬看作是其巨大的優勢所在。“我們提出的‘未來領袖計劃’,就是要用專業人才構建專業平臺,支撐企業前行”,楊鵬表示,“對於一般的創業公司而言,是難以負擔大量高端人才儲備的,我們希望以此明確企業內部的認同度,實現高度的執行力”。

打造長租城市

在業界看來,長租之於多數房企,或是一條新的突圍之路。而記者注意到,楊鵬在採訪過程中,多次提及了思維模式的轉化。

“我們應當完成從‘客戶思維’到‘用戶思維’的轉變,更好的去滿足用戶當下的需求”,在他看來,目前,國內流動人口的結構性變化呈現出了較為明確的趨勢,一方面,流動人口的年齡階段在逐漸增長;另一方面,相較於過去以個體為單位流動,眼下出現了更多以家庭為單位流動的情況。

在此背景下,楊鵬認為,針對長租市場的佈局無疑要看得更遠。“未來的租賃需求、客戶的類型都將是多種多樣的,因此我們希望產品是覆蓋全年齡段有居住需求的人群,而不僅僅是年輕人,可能有居家人群、針對企業提供的住宿服務、都市白領、甚至度假人群”。

“租賃其實是一門入口級的生意,其背後的產業鏈非常長”,楊鵬向記者表示,“我們不只從居住功能考量,不再拘泥於兩棟公寓樓的點位概念,而要加入生活屬性和便利屬性。我們要做的,就是運用互聯網思維,將客戶基礎和規模,進一步向新零售業態轉化,疊加更多商業元素,打造生活閉環”。

具體來看,碧桂園給出的模式,即把針對細分客群的不同長租公寓品牌有機組合在一起,輔以相應社區商業及生活配套,搭建出更大體量的“長租社區”。而超大體量的“長租城市”通過整合公寓、酒店、寫字樓、商業等資源,打通零售、娛樂、健康、出行、教育等優質社會資源,引進新科技產業和配置城市級公共生活配套,打造出全新的公寓品類和產、城、人融合發展的城市綜合體。

這也意味著,對碧桂園而言,長租業務不是一個獨立的點,而將成為串起各業態的線。

數據顯示,目前,碧桂園旗下的BIG+碧家國際社區已在上海、北京、廣州、深圳、武漢、廈門、東莞等多個城市開展長租公寓業務,在營門店15個,開業房間逾3000套,已獲取項目的總房間數超過30000間。

原標題:碧桂園楊鵬:深耕地產行業多年 助力長租市場“少走彎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