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木製槍桿容易折斷?那爲什麼不用鐵製槍桿

古代的木製槍桿容易折斷?那為什麼不用鐵製槍桿

首先一個原因,就是機動性問題。

就以明清年間,應用最普及的長槍來說,普通士兵的長槍,槍桿最短也要一丈長,槍頭也要在三寸到七寸間。倘若全改成用鐵製,重量少說也幾十斤。一隊隊長槍兵,每個人扛著這麼重的傢伙衝鋒,跑得慢不說,恐怕還沒和敵人死磕,就要累的氣喘。

古代的木製槍桿容易折斷?那為什麼不用鐵製槍桿

放在武將身上,“純鐵長槍”就更成了累贅。腦補一下古代武將縱馬持長槍衝鋒的畫面就知道,基本是一隻手端長槍,一隻手抓著韁繩。倘若手裡的傢伙,是幾十斤的鐵長槍,就算這武將天生神力能端住,戰馬恐怕也扛不住。特別是古代的騎兵戰,往往要來來回回反覆衝鋒,扛著這樣的重武器,沒幾下就要把戰馬累趴。

所以,冷兵器時代,倘若把木槍桿換成鐵槍桿,遇上大小戰爭,基本就是沒開打就先繳械的節奏,萬萬打不得。

更重要一個原因,就要糾正一個誤解:誰說古代的木製槍桿容易折斷?

放在中國古代的戰場上,能拿來製造長槍的木材,本身就是優中選優。以戰神戚繼光的看法,堅硬的稠木是最適合做槍桿的,然後合木屬於其次。這一類木材,稍瞭解下就知道,就算不做任何加工技術,單純用來做木棍,也是十分堅硬,輕易都劈不斷。

古代的木製槍桿容易折斷?那為什麼不用鐵製槍桿

而古代中國代代精益求精的武器打造技術,更叫長槍的製作工藝,在明清年間就已十分成熟。一根用來做槍桿的木頭,其實只是槍桿的芯,外面還包裹上竹片,然後纏上藤絲塗上油漆,反覆晾曬後就可製成長槍。

這種古代版的“複合材料”技術,令堅硬的長槍柔韌性更強,白刃戰中的殺傷效果更強大。武術表演中那些如銀蛇纏動般飛舞的長槍,就是以這技術造就。

古代的木製槍桿容易折斷?那為什麼不用鐵製槍桿

所以說,古代冷兵器搏殺裡,真正能給部隊帶來勝利的靠譜長槍,正是那種輕便柔韌性好,更具有堅硬質地的長槍。古代中國軍隊多少次反侵略戰爭的勝利,揚威異域的榮光,也有這些打造長槍的中國工匠們,代代傳承的智慧心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