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街道:订单高粱 “红满天”农民增产又增收

因地制宜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振兴街道利用土地集中连片适合发展规模化粮食种植的优势,通过政府引导以订单农业的方式,吸引街道各村集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户发展高粱规模种植,为乡村振兴略实施奠定产业基础。金秋十月,高粱熟了红满天,丰收的曙光、实惠的红利在振兴街道弥漫开来。


这几天,振兴街道司马村的高粱种植基地“高粱红”一望无际,谷穗随风而舞,收割的农民和大型机械在高粱地里穿梭。

农民收割的全部是酿酒高粱,司马村生富塘种植合作社在去年流转500余亩土地的基础上,今年扩大到1100多亩规模化种植酿酒高粱。


振兴街道:订单高粱 “红满天”农民增产又增收


振兴街道司马村生富塘种植合作社负责人 张有生:

这么多土地能够给周边的农户带来十来万的收入,不仅是咱们有收入,农户也有活计做了。现在正在秋收时期,咱有合作社的成员,三、四十个,有咱的联合收割机,两手准备,正在抢收,估计今年亩产九百余斤,明年扩大规模,带动周边的农户,增加收入。


农民们之所以有信心大力发展高粱种植,离不开政府的统一种籽,统一管理和统一销售。今年,振兴街道与酿酒企业合作,签定订单生产协议书,并且给予农民一定的种植、技术与资金支持。与司马村一样,今年振兴街道还有其他3个行政村集中连片种植酿酒高粱。在振兴街道南辛安村,以集体经营土地为主要经营方式种植的酿酒高粱,目前已进入收购阶段,高品质高粱也达到了丰产,农户增收明显。


振兴街道:订单高粱 “红满天”农民增产又增收


振兴街道南辛安村村委主任 张林有:

今年咱们种植酿酒高粱种了800余亩,村委组织治了三次蚜虫,咱们保底价是1.05元,比往年种植玉米一亩地能增收600元,估计全村增加收入是50万元。


振兴街道位于平川地带,土地集中连片,水源方便,耕地面积达17000余亩,发展种植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过去这里习惯于种植玉米,但是连年的种植使得玉米产量下降。今年,街道采取轮作倒茬的方式,在确保农民收益的情况下号召各村种植高粱。有企业订单收购做支撑,大量的高粱不“愁嫁”,已经种植的3500余亩高粱地占到全街道耕地的五分之一以上,亩产平均约1000斤,相对于过去种植玉米来说,每亩地可增收300-500元,全街道预计可增收105-175万元。目前,订单农业已成为全街道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促进了农户与企业的双盈利。


振兴街道:订单高粱 “红满天”农民增产又增收


振兴街道办事处农业中心主任 何铁兵:

以前老百姓打下以后不好卖,价格不高,现在就解决了他们这些后顾之忧,而且价格也能够随行就市,他不是说是死的,就是低于这个价格的时候,我按1.05元结账,高于这个的时候按市场价走,这大大缓解了老百姓买卖的忧愁,也能增加一定的收入。


下一步,振兴街道将不断强基础、提档次、增效益,力争打造高产优质酿酒专用粮基地,为我市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强市贡献更大力量。


振兴街道:订单高粱 “红满天”农民增产又增收


振兴街道办事处农业中心主任 何铁兵:

咱们下一步继续通过典型带动,组织咱们街道的土地进行轮作倒茬,引进新品种,进行新技术改革,把咱们这个杂粮种植推出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