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後,白起爲什麼寧死也不帶兵打趙國?

似水年華76144396


要想解答這個疑問,必須回過頭理順長平之戰,也必須反思《史記》的文學化記述。

第一,長平之戰的戰爭結果——兩敗俱傷

長平之戰因“紙上談兵”這個典故,在歷史上知名度很高,趙括也成了公認的笑柄。長平之戰的戰爭過程目前有多個版本,冷兵器背景下秦軍小隊能不能穿越山地且不攜帶輜重的情況下就繞到趙軍後方佔據趙軍營壘,這裡不做討論,但戰爭結果卻是很明確的,那就是出擊的趙軍全軍覆沒,秦軍死傷過半。

趙軍在長平前線最多有四十五萬部隊,跟隨趙括出擊的部隊不超過35萬,後勤、輜重、營壘最少也要10萬。也就是說,四十五萬全軍覆沒是不可能的。秦國動員了過境郡縣15—70歲男性趕往前線,加上前期投入兵力和批次增員兵力,總兵力不少70萬,換來的結果是死傷過半,減員不低於35萬。

第二,白起不掛帥——心有餘而力不足

白起不掛帥的原因,白起自己說的很清楚了:今秦雖破趙軍於長平,但傷亡者過半,國內空虛。也就是說,秦國在長平之戰後有生戰鬥力嚴重損失,已經不具備滅趙的實力條件,掛帥遠征必敗。

如何驗證白起所說的話是否屬實?很簡單,看後續事態發展即可。白起拒絕後,王陵執行了戰爭任務,領兵20萬滅趙。王陵敗,秦王增兵10萬。王陵再敗,王齕接盤,帶來了10萬援軍。王齕敗,秦王做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舉動:增兵5萬!也就是說,長平之戰的重大傷亡,使秦國在對趙國發起的滅國之戰中,最多隻能拿出45萬的兵力,然而這45萬大軍,也驗證了白起對出兵趙國的判斷,秦軍再次死傷過半,秦國丟失了大片領土。

第三,中國傳統史學的痛點——反間計

《史記》作為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歷史著作,其偉大意義自不必說,但也存在諸多問題,當然這些問題是紀傳體史書的通病,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文學化、小說化處理歷史事件,有些人物傳記更像是小說而非史料。最能反映這一問題的就是審美疲勞的“反間計”。

翻開《史記》,每逢重大事件,總是少不了反間計,這種含金量不高且應用條件苛刻的技法,還總是有著奇特的效果,百試不爽,白起只不過是眾多受害者之一。現在就事論事的講,白起真的中了反間計了嗎?

答案是,白起根本不是范雎陷害而死,范雎也不可能對白起用什麼反間計。原因如下:1,范雎沒有陷害白起的動機。范雎身位宰相,是秦國的第一大腦,處於政策的制定端,而白起作為秦國的第一武將,處於帝國政策的執行端,二人領域不同,分工不同,晉升路徑不同,職務天花板也不同,白起功勞再大,也影響不到范雎,所以范雎沒有陷害白起的動機。2,范雎與秦王的滅趙決策,並不是為白起量身定做的,而是出於秦國的帝國利益制定的,作為戰國後期的兩個超級大國,滅亡趙國對秦國來說誘惑太大。換一種說法就是,沒有白起,滅趙也要執行,這是帝國的戰略決策,范雎沒必要用這種方法來陷害白起。3,反間計作為一種戰術計謀,有著苛刻的使用條件,那就是信息封閉或信息不對稱,不然被離間的雙方一旦直接接觸我方計劃就會全盤暴露,這種方法不適用於信息高度對稱的內部政治鬥爭。4,以范雎的為人和才華,不會做這種幼稚的事。范雎流亡到秦國,從弱國小吏到強國宰相,在政治上重塑了秦國的帝國政策,對內鞏固變法成果,對外積極擴張,為人包容、謙虛,且當時已經位極人臣,怎麼可能像個老孃們一樣為了功勞和地位在昭王面前說閒話?他要是這種碎嘴子,秦昭王當初也不會對他袒露心事進而委以重任去和太后爭權。

反間計充斥《史記》之中,並非司馬遷有意編造。編年體歷史著述,記述中心是“事件”,並不注重事件的具體過程,只記述事件的誘因、發展和結果。但紀傳體不同,記述的中心是人,需要將某個歷史人物在歷史事件中的具體行為寫清楚,這也是為什麼司馬遷要不斷走訪六國、聽取當地居民口述的原因。結果就是,司馬遷在收集史料的過程中,將民間流傳的、與史實不符的陰謀論故事一併寫了進去。


清商文化工作室論文部


長平之戰,趙國慘敗,四十幾萬精銳部隊灰飛煙滅,國家已是岌岌可危。

白起挾勝利之威,席捲趙國,勢如破竹。此時的趙國,生死繫於一線之間。然而,令人不解的是,秦昭王居然下令白起撤兵,班師回國。

這道命令著實蹊蹺,明明形勢大好,為何匆匆收兵呢?其中別有故事。在長平之戰中,白起光芒四射,他的聲望與權勢自然水漲船高,直逼權臣范雎。

倘若白起再取邯鄲,滅了趙國,那麼他的功勞更是無人可及,到時范雎恐怕只能乖乖地把相位讓出來了。范雎見不得白起坐大,便忽悠秦昭王說:長平一戰,秦軍傷亡很大,不能再戰了,不如退兵。

秦昭王對范雎言聽計從,遂與趙國罷兵休戰。對於這種結局,白起心有不甘,明明有機會滅了趙國,卻因范雎背後拆臺而未得逞,不由得心懷怨恨。從此,白起與范雎便結下樑子,關係惡化了。

一年後,秦軍已得到充分休整,秦昭王又想攻打趙國。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這次輪到白起反對伐趙。

白起病了,秦昭王前來探視。

“不可伐趙。”白起毫不含糊地說。

秦昭王不解地問:“去年與趙國決戰時,國庫空虛,百姓飢餓,將軍不考慮百姓的負擔能力,一味要求增調軍糧以消滅趙國。如今寡人實行休生養息的政策,積蓄糧食,提高軍隊的待遇,將士的薪俸比以前多了一倍。現在您卻說不能伐趙,為什麼?”

白起分析說:去年長平一戰,趙軍遭沉重一擊,舉國惶恐,只消一擊便可將其消滅。如今趙國上下同心戮力,君臣同憂共懼,勤於政事,邯鄲守衛力量較去年增加十倍,而且積極與東方諸侯交好。趙國國內殷實,外交成功,不可伐趙。

昭王不以為然地說:“寡人已經決定了,軍隊也要出發了。”

由於白起臥病,秦昭王遂任命王陵為大將,揮師進攻趙國。

果然不出白起所料,王陵的軍隊在邯鄲城下遭遇到趙國人頑強的抵抗,進攻屢屢受挫。秦昭王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看來王陵水平不行,還是得讓白起上陣,便差人把委任狀送到白起府中。

白起本是性格高傲之人,你秦王不聽我的勸告,自作主張,現在打不贏要讓我擦屁股,沒門!他假稱大病未愈,不肯受命。

白起不肯去,秦昭王沒辦法,派丞相范雎前往傳話。若是派別人去,白起或許還會回心轉意,偏偏是派與他有隙的范雎,這事便沒有迴旋的餘地了。

范雎到了白起家中,先是吹捧他一通,歷數白起在伊闕、鄢郢、長平諸役中的偉大表現,最後說:“您以前以寡擊眾,有如神助,何況現在伐趙是以強擊弱,以眾擊寡。”

出乎范雎意料的是,白起仍不肯奉命前往。

白起對范雎說,秦國已經失去滅趙的最佳時機,此時趙國內部團結,“耕稼以益蓄積,養孤長幼以益其眾,繕治兵甲以益其強,增城浚池以益其固,主折節以下其臣,臣推體以下死士。”他還指出,趙國以弱擊強,必定會以堅壁清野的戰術對付秦軍,倘若陷入持久戰,東方諸侯國必定會出兵援救趙國,秦國定然無功而返。

應該說,白起確有獨到的戰略眼光。

不過,他之所以不願奉命前去,還有一個原因,便是對范雎不滿。倘若不是范雎從中破壞,他早在一年前就滅了趙國。一年前攻邯鄲,如風捲殘雲,勢必手到擒來;一年後的今天,形勢已全然不同,王陵的部隊在前線久戰無功,范雎要讓他出來擦屁股,門都沒有!

范雎對白起一直有很強的防備心,怕他搶走自己的相位。如今白起既不願前往,正好以此為口實,在秦昭王那兒添油加醋一番。秦昭王聽了十分不悅,冷冷地說:“沒有白起,難道我就滅不了趙國麼?”

秦國能征善戰的大將多了去了,不差白起一人。他任命王齕為主帥,取代王陵。

王齕包圍邯鄲九個月,仍無法越雷池一步,他與前任一樣,無計可施。

聽聞王齕的窘狀,白起發了一聲冷笑:“當初不聽我的建議,現在如何呢?”

這句話,傳到秦昭王耳中,他勃然大怒,氣沖沖地跑到白起家中。白起假裝生病臥床不起,秦王惡狠狠地放話說:“你即便有病,也要為寡人出戰。若立了功,寡人重賞你;若是不去,寡人跟你沒完。”

哪曾想到這個白起不是吃素的,竟然敢頂撞秦王,他說:“臣明知去了即便沒功勞,也不會受懲罰;若是不去,無罪也可能獲誅。但是請大王聽我的建議,放棄攻打趙國。臣寧可伏誅受死,也不願成為蒙受恥辱的敗軍之將。”

所謂榮譽高於生命,白起寧可抗命不從。

秦王聽罷怒火攻心,他一言不發,拂袖而去。幾天後,最後通牒下達,要麼擔總司令,要麼滾蛋。白起仍拒絕奉命。秦昭王二話沒說,把白起連降十八級,貶為普通一兵,發配陰密,緩期執行。

由於白起始終不願奉命,秦軍在邯鄲城下遭到空前失敗,秦昭王更是把怨氣發洩在他身上,遂執行發配令,把白起逐出咸陽。

與白起有隙的范雎乘機落井下石,誣陷說:白起被貶,心有怨言。秦王大怒,他本來對白起抗命便十分惱怒,聽說這傢伙竟還敢發牢騷,遂心生殺意。白起剛剛出了咸陽十里,到了一個名為杜郵的地方。秦王的使者很快抵達,帶來一把劍。

看到這把劍,白起明白了,賜劍就是賜死,秦王是要逼他自裁。儘管他為秦國立下的軍功,沒有人可以超過。即便如此,他還是難免一死。原因很簡單,他再無利用價值了。


君山話史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前262年,秦趙長平之戰,雙方投入大軍上百萬人次,最終趙國戰敗,45萬降卒被秦軍坑殺。

前260年,秦國撤軍,半年後,秦軍捲土重來,大軍直奔邯鄲而來,意圖徹底消滅趙國,但是秦軍接連攻打三次,都被擊退。

此時的秦昭王想到稱病在家的白起,下詔白起掛帥出征。然而,這位被歷史學家稱為“殺神”的將軍卻選擇了抗旨,並且兩次拒絕了領導的徵召。白起的忤逆和攻趙前線的失敗讓秦昭王急火攻心,最終下詔白起自殺。

一代殺神就此隕落。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能取得坑殺趙國降卒45萬的巨大勝利的白起,會一反常態打死不去進攻邯鄲呢?“靜夜史”認為原因如下:

1、趙國並沒有遭受滅頂之災

長平之戰後,燕國看到趙國兵敗,開始萌生了趁機劫掠趙國一把的猥瑣想法。

《資治通鑑卷第六•秦紀一•秦昭襄王五十六年》記錄:“燕王喜使慄腹約歡於趙,以五百金為趙王酒。反而言於燕王曰:“趙壯者皆死長平,其孤未壯,可伐也。”

所以在前251年,在燕趙剛剛締結了友好盟約,頭腦發熱的燕國就大舉進攻趙國,結果遭到了趙國大將廉頗的迎頭痛擊,燕國被趙國反殺。

史載:“燕師至宋子,趙廉頗為將,逆擊之,敗慄腹於鄗,敗卿秦、樂乘於代,追北五百餘裡,遂圍燕。燕人請和,趙人曰:“必令將渠處和。”燕王以將渠為相而處和,趙師乃解去。”

從長平之戰到燕趙之戰,前後不到10年,趙國就重新成為東方強國。

所以趙國真的收到滅頂之災了嗎?秦國在長平之戰中到底又取得多大的戰果呢?45萬大軍中真正的將士又有多少呢?

答案就是:趙國雖然45萬降卒被坑殺,但是真正的將士遠沒有達到此數,更多的是為趙軍提供後勤保障的民夫等人。

不過,即使是民夫,受到趙國胡服騎射全民皆兵風潮的影響,戰爭時期,這些民夫最起碼也是預備役,是潛在的趙國士兵,所以白起才會痛下殺手。

而既然趙國軍隊損失沒有達到45萬,那趙國就不是遭到了滅頂之災,此時的趙國都城邯鄲,起碼還有10萬左右的軍隊,這是邯鄲之戰能夠取得勝利的主要原因。

在《史記》中,白起給出了秦昭王三個不去打邯鄲的3個理由,包括邯鄲不好打,秦國在長平之戰中損傷過半以及秦軍容易受到東方諸國的合擊。

但是這三個理由都是無法掩蓋趙國實力尚存的事實的,而且經歷了大敗的趙國哀兵,會讓白起敗得很難看,這才是白起寧死不去的原因。

很多人說白起欺君,他在長平之戰中根本就沒有取得如此巨大的戰果,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2、此時的秦國並不具備一口吞掉趙國的實力

長平之戰後,白起想要乘勝攻下邯鄲,消滅趙國,結果秦昭王被範睢的讒言所耽誤,秦軍撤軍半年,趙國恢復了元氣,所以秦軍失去了提前30年消滅趙國的絕佳時機。

《史記》記載:於是應侯言於秦王曰:“秦兵勞,請許韓、趙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王聽之,割韓垣雍、趙六城以和。正月,皆罷兵。武安君聞之,由是與應侯有隙。

聽起來好像白起趁趙國長平之戰大敗,再被白起來上一下就一定能亡國一樣。

事實上,趙國遠比白起想得要堅韌很多,因為,趙國的政治中心,不止一個!

準確的說,是三個!

趙國國土南北跨度大,南到河南北部、中間囊括了冀中南、晉大部,直到內蒙古河套地區。這樣的國土範圍內,有太行山、黃土高原、黃河等地形,所以地形破碎,相互之間難以統一協調,只能分化出三個環境迥異的三個板塊,包括以晉陽為中心的西部板塊,以邯鄲為中心的南部板塊和以代郡為中心的雲中板塊。

長平之戰,位於晉陽板塊附近,對於邯鄲和雲中板塊而言,影響不是很大。

這樣的情況下,秦國可以說在長平之戰中摧毀了晉陽板塊,但是對於另外兩個板塊,特別是雲中板塊,基本沒有受到損失,這是同樣在長平之戰中損失大半的秦軍難以拿下的。

此時的滅趙之戰已經不是拿下趙國都城邯鄲就能解決問題的時候了,沒了邯鄲,還有晉陽,沒有晉陽還有云中,想一口吃掉趙國,白起還沒有這副好牙口!

所以,面對膨脹的秦昭王想要徹底吃掉趙國的狂妄計劃,白起也只能以死明志了!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枚酷愛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靜夜史


因為失去了最佳時機,去了也是打敗仗。畢竟這時候錯過了戰機,六國的救兵已經到了趙國,來援助趙國了。

趙國以一國之兵力,如何能對抗幾國的聯軍呢?

我們詳細說下白起為什麼不出戰的原因?

白起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白起還是四大名將之首。

之所以說在四大名將之中白起的位置比較靠前,是因為他殺的人比較多。整個戰國時期,七國打仗死亡人數總共不到一百二十萬,而白起一人就殺了九十萬。

長平之戰白起戰勝趙括,趙國四十萬大軍投降了白起。白起把這四十多萬士兵全部給坑殺了。

這時候可以說,一舉拿下趙國是最佳時機,白起作為一個出色的軍事家,他怎麼可能放過這個戰機呢?

白起向秦昭襄王請命,要去攻打趙國都城邯鄲,順勢把趙國給滅了。

秦昭襄王把宰相范雎給叫了過來,他想聽聽范雎怎麼說?

范雎說這時候秦國剛打了勝仗,已經比較疲憊了,所以,不易急於出兵去滅掉趙國。

范雎之所以這麼說,是有私心的。

因為若是白起這時候前去滅趙,可謂是勢如破竹,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趙國必將抵抗不住,會亡國的。

白起把趙國給滅了,那白起的功勞就太大了。可以說那時候就連周公,姜尚的功勞都比不過白起了。

要是白起的功勞真的能蓋過古人,他在秦國的地位,肯定會高於宰相范雎的。

為了不至於讓白起蓋過自己的地位,范雎阻止了這場滅國的軍事行動。

過了幾年,秦昭襄王又想滅趙國了。

他想派白起去,白起不去,因為白起知道時機已過,是滅不了趙國的了。

秦昭襄王只能派其他將領去,可惜的是,秦國果然打了敗仗,因為魏國的信陵君偷了兵符,前來援助趙國了。

秦軍在趙國連連吃敗仗,秦昭襄王把這些憤怒都怪在了白起的身上。

他把白起給貶為了平民,白起被趕出了都城。

可是,白起還沒有出都城,就被小人給誣告了。

不得已秦昭襄王賜給白起一把劍,讓白起自裁了。

其實白起也沒想到自己拒絕去打趙國就會被殺,畢竟他的功勞很大。

功勞如此大的人怎麼可能隨隨便便被殺呢?

其實秦國一致都有殺功勞大的人的風氣。

商鞅功勞大不大,被車裂了。白起功勞大不大被賜死,范雎功勞大不大,被滅族。


史學達人


長平一戰,白起一舉坑殺40萬趙國將士,可以想象,此大手筆所造成的震撼,在當時足令整個趙國上下軍民甚至各國都是魂飛魄散、肝膽俱裂、聞風喪膽,足以摧任何軍隊的鬥志。此時若進兵趙國,趙國不但無力、更加無心抵抗,就是其他5國也是惴惴不安,擔心惹禍上身,滅趙可說是易如反掌。然一年後,趙國上下逐漸上從恐懼中緩過神來,反而將悲憤結成一股力量,明白了輸了就是個死,哀兵反而能勝。各國也反映過來不能坐視趙亡。此時白起再出山起兵攻趙,絕對是與全世界為敵,激起趙國全國軍民,以及東方各國的同仇敵愾,拼死抵抗,怎麼可能有勝算。一個頂級的名將應該就是知道什麼戰能打,什麼戰不能打,才能做到戰無不勝吧。


初見荇菜


最根本的原因是形勢比人強!白起即便是真的戰神也扭轉不了邯鄲之戰時對秦國極為不利的戰略態勢!

長平之戰秦國投入兵力有40萬以上,幾乎是傾巢而出。在距離國土之外數百里與另一個強國趙國殊死拼殺長達3年之久,龐大而繁重的後勤補給嚴重的消耗了秦國國力。最後勉強靠著敵軍主帥失誤取得了勝利,卻也付出了傷亡近半的損失。特別是坑殺降卒40萬這一舉動不僅讓各國看到了秦國的殘暴,同時也看到了秦國的虛弱。於是白起這才主張趁趙國還未從殺降所帶來的短暫震驚中振奮過來,以得勝之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攻滅趙國。

只可惜被勝利衝昏頭腦的秦昭襄王中了趙國的離間計,命令白起撤軍,放棄滅趙行動。

果不其然,趙國全力以赴開展合縱行動,各諸侯國懾於秦軍殘暴,紛紛與趙國建立同盟和準同盟,共同抗秦。惱羞成怒的秦昭襄王隨即派大將王陵、王齕率兵20萬攻打趙國。結果在趙國軍民萬眾一心的抵抗下,秦軍受挫於邯鄲城下,損失慘重。

盛怒之下的秦昭襄王決定繼續增兵邯鄲,準備讓白起掛帥。作為縱橫戰場、打遍六國無敵手的白起肯定深知,經過長平大戰的秦國尚未恢復元氣,無論是國力軍力都十分有限,抵禦六國合縱進攻尚可,進攻尤其大規模進攻必然十分不利。秦軍雖然還有幾十萬,但是精銳部隊並不多,除了在邯鄲前線的20萬以外,國內相當一部分還要擔負防禦北方匈奴和南部各國的趁機進攻,真正能夠用於支援邯鄲前線作戰的兵力實在是寥寥無幾。而趙國方面則愈戰愈強,楚國、魏國援軍也全部到達邯鄲外圍,秦軍實在是沒有必勝的把握。一旦秦軍戰敗,輕則丟掉函谷關以外全部土地,重則因為軍力耗盡危及國運。

白起作為一代戰神,只好以抗命不遵的方式阻止秦昭襄王繼續對邯鄲用兵。即便不能,也絕對不能讓秦國軍力葬送在自己手裡。

事實上,後來的局勢發展卻如此一樣。秦軍在魏楚趙三國聯軍協同打擊下慘敗於邯鄲城下,聯軍乘勝追殺,秦軍先後放棄佔領的魏地河東、趙地太原和韓地上黨,退入函谷關。

秦國經此一敗,國力軍力再次遭到重創,短期內不敢再東出函谷關,統一天下的進程被推遲了近40年。而氣急敗壞的秦昭襄王還是固執的認為是因為白起抗命不遵導致秦軍戰敗,於是賜利劍逼他自殺了。


天狼星大將軍


其實在長平之戰後,白起開始建議秦昭王趁長平之戰的勝利,一舉拿下趙國首都邯鄲。只是,趙國派蘇代賄賂了秦國宰相范雎,讓范雎勸說秦昭王不要進攻趙國。當時的秦國損失也不小,就採納了范雎的意見,趙國割地求和,秦國休兵。所以,秦王沒有采納白起的意見,錯失了滅趙的最佳時機。因為這件事情,白起與范雎也因此結怨,與秦昭王之間也產生了隔閡。

秦國和趙國休兵大約9個月後,秦國再次發動對趙國的戰爭,然而這一次白起卻反對進攻趙國邯鄲。這讓秦昭王有點大惑不解,當初是白起執意要進攻趙國,現在卻又反對。所以,秦昭王感覺白起有點不靠譜,認為白起在逃避,不想帶兵打仗,不想為秦國效力。

其實,白起知道,滅掉趙國的最佳時機已經錯過了,雙方休兵9個月。在這9個月當中,趙國的軍隊恢復得差不多了,而此時秦國貿然進攻趙國,把握已經不大。畢竟,秦國在長平之戰時白起坑殺了40萬趙軍,趙國國內軍民同仇敵愾,士氣高漲,如果白起再次帶兵進攻趙國,趙國百姓巴不得剝了白起的皮,吃了他的肉。讓白起帶兵,無非是,讓趙國人更加憤怒,這對秦國作戰是不利的。另外,當時其他諸侯也忌憚秦國,趙國也向其他諸侯請求外援,一起抵抗秦國。所以,魏國參戰以後,秦國接連的吃敗仗,也證明了白起說的話是對的。

正因為,秦國吃敗仗,當初秦昭王又不聽白起的勸告,執意進攻趙國。秦昭王心裡很不爽,所以秦昭王強行,啟用白起,讓其帶兵進攻趙國。但是,白起就是不肯,依舊堅持稱病。白起堅持稱病,不應徵,也有他的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是:他與秦王之間已經有了矛盾,而且他知道秦國一時滅不掉趙國,畢竟長平之戰已經激怒了趙國人。當時,秦國的士兵也已經疲憊,國內軍備消耗也大,需要休整,貿然進攻只會吃敗仗。當然,白起也有悔過的意思,自己殺了那麼多趙國人,心裡慚愧,這些因素也有。在他自刎的時候,《史記》裡面也有記載。不過,白起斷定秦軍贏不了,就算白起帶兵秦軍攻不下趙國,白起也會被問罪,到時晚節不保不說,下場估計更慘,所以寧願死也不願意帶兵。


朕史




認真研究白起一生的征戰史就可以看出來,白起之所以被稱之為戰神,絕非浪的虛名。他的一生戰例可謂百戰百勝,而他做到這些不僅僅是軍事天賦,更重要的是他一步一步,從士卒開始硬是憑藉實打實的軍功成長為了戰神。

其間他的成長經驗和領悟讓他深刻的洞察了戰爭致勝的訣竅和奧秘。孫子兵法曰:“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道,存亡之地,不可不察也”。很多用兵高手看似兵行險招,卻百戰百勝,其實所謂的險是針對一般人而言,他們自己是對對手、形勢、天時地利進行過綜合評估、精確算計的。



白起就是這樣一個人,既能觀形,也能度勢,所以他的每次戰例不盡相同,卻總能屢出奇兵,讓人拍案叫絕。水淹郢都,火燒鄢陵,常平誘敵合圍,既有形、勢的利用,更有心理戰的成份,如果白起要寫兵書,夠得後人研讀,死心塌地佩服。


常平之戰後,趙軍精壯盡失,已經沒有成建制的軍隊,而且在一次戰役即滅舉國之兵的威勢震懾之下趙國已經是驚弓之鳥,秦軍即便也有巨大損失,就算出動數萬精兵居高臨下,士氣高漲一個俯衝,趙軍也會迎風而降,肝膽俱裂。邯鄲到手其餘諸國都還來不及反應,有白起的威望,秦軍的大勝,趙都的陷落,山東六國根本不敢妄動聯合討伐的念頭。即便有同床異夢的聯合,白起肯定做過算計,也能夠讓他們知難而退。

但是秦王卻聽從了范雎的建議,命令停止進攻,讓趙軍、趙國獲得了喘息,也給合縱連橫創造了反應過來的時機。實際秦國大勝而不乘勝追擊,就讓對手看到了秦國的空虛,反而敢於聯手干預。一旦醒悟過來,集合諸國之力,加上邯鄲的高大堅固,易守難攻,再去攻打,時機已逝。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錯過時機與士氣,再難有勝算了。

所以,此後無論秦王如何軟硬兼施,白起再不領兵,不是在跟秦王賭氣。而是他本身就是秦國武力的象徵,如果他親自領兵就給了秦國必勝的勇氣,勢必再以傾國之力賭他勝利,而實際上敗局已定也。



倘若邯鄲戰敗,秦國就是趙國的下場,聯軍打敗了秦國柱石白起信心大震必然全力反撲,秦國賭國運一戰而敗,再也難支,滅國之禍真正在眼前了。所以戰神白起不聽從秦王王命領兵實非賭氣,而是老成謀國、以死盡忠而已。


謝金澎


為什麼長平之戰後白起寧死不領兵指揮邯鄲之戰,邯鄲之戰如果是白起指揮的話秦國會不會勝利?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來捋一捋長平之戰和邯鄲之戰期間的時間關係; 公元前260年四月,秦將王齕領兵進攻趙國長平,廉頗迎戰,長平之戰由此開始; 公元前260年六月,陣地戰中廉頗兵敗,同年七月廉頗開始固守營壘固守不出,以守帶攻,秦國久攻不下; 之後秦國散播謠言,說秦軍最怕趙括,趙王相信了,所以雙方同時換將,秦國暗中換的是人屠白起,趙國換將趙括,結果都知道了,趙括紙上談兵,45萬趙軍被白起坑殺!白起最狠的一招是放回了趙國240名年紀不到15歲的小孩,小孩回到趙國一說,白起直接被封神了——殺神! 殺神啊,人怎麼可能打得過神?所以趙國上下都怕了,白起就是要借用趙國的怕,一舉拿下邯鄲,但是秦國竟然接受了趙國的賠地求和!公元前259年正月,白起無奈撤兵! 這麼好的時機,為什麼答應趙國的求和啊,白起回到咸陽一查,竟然是因為范雎怕自己的功勞超過他,從而位列三公?你說白起氣不氣?怒不怒?火不火?這時候的白起一定把范雎的老祖宗都問候了十萬八千遍來吧! 事實證明範雎是錯的,秦王是錯的,因為趙國根本沒有賠地,同年10月,秦王令王陵帶兵攻打邯鄲,遇到對手廉頗,廉頗善守,而且平原君趙勝發動妻妾入伍,全民皆兵,趙國上下沒有一個孬種,一個個都悍不畏死,不畏勞苦,所以王陵敗了。 趙國不是害怕秦國麼?為什麼還能全民皆兵,共赴國難?很明顯,一開始大家腦子裡都是怕,但是後來就不只是怕了,更是恨,而是明白一旦打敗了,自己還是要死,那幹什麼不拼一拼?所以趙國佔有地利、佔有人和,秦軍自然打不贏。 這時候秦王第一次要求白起領兵,白起拒絕了,白起為什麼要拒絕? 剛剛咱們說過了,白起很火,很怒,同樣他也很傲,所以他不想打這場仗,而且他也知道這場仗不好打,決定勝敗的三個要素,天時地利人和趙國佔了兩個,而天時自己也沒有佔到,這仗怎麼打? 公元前258年,趙勝要去楚國搬救兵,就是這時候毛遂自薦和趙勝一起去,結果很明顯,楚國發兵10萬; 公元前257年,本來魏國也要發兵十萬來著,結果被秦王給嚇住了,這時候魏國信陵君竊符救趙,魏國的十萬兵也發了,這一下子趙國得到了兩個國家的幫助,這仗更沒法打了。 這時候秦王第二次要求白起領兵,白起拒絕了,結果就是秦王先是讓白起當個小兵,最後直接讓白起自殺在杜郵,這就是全部過程。 那為什麼最後白起寧死也不領兵攻打趙國邯鄲呢?第一、趙國上下對白起恨之入骨,更是明白敗了就是死路,所以趙國上下全民皆兵,更得到楚、趙兩國的幫助,所以民心所向,不好打!第二、趙國主將廉頗同樣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善守,而且邯鄲保衛戰指揮全局的不是昏庸的趙王,而是四君子之一的平原君趙勝,趙勝同樣食客三千,手下能人無數,所以用計肯定無用! 這時候的邯鄲城就像一個絞肉機,不住的收割著一條條人名,要想攻下邯鄲,只能硬碰硬用人命來換,別無巧招。 難道就是因為這個嚇到了殺神白起麼?不是,另外還有兩點緣由與秦國有關:第三、白起是驕傲的,這時候的白起胸中有怒,心中有火,這場仗他不想打!憑什麼你們就這麼欺負我?欺負了我一個甜棗也不給,然後接著在讓我去拼命,我就不去,你還真能把我殺了?白起一定是沒有想到秦王會殺了他的,不然最後自刎的時候也不會說“我對上天有什麼罪過,竟落得如此下場?”第四、白起真的有病。周瑜是怎麼死的,被氣死的,白起呢,同樣是傲氣的人,遇到這種事情,一定是生病了,經過長平之戰,大家都知道再次攻打趙國最好的主帥就是白起,為什麼一開始是王陵攻打邯鄲,因為那時候白起就在病著,白起雖然傲氣,但是對秦國真的很忠心,所以針對生病這件事,可能會誇大,但一定是真的有病。 那如果白起做主帥,秦國會不會贏? 個人認為,如果一開始進攻邯鄲就是白起的話,應該是有機會的,楚魏兩國發動援兵之後,恐怕機會不大,一是趙國人已經認識到秦國不是無敵的,而是趙國人心中有了希望,這樣的敵人不好打!







Callme不韋


其實真相很簡單,史書上寫得很明白,就是有人不願意正視這一切。

白起不肯掛帥出征,最大的原因就是他在長平戰後與範睢產生了嚴重的矛盾衝突。長平戰後,白起主張乘勝追擊,一舉消滅趙國。而範睢卻擔心白起的功勞過大,會危及自己的權位,於是找了個藉口鼓動秦王退兵,使得白起失去了一次建功立業的絕好機會。範睢的這種小人之舉,讓白起非常惱怒,兩人因此而反目成仇。秦國將相失和,白起不願意用自己的戰績,去成就秦相範睢的功名,所以才在此年的邯鄲之戰時屢次抗命,不肯出徵。

範睢在此前勸說秦王退兵時,用的藉口就是秦國自己的損失也很大,需要休養。所以,當秦王和範睢要求白起掛帥出征的時候,白起就來了個以彼之道、還施其身:你們不是說損失太大嗎,那現在幹嘛又要出兵?難道去年剛死的人,今年都活過來了不成!這分明就是白起的嘔氣話,根本不是他拒絕出征的真實原因。可笑的是,現在的人不看前因後果,斷章取義的來了個比例計算,得出結論說,秦軍在長平死了30萬人。

太特麼可笑了,秦國真要掛了三十多萬人,其它五國還不得象看到肉的狗一樣地撲過來!就像燕國對趙國做的那樣,前面才簽訂的友好條約墨跡未乾,後面的幾十萬大軍就惡狠狠的撲過來了。

事實上,按照史記的記載(秦本紀),長平戰後第二年,秦國又發動了邯鄲之戰,秦軍圍城圍了兩年多,趙國軍民易子而食(交換著小孩子來吃人肉),但由於魏國信陵君和楚國春申君領兵救趙,秦國最終無功而返,應該還蒙受了一定的損失。

但就是這樣,秦軍仍然在邯鄲兵敗的第二年(秦昭襄王51年),出兵攻下了韓國的兩座城池,斬首四萬,攻取了趙國二十餘縣,首虜九萬,順便消滅了背叛秦國勾結諸侯的西周君,迫使他獻出了所有的領地。秦昭襄王52年,徹底滅亡了周王室和東西周國,得到了周王室的九鼎。

長平之戰(最終決戰)發生在秦昭襄王47年,如果秦軍此戰真有30萬人的損失,怎麼可能在戰後幾年仍然頻頻進攻,而且還勝多敗少,收穫頗豐。就算是韓趙新敗,無力抵抗,其它諸國(楚魏齊)為什麼不過來乘火打劫坐享漁利(就像不要臉的燕國那樣)?

如果是秦軍在損失了三十萬人之後,仍然能讓其它諸國望而生畏的話,哪麼,同樣可以證明白起口頭上用來拒絕出征的理由,其實都是推脫的藉口!真實的情況,完全不是白起所說的那樣,這一點,當時的人們都是心知肚明的。而這也正是秦王賜死白起的原因——有怨於君上,不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