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炒幣「耽誤」的區塊鏈

“區塊鏈是個充滿想象力的技術,但卻被炒幣耽誤了”,這是來自己一個區塊鏈從業者的心聲。王飛飛,他曾在傳統證券投資領域的市值管理部門做的風生水起,在去年經圈內朋友介紹接觸到了比特幣和區塊鏈,後來離開了傳統投資機構進入某虛擬貨幣平臺成為高管。他曾經以8000元的價格買進比特幣,後以五萬賣出,嚐到了幣圈牛市的甜頭。

被炒幣“耽誤”的區塊鏈


王飛飛說:“一開始我只把虛擬貨幣當做一種新型投資方式。相較於傳統投資市場,虛擬貨幣具有24小時不間斷交易和高利潤的特徵。”王飛飛回憶,彼時還是2017年初,比特幣的價格達到8000元。

“我從1995年開始從事證券投資工作,2017年初虛擬貨幣交易所蜂擁而起,有圈內的朋友邀請我進行市值管理,那時候開始接觸到比特幣和區塊鏈。”王飛飛稱,當時(2017年)比特幣回本的速度很快,起先是比特幣和以太坊等主流幣種價格開始上漲,繼而一些項目方發佈的“山寨幣”價格也開始上漲,當時算是賺到了幾桶金。

“這些錢不是每個人都能賺到,只有看清楚邏輯的人才有機會,很多項目方的造假成本很低,而交易所的審核門檻也不高,主要通過審核白皮書觀察項目。”即便擁有20多年的傳統投資經驗,但王飛飛的虛擬貨幣投資之路並非一帆風順,也曾經踩過意想不到的“坑”。

作為每天和項目方打交道的交易方,王飛飛認為交易所在整個區塊鏈和數字生態中也尚未成熟。交易所儘管比普通投資人有更高的甄別能力,但由於行業尚未規範,交易所一般不會去做項目調研,僅通過白皮書判斷項目,並幫助項目方拉昇幣值,這種單一的甄別方法有時候會面臨項目方中途“跑路”的情況。

被炒幣“耽誤”的區塊鏈

從傳統投資人到數字交易貨幣平臺管理者,王飛飛感受頗深。他坦言,區別於對項目審核和盈利有嚴格的要求和細分規則的資本市場,很多虛擬貨幣項目不僅沒有收入,連產品都沒有面市,完全是紙上談兵。

此外,不同於傳統投資中股東對項目有監督權,在交易所上幣的項目方有時候會採取“兩頭騙”的方式牟利,通過華麗包裝的白皮書欺騙投資人和交易所。

“好項目太少了,很多項目都是曇花一現。在沒有產生任何收入之前,項目方已經通過發佈白皮書募集資金,很少有人再繼續潛心研發,探索商業模式了。”王飛飛提到,即便一些未來可能有成熟應用場景的項目,但通過白皮書就募集到資金的方式很容易讓人膨脹,不規定盈利金額只看項目發展的評判模式本身就存在極大風險。

區塊鏈技術其實由來已久,只不過由於這種分佈式記賬的數據庫,以往沒有特別廣泛地應用。然而自從“比特幣”橫空出世,這項技術在加密數字貨幣領域的潛力被人們充分發掘。

通過加密數字貨幣,讓大家看到了這個技術未來可能廣泛應用的空間,市面上各種類似的虛擬貨幣類產品可以說是如雨後春筍。

但是這種所謂虛擬貨幣類的應用,存在一個巨大的問題。其實回想一下,當年你使用馬老闆的企鵝軟件時,是不是就衝值過扣幣?但是你聽說過扣幣能提現,能炒扣幣嗎?

換句話來說,政府會允許民間自行發佈貨幣嗎?就算是購買基金,也是經過證監會監管的。現在連網上買彩票都不行了的大背景下,那些私人平臺甚至海外平臺的各種數字加密貨幣還可信嗎?

被炒幣“耽誤”的區塊鏈


現階段,國內外都在用區塊鏈做包裝,以所謂ICO(首次公開募幣)圈錢。涉及行業種類繁多,包括其以比特幣為募集對象,項目負責人通過向不特定的投資者發行加密代幣,以為項目融資。

其實區塊鏈在加密數字貨幣方面的應用,只是其前景的冰山一角。通過其分佈式賬本和智能合約等創新性的技術,區塊鏈將給各個行業帶來一場革命性的升級換代。甚至有業內專家預言區塊鏈技術將掀起第二次互聯網革命。

區塊鏈技術,作為一種技術本身,是非常出色的,甚至可以稱之為革命性的。但是由於國內外對這項技術的科普程度的不足,公眾顯然對其感到神秘又陌生。

很明顯,這又是一輪企業利用信息不對稱,惡意炒作,過度神話區塊鏈技術,在這層美好的外衣下面,是在掩飾企業圈錢的貪慾。

我們不論作為投資者,還是消費者,都不應該過度迷信某一項技術,任何技術或項目都有兩面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