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十大謠言」,不知道坑了多少人的錢?

在玉石行業有很多關於和田玉的耳熟能詳的說法,比如說“籽料就是新疆產的”“青花只有籽料”這種說法,在口口相傳之下被人們廣為流傳,但是這些說法並不一定是正確的,今天小編根據玉友們的見聞整理出了關於和田玉的十大謠傳,如有不足,望玉友們指正。


和田玉“十大謠言”,不知道坑了多少人的錢?



謠傳一:染色/二上和田玉,沒有地方可以鑑定?

當受檢樣品的表皮顏色可不具備爭議、明確的判定確為二上或染色的,檢驗機構應註明“表皮經染色處理”。


和田玉“十大謠言”,不知道坑了多少人的錢?



雖然和田玉皮色是真是假,道理上是能出證書的,但仍有兩點原因使得執行的過程中變的異常困難:一是國家目前尚無和田玉染色鑑定的相關GB或GB/T判定標準,也無行之有效的專用檢測方法(藉助儀器的紅外、紫外等光譜法只能部分識別有機物染色,但對於使用無機鐵等完全模仿自然界中玉石沁色過程的染色方法,無法進行區分)。


和田玉“十大謠言”,不知道坑了多少人的錢?


(染色)


二是行業內也有行業內的規則:“但當染色面積很小、淺時則可以不註明”。如何把握染色面積的“小”和“淺”,這個不同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判斷的標準不同,結論也就有偏差,難於執行。因此,送檢的和田玉樣品是否染色,檢驗機構如果沒有絕對的把握,一般不會輕易下染色的檢驗結論招惹麻煩的。


和田玉“十大謠言”,不知道坑了多少人的錢?


(染色)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那句“皮色成因未定”,很多人理解偏了,覺得這麼寫就表示是染色的假皮子了。其實證書上所注的“皮色成因未定”,這並不是染色的"委婉說法",可能是確實不能確定,所以不下結論。

也有寫“皮色成因未測”的,乾脆告訴你就是沒有檢測,同樣也不代表皮色就有問題。




和田玉“十大謠言”,不知道坑了多少人的錢?


(籽料)

謠傳二:籽料都是新疆產的?

如果籽料都是新疆產的,那倒是個美好的願望。實際上,來自岫巖縣的“河磨料”、貴州羅甸的“籽料”,早已經打破這個神話——不要以為岫巖縣只產岫玉,羅甸只產山料,她們也產“和田玉籽料”,同樣和田也產岫玉籽料,正應了那句“名稱不具備產地含義”


和田玉“十大謠言”,不知道坑了多少人的錢?


(析木玉)


謠傳三:青花都是籽料?

“青花都是籽料”曾是得到廣泛認知的“行業誤傳”,直至本世紀初市場上開始湧現的葉城山料青花將其徹底打破。


和田玉“十大謠言”,不知道坑了多少人的錢?


(青花籽料)


葉城青花又被成為“葉城黑白料”,也有人蔑稱其為“類青花”。其實在此之前,且末、黑山料早就有山料青花出產,只是產量質量都不高,被人忽視。包括近期出現的俄料青花,多生、悶、無靈氣,難成氣候。


和田玉“十大謠言”,不知道坑了多少人的錢?


(青花籽料)


單從石墨包體的分佈規律,如是聚是散,是雲霧或絲條等的分佈情況,以及是否有“銀沙”來判斷青花山料和籽料有失偏頗,個人認為這點只能是一個輔判因素,重點還是要綜觀光澤、玉質、石墨和玉質的結合狀態等方可做判斷。


和田玉“十大謠言”,不知道坑了多少人的錢?


(俄料)


謠傳四:俄料越盤越幹?

俄料本身不會,但皮很可能會。這裡說的可能會“越盤越幹、越盤越澀”的皮是那層“僵皮”(伴生石皮、風化皮、腐蝕層)。大家多已學會拭去玉件上“美容油”、“美容蠟”後再看好壞了,但俄料的這層“皮”性質和玉不同,其中SiO2、FeO含量低,而AlO,、MgO、K2O、Na2O含量高,油、蠟等能沁入較深,擦拭等簡單的方法難於立即除去,而隨著長期的盤玩,油、蠟揮發或昇華掉了,也就“變幹”了,其實這才是它的“本來模樣”。


和田玉“十大謠言”,不知道坑了多少人的錢?


(青海料)


謠傳五:青海料盤玩或佩帶後會變灰?

一次,有玉友拿著塊盤玩了些時日的青海料牌子,說:真變灰了!咋一看覺得很疑惑,上手看看,好像確實是沒有初看的時候白,再仔細看看,就可以發現雕刻的縫隙裡盤進了很多髒物,料子本來就水透,和著縫隙的黑物,發出幽幽的灰光,用刷子刷過之後就變白了。


和田玉“十大謠言”,不知道坑了多少人的錢?


(青海料菸灰)


沒有給青海料歌功頌德的意思,但得說公道話:經常耳聞大家對於青海料各種“變灰”的“傳說”,但從1994年市場上開始湧現青海料至今已近20年時間,自己和玩玉的朋友都從未真正見到過,更沒有人能拿出青海料變灰的證據。青海料與和田料屬於同一成因成礦,如果和田料不會“發灰”,青海料也沒有這種特質。分析“盤玩或佩帶後會變灰”的原因可能與青海料本身“發水”透顯出其它髒雜色等有關。


和田玉“十大謠言”,不知道坑了多少人的錢?


(青海料)


其他“變灰”的原因有:

拋光因素:青海料多拋高光,盤玩後賊光消失也會給人產生“變黯淡、發烏、變灰”的感覺。


和田玉“十大謠言”,不知道坑了多少人的錢?


(青海料)


心理因素:常有玉友把玉器把玩了三兩天,就說是變溫潤、起包漿、花變小了,這些都是心理作用,有變化也不可能這麼快。青海玉也是,總是聽到大家這麼說變灰,然後自己就真的覺得變灰了。至於有人說 “青海料密度不夠容易沁髒”、“青海料石英含量高所以會變灰”,都是瞎扯!


和田玉“十大謠言”,不知道坑了多少人的錢?



青海料在密度和透閃石含量上和和田玉差不多,如果從“密度和雜質含量”這兩項很簡單的檢測指標就能把青海料與和田料區分開,哪還來和、海、俄、韓的產地之爭?

現在市面上出現了一批所謂的“青海料新礦料”,有經鑑定結果是石英的,也有方解石、碳酸鈣冒充的。


和田玉“十大謠言”,不知道坑了多少人的錢?



謠傳六:“這塊多黑啊,絕對達到墨玉了”!

看到很多商家拿著各種各樣的“黑物”說,“這塊多黑啊,絕對達到墨玉了!”把這些“墨玉”上手之後,就會發現不過是黑青、黑碧、岫玉(偶見帶硫鐵礦),甚至還有卡瓦石、俄黑皮料、煙青料等等罷了。


和田玉“十大謠言”,不知道坑了多少人的錢?


墨玉不可能有那麼多品種,有且只有一種——透閃石+石墨包體的組合,且以石墨形成的“墨色”達總面積60%以上的才稱為墨玉。

墨玉打光透白光(高聚的可能不透光),而像其他一些類似的玉石在打光的時候,如碧玉、青玉透綠光,染色的透紅光,煙青的透紫光,但是這些都不是墨玉,不管多黑都不可能是墨玉。


和田玉“十大謠言”,不知道坑了多少人的錢?


(黃沁)


謠傳七:“這是真正的黃玉,雞油黃”!

很多商家會指著“黃沁”說,“這可是真正的黃玉。”黃玉和黃沁有著本質的區別,黃玉是“原生礦”,天生就黃,主要產於新疆的若羌一帶,顏色淡黃至深黃,可微泛綠色,顏色柔和均勻;而黃沁的黃色是後天沁入的,可以不太嚴謹的理解為就是籽玉帶糖(黃玉無籽料)。鑑定分類時也是將原生顏色的劃分為黃玉,黃沁則是次生氧化致色,是後來變黃的,只能鑑定為糖玉。


和田玉“十大謠言”,不知道坑了多少人的錢?


(籽料皮色)


謠傳八:“絕對籽料的,可惜雕刻師傅粗心把皮子拋光掉了,介意的飄過”!

這是有些商家的原話。這裡說兩句話,點到為止:1、一般具備一定水平的雕刻師傅不太自己做打磨拋光,有專門的打磨拋光師傅;2、如果“雕刻師傅”膽敢粗心到這個地步,把象徵身份的毛孔皮色赤裸裸的剝掉,讓客戶的料子急速貶值,那這位雕刻師就不用做這一行了。


和田玉“十大謠言”,不知道坑了多少人的錢?


(二上皮色)


謠傳九:“二上皮是市場造成的,和我們商家沒有關係”!

賣假皮子的商家大概分為四種:有三種知假售假的情況,一種“不知”是假而售假的情況。

一是知假售假,不說明是“二上皮”(以下稱“二貨”),且缺德到家、狗膽包天賣真皮色價格的。這樣的不屑多說半句,奸商!


和田玉“十大謠言”,不知道坑了多少人的錢?


(二上皮色)


二是知假售假,不說明是“二貨”,賣的倒是“二貨”價格的。且不說無暇不燒色,“二貨”下“松、花、僵”的勾當,至少他/她已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買家如果知道是“二貨”可能壓根就不會買。用欺騙的方式讓人糊糊塗塗消費。

三是知假售假,明確告知買家東西是“二貨”。這樣的東西我不喜歡,但這樣的商家稍值得理解和同情。只是有種無賴商家還會說“二貨是市場造成的,不賣我沒飯吃”,這種商家還是罷了吧。


和田玉“十大謠言”,不知道坑了多少人的錢?


(二上皮色)


四是“不知”是假而售假,自己也分不清真假就來忽悠人的。我寧願相信他們的存在,他們不是在騙人,不是在騙人,是自己真不懂,不是裝瘋賣傻,是真不懂。只是他們用自己的“無知”讓別人買單,似乎更加混賬。

“二貨”也是一樣的道理,隨著玩家的素質、水平和眼力的提高,會越來越沒市場的。那些別有用心稱頌“二貨”的人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你遲早要還;那些嘴上喜歡“二貨”的人們,好好掂量掂量自己手上高價得來的東西。


和田玉“十大謠言”,不知道坑了多少人的錢?



PS:很多人通過顏色入肉的深淺判斷是否真皮色,這種做法不靠譜。現在的做假工藝使用高滲質染劑,通過高溫、高壓、延長時間等辦法,便可使顏色滲入玉石最內部,把整塊玉石都染透。


和田玉“十大謠言”,不知道坑了多少人的錢?



謠傳十:“玉件上的僵/棉/綹/花/裂/灰/青/髒……佩帶/盤玩一段時間會消失、癒合;不白的玉戴戴會變白”?

把玩和佩戴過程中所接觸的種種有機、無機物質不至使玉質及顏色發生顯著的變化,更不會有什麼“治癒”作用。至於很多人“看到”和“感受到”的變化,其實是油脂、包漿等起到的遮瑕和改善光澤的作用。通過和玉友的交流,發現很多所謂的“變化”是心理作用,更多是“心看到的”,而不是“眼睛看到的”。


和田玉“十大謠言”,不知道坑了多少人的錢?



玉本身的綹、裂、棉、僵等等佩帶後不會發生任何實質性的變化,但其中灰、青、髒(玉質本身)等基本不會有什麼變化,灰味重、青味重的料子,帶一萬年,也不會變白玉;“綹、裂(輕微)”、“花(結構較疏鬆)”與人體長時間接觸後,油脂汗液等會滲透其中,起到“遮瑕”的作用;“僵”長期盤玩後,在反覆摩擦並鹽、脂等的作用下,會表面會產生一層“包漿”…這些都會給人視覺上產生“癒合”、“生長”、“改善”等“錯覺”。


和田玉“十大謠言”,不知道坑了多少人的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