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抑鬱高發期 出現「三低」需及時調整

秋季抑郁高发期 出现“三低”需及时调整

10月10日是第25個世界精神衛生日2016年10月10日是第25個世界精神衛生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心理健康,社會和諧”。目前在我國長期存在的一個問題是,廣大精神疾病患者飽受疾病痛苦和偏見歧視雙重摺磨,同時,由於人們對精神衛生知識的缺乏,以致患者貽誤治療,甚至造成精神殘疾,給家庭和社會造成了很大的負擔。

10月9日上午,由廣州白雲心理醫院主辦的大型免費心理體檢及心理諮詢公益活動拉開帷幕,活動主要通過由省內知名精神心理專家苗國棟、鄭洪波等14位專家義診的形式向廣大市民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供專業的諮詢治療,提高人們對心理疾病的認知、預防和及時治療。

嚴重心理疾病需及時就診

廣州白雲心理醫院執行院長肖磊介紹說,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壓力的增大,精神健康越來越受到重視,近2年來,廣州白雲心理醫院門診就診量以每年20%的速度遞增,心理諮詢量以每年20%的速度遞增,其中諮詢抑鬱症的患者佔30%。總的來說,抑鬱,焦慮還是不斷困擾著現代人,成為人們急需破解的困境,並且以青少年、老年人居多,病情嚴重的甚至有自殺傾向。

精神疾病不僅威脅個人精神健康,擾亂自己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還會給社會帶來極大的傷害。雖然抑鬱焦慮等症狀高發,但不意味著出現個別問題就是抑鬱症。有些人還會認為自己有強迫症,比如出門老想著要關門。而實際上正常人是允許有強迫症狀出現的,但不代表是精神疾病。是否屬於精神疾病是精神科醫生才能判斷的,及時就診是非常有必要的。

秋季為抑鬱症高發期

伴隨著越來越多的明星名人因抑鬱症自殺事件的發生,精神心理健康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話題。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抑鬱症已經成為全球第四大疾患,正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關注精神心理健康,已經成為現今社會的當務之急。

來自佛山的阿芬,今年45歲,由於平時工作壓力大,3年前她出現了失眠的症狀,連續兩個星期睡不著,後來靠吃“安定”才有所改善。但在2015年,由於母親的離世,阿芬的失眠症狀加重,伴隨有情緒低落、疲倦無力、疑心重,在單位看見同事聊天會認為別人講她壞話,後來越來越嚴重,導致軀體也產生了症狀,手腳發麻,胸悶不適。阿芬覺得做人沒希望,曾多次叫丈夫把她掐死,經過一次次自殺念頭的折磨,阿芬在家人的支持下決定接受專業的治療。

廣州白雲心理醫院精神科門診主任黃鎮順說,在心理疾病中,抑鬱症屬於一種常見的心境障礙,可由各種原因引起,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常伴到興趣減退,意識活動減弱,合稱為三低症狀。即人們平時所說的“壓抑”,“鬱悶”,“心情不好”,“沒興趣”等,均可能為抑鬱症的早期症狀。在引發疾病的心理社會學因素中,重大的生活事件的突然發生,或長期處於一種強烈的不愉快體驗是導致人產生惡劣心境的常見原因。此外,抑鬱症的發病也有一個特點,即呈顯著的季節性發展,約有38%的抑鬱症病人在秋冬季出現抑鬱發作,秋季季節的自殺率也是全年中最高的。

那麼,作為一名普通人,要如何及時發現自己或身邊的朋友有抑鬱傾向,並採取積極的應對方式,幫助自己或他人安全順利地度過人生抑鬱季節中的陰霾呢?黃鎮順主任建議:如果一旦覺察自己或朋友有情緒低落、行為表現散慢,興趣愛好減少等表現,須採取積極干預措施,在自我調整方法(注意力轉移,聽音樂,自我放鬆訓練等)均效果不明顯時,應積極與社會相關機構取得聯繫,並及時進行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