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皇帝的御膳就兩字總結:難吃!

皇帝究竟每頓飯吃啥?一些古裝劇迷這時肯定會跳出來:吃“滿漢全席”

唄!!“御膳房”做的!

首先,得普及個常識,“御膳房”這個專司皇家膳食的機構直到清朝才設立。在明朝前期,一般由光祿寺為皇上做飯,到了後期,則是由太監們來做,稱為“內庖”。

啥?皇帝的御膳就兩字總結:難吃!

那皇上是不是每頓飯都能享受慈禧老佛爺一餐一百個菜式的排場?當然不是!要是知道咱們老佛爺吃飯那麼講究,最先哭暈在廁所的,就是明朝皇帝!

啥?皇帝的御膳就兩字總結:難吃!

明朝早期,皇帝平日裡吃飯,大多都是小廚房做的。像朱元璋這類只管天下大事的主兒,通常直接讓馬皇后安排。這樣的飯菜還是相當美味的。


啥?皇帝的御膳就兩字總結:難吃!

《傳奇皇帝朱元璋》中的馬皇后


至於重大宴席嘛,幾個小太監當然搞不定,這時就得請光祿寺的廚子們來做。那光祿寺的菜好吃嗎?

給大家看條食客的反饋↓

朝鮮王朝的使節金九容就曾經寫詩誇讚自己吃過的明朝皇家大食堂:“傳召仍令參錦宴,會同街上醉扶歸。”都吃到扶牆走,說明這飯菜那是相當可口。

啥?皇帝的御膳就兩字總結:難吃!

醬釉盤,明宣德 圖片來源:北京故宮博物院

但這位使節的話只能代表光祿寺前期的做飯口味。年深日久,官場貪腐橫生,光祿寺又是個肥差部門,食堂的師傅們都在尋思如何偷工減料。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了好的食材供應,這光祿寺的飯菜,做得越來越像大鍋飯,全靠佐料提味。到了明朝後期,皇帝們每天一想起光祿寺,都有點畏之如虎豹,原因只有一個:實在是太難吃了……

啥?皇帝的御膳就兩字總結:難吃!

明朝人謝肇淛曾經說:“今大官進御飲食之屬;皆無珍錯殊味;不過魚肉牲牢;以燔炙釀厚為勝耳。”意思是說,如今光祿寺做給皇上吃的“御膳”,也沒什麼山珍海味的稀奇玩意兒,

不過就是大魚大肉,然後猛燒猛煮猛加調料罷了

啥?皇帝的御膳就兩字總結:難吃!

就連當時的京城百姓都知道光祿寺的飯難吃,《萬曆野獲編》中記載了當時北京城流行的諺語“京城四大不靠譜”:翰林院文章,武庫司刀槍;光祿寺茶湯,太醫院藥方。由此可見當時的皇帝日子過得有多苦了。

啥?皇帝的御膳就兩字總結:難吃!

明穆宗隆慶皇帝名朱載垕 圖片來源:北京故宮博物院官網

最後,無奈的皇帝被逼得讓東廠這種專司密諜特務的機關來負責自己的飲食……當然不是讓那些酷愛撒毒藥的公公們親自下廚,而是讓太監手下的家廚們負責操辦御膳。

啥?皇帝的御膳就兩字總結:難吃!


而讓皇帝心塞的還不止是如此。光祿寺做飯難吃是難吃了點,忍忍就過去了。忍不了的是,這個機構做飯不僅難吃,還特別花錢

萬曆十四年十二月到萬曆十五年十一月,短短一年時間,光祿寺就花掉了三十九萬九千八百二十七兩。精明如嘉靖皇帝,在看到光祿寺幾個月就花掉了這麼多銀子後,終於怒了,斥責道:“朕不省此三十餘萬,安所用也?”

啥?皇帝的御膳就兩字總結:難吃!

明神宗萬曆皇帝名朱翊鈞 圖片來源:北京故宮博物院官網

既然這個機構這麼多弊端,撤掉不就好了?可結果是:沒法撤。每年皇帝都要擺幾次大宴、中宴、常宴,參與人數眾多,小廚房哪裡承受得起?

啥?皇帝的御膳就兩字總結:難吃!

鮮紅釉盤,明正德 圖片來源:北京故宮博物院

而且按照權責來說,這也屬於禮儀活動,需要光祿寺的廚師們負責。大宴如郊祀慶成宴、元旦、冬至、萬壽聖節三個特殊的日子;中宴則包括中宮壽旦宴、東宮千秋節宴、四夷使貢上、下馬宴;常宴則有祭祀宴、節令宴、恩賜宴、巡狩宴席等四種。

啥?皇帝的御膳就兩字總結:難吃!

仿汝釉盤,明宣德 圖片來源:北京故宮博物院

這樣的宴會上,人們感受更多的是嚴格的規矩和禮儀。比如說大宴上一共要進九爵酒;中宴進七爵酒;常宴則進五爵或三爵。每喝一杯酒就要欣賞一場歌舞、進一道湯,九爵酒喝完才開始吃飯;

啥?皇帝的御膳就兩字總結:難吃!

明光宗泰昌皇帝名朱常洛 圖片來源:北京故宮博物院官網

宴會上,放眼望去,全是烏泱泱的腦袋。坐在龍椅上的皇帝,無時不刻都在接受臣子們的注視,還得配合表演,和大家一起完成各種無聊的儀式。在這樣的狀況下,哪有心思吃飯?哪裡還能嘗得出飯菜的滋味?

啥?皇帝的御膳就兩字總結:難吃!

仿定窯白釉印花雲龍紋碗,明 圖片來源:北京故宮博物院

所以,儘管不少臣子上奏指出光祿寺積弊,皇帝也並沒有太放在心上(因為也沒工夫吃幾口)。畢竟吃食堂菜又不是天天吃,宴會上吃不飽,散會後讓太監們給自己開小灶不就好了?

啥?皇帝的御膳就兩字總結:難吃!

喜歡這篇文章,就點贊轉發吧!關注【博物館大神】,我會每天推送精彩傳統文化知識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