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非洲600亿:中国志在长远,意义非凡

投资非洲600亿:中国志在长远,意义非凡

我们印象中的非洲是贫穷与落后,而就这样一个约占全球面积五分之一的大陆,拥有54个国家和10亿多人口的神秘土地上,蕴藏了无数的自然资源,也孕育了无数珍贵的动植物。

笔者看过一部纪录片《《与非洲同行》,这部片子通过记录发生在普通非洲人身上的一个个生动细节,讲述了中国与非洲真诚合作、命运与共的感人故事。

很多人把中国付出的600亿当做"援助",这样的理解甚好,但是如果我们既是雪中送炭,又是"欲取姑与",那我更愿把它理解为意义深远的一项投资,而这项600亿的投资还远远不够。

这600万都具体用于什么,我们来看一下:

投资非洲600亿:中国志在长远,意义非凡

由红鹰财经整理

这600亿美金里,贸易(包括信贷和融资专项资金)和金融服务是放在首位的,无偿援助只是占了小部分。

我国自2016年以来,对非洲的援助是远低于欧美国家的。 援助最多的是美国和欧盟。

投资非洲600亿:中国志在长远,意义非凡

非洲经济近几年保持高速增长

以中非贸易的八大贸易伙伴国为例,2017年该非洲八国实际GDP增速均稳定在2%-8%的水平,其中尼日利亚和埃塞俄比亚更有10%以上的高增速。根据官方数据,2018年和2019年非洲经济增长率预计会提升至4.1%。

而且大部分非洲贸易伙伴国人均收入已达到中国2000年以来的水平。埃及、南非、阿尔及利亚2017年的人均GNI已达到1万国际元(将不同国家货币转换为统一货币)以上,其余各国的人均GNI也达到3000-6000国际元的水平。 这是一个可观的数字,而且它们的通胀水平普遍不高。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投资,非洲在交通、通讯、能源、水和卫生等基础设施领域仍存在巨大投资和资金缺口。根据官方统计,非洲基础设施领域每年需1300亿~1700亿美元,但实际投入仅为930亿美元,资金缺口高达每年680亿至1080亿美元。

投资非洲600亿:中国志在长远,意义非凡

所以,近年来中非不断加强非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以消费、机械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建筑材料为主。而且从中兴通讯、振华重工等上市公司的数据来看,非洲业务的毛利率相较于其他地区较高,且存在部分公司非洲业务的毛利率有在持续上升。

中国通过此举缓解贸易压力

2017年中国对非洲的整体贸易规模为1700亿美元,仅为中美贸易额的1/3不到。长期看,中国对非洲的贸易份额会继续扩大,这会缓解中美贸易带来的国内输出压力。

对于国内的一些传统行业来讲,2018年第二季度仍存在较多行业产能利用率不足80%。而我们钢铁、水泥、电解铝、船舶等行业在全球具有一定技术、装备、规模优势。如果这些产业能够顺利的输出,对我国的供给侧改革消化过剩产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输出产能的另一个作用可以拉动内需。历史上,美国有个注明的"马歇尔计划", 也称为欧洲复兴计划:

1947年,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开始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截至1951年底,美国通过捐赠、贷款、有条件补贴等形式提供了价值124亿美元的援助。那时美国也是面临产能过剩的情况,如果在国内骤降这些过剩的工业产能,容易引发经济动荡,于是就用了产能输出的方式,保证了预期中的经济的平稳下滑。

所以,当我们看到很多媒体大肆渲染这援助的"600亿"美金时,我们便为自己在国内的苦日子连叫委屈。醉翁之意不在酒,也或者说是中国"志在长远",但无论如何,它都是一项深谋远虑的方案,不管是为了国内的经济和企业的"走出去战略",还是为了非洲的人们。

在《与非洲同行》这部纪录片中,我看到了中国的医疗走出去,给那边备受折磨又无医疗资源的人带去了健康和希望;也看到了中国的建筑队一边在海上施工,一边不忘保护这里的海龟和自然生态。

中国对待非洲的态度是义利相兼,却做到了以义为先,无论对于中国还是非洲,这都将是一种"双赢"的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